書籍名稱:《全腦教養(yǎng)法》
作者:丹尼爾·西格爾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標題: 拓展兒童思維的12項革命性策略
出版年: 2013-4
頁數(shù): 187
作者簡介
丹尼爾?西格爾(Daniel J. Siegel)
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顽冶。哈佛大學醫(yī)學博士售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臨床教授。正念覺知研究中心聯(lián)席主任间景,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Institute)創(chuàng)始人艺智。在大腦、心理治療和兒童教養(yǎng)領域不斷有開創(chuàng)性的作品問世封拧。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七感》《由內(nèi)而外的教養(yǎng)》和《全腦教養(yǎng)法》。作品多次發(fā)表于《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新聞周刊》《時代》泽西,活躍于NBC、ABC等知名媒體陕见。
蒂娜?佩恩?布賴森(Tina Payne Bryson)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味抖,知名育兒專家,第七感研究所主任蜕着,致力于兒童教育及發(fā)展事業(yè)红柱。
為什么分享這本書
原來自己也看了一些育兒方面的書,但事實上自己按照書里內(nèi)容操作的時候幾乎沒有韧骗。當家長的權威受到孩子挑戰(zhàn)的時候零聚,我嘗試過講道理、回避隶症、置之不理蚂会,要么大發(fā)雷霆……
今年過年期間開始,自己從知乎live上的課程里聽到主講人的一些分享胁住,在記錄的同時,最近也經(jīng)常在反思對孩子的養(yǎng)育問題儡司∮嘀福看了這本《全腦教養(yǎng)法》,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感慨或听。
在育兒過程中笋婿,我和我妻子所在的年輕一代,和我們父母一代足丢,在育兒觀念上在某些方面有著明顯的分歧庇配。曾經(jīng)嘗試過積極溝通、探討問題捞慌,但總的來說效果很差啸澡。兩代人在育兒問題上很難達成共識,而且往往溝通過程很不愉快嗅虏,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皮服,雙方都覺得自己在不斷妥協(xié),受盡了委屈龄广。
自己也深知父母一代人的育兒觀點大多傳承于他們的父母及爺爺輩,甚至更早舟铜。想改變不可謂不難奠衔。同時我們的孩子長大過后面臨的世界,與他們的經(jīng)驗相差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痊夭。作為家長脏里,我們也有必要對養(yǎng)育孩子有一些新的認識。當我們不再同意父母輩觀點的時候番舆,我們不僅得有理有據(jù),更要有教養(yǎng)的良好結(jié)果疏哗。更不能簡單的去爭對與錯禾怠,畢竟每個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都不一樣,每個家庭的經(jīng)歷千差萬別吗氏。能做的只有竭盡所能,讓把孩子養(yǎng)育的更好的概率提升一點污尉。
說回這本書往产,本書篇幅不大,書中有不少腦科學的研究蛮放、實驗奠宜、結(jié)論,更主要的是作者對各種問題所提出的解決原則方案娩嚼,具備一定的實操性滴肿。
我利用了三天業(yè)余空閑時間完成了閱讀,梳理整理了書中內(nèi)容贵少。并在這幾天與孩子相處的時刻堆缘,運用了部分書中方法,效果不錯录平。當前面幾分鐘還在和我大喊大鬧、發(fā)脾氣的孩子最后與我和解动猬,頭緊緊靠著我的頭表箭,盡力表達出他的想法的時候,再一次讓我覺得養(yǎng)育孩子是一門技術活燃逻,光靠感性是遠遠不夠的伯襟。
我覺得握童,這本書有一定的用處。本著用輸出倒逼輸入的原則稽揭,自己整理了書中內(nèi)容肥卡。鑒于本人知識水平有限,每個人對育兒觀念的不同揪胃,書中的論點每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氛琢,我整理的內(nèi)容僅僅代表我自己的理解∩Э保可以說并不全面甚至出現(xiàn)偏差撮奏,如果你看了我的筆記對本書有興趣,請購買書籍進行閱讀藐石。也歡迎一起討論定拟。
書中這句話很好:與其極力庇護孩子們免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逗嫡,不如幫助他們將這些經(jīng)驗整合進對世界的理解之中株依,并從中有所收獲。孩子如何理解他們年輕的生命抹锄,不僅取決于發(fā)生的事情荠藤,還取決于家人、老師對這些事情如何反應吻育。
本書特點及結(jié)構
如書中序言所言淤井,本書無論讀者是否為父母币狠,只要對人一生的發(fā)展及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感興趣就有閱讀的價值。
第1章:兒童思維的發(fā)展方式漩绵,并引入核心概念——整合止吐。
第2章:著重講述怎樣幫助孩子整合左腦和右腦,讓孩子能夠與自己的邏輯自我和情感自我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祟印。
第3章:強調(diào)在代表本能的“下層大腦”與代表思辨的“上層大腦”之間建立聯(lián)結(jié)的重要性蕴忆。
第4章:如何幫助孩子處理過去的痛苦回憶,以一種溫柔站蝠、清醒卓鹿、有意識的方式表達痛苦。
第5章:幫助培養(yǎng)孩子反思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澜倦。具備了這種能力,他們就能夠自主決定如何感受世界藻治,以及如何對世界作出反應桩卵。
第6章:重點介紹了一些方法,教孩子在保持獨立自我的同時與他人建立聯(lián)結(jié)胜嗓,從而獲得幸福與成就钩乍。
全腦教養(yǎng)法的十二項方法
雖然本書的副標題叫做:拓展兒童思維的12項革命性策略。但實際上孙技,“革命性”三個字還是顯得有些夸張排作。不過不要小看這十二項方法亚情,大部分內(nèi)容對我們成人的情緒也有幫助。
所謂育人先育己衫生,如果我們沒有一個良好的情緒土浸,即便書中寫得再好黄伊,對自己沒有用處,那么相應的也就沒有任何價值还最。
第一法:聆聽與關注-認清情緒拓轻。
先右腦聯(lián)結(jié)(身體接觸、關愛的語氣扶叉、不帶偏見的傾聽),然后引導至左腦溢十。孩子煩躁的時候茶宵,邏輯說理往往不起作用。要解決問題乌庶,感受對方的感受是第一步。
前幾天我家孩子看了約定好的動畫片集數(shù)之后瞒大,還想看,被我們拒絕后就自己關了電視透敌,有些生氣的一人跑到小床上抱他的玩偶。換做以前的我酗电,我不會進行下一步,只會覺得他聽話了撵术,沒有吵鬧了,就是好的嫩与。
但這次我覺得他是有情緒的,便主動拉他的手划滋,拍拍背問他:“你是不是生氣了?”很出人意料处坪,他紅著眼點點頭,一邊擦眼淚一邊跟我說:“我就是還想再看一集嫂冻,我很喜歡這個動畫片……”然后我跟他講了些遵守規(guī)矩的道理塞椎,約好我們第二天再補上想看的那一集案狠。他也欣然同意钱雷,然后跑下床去玩玩具罩抗。
在情緒煩躁的時候灿椅,不要說跟孩子,就是跟一個人成年人操刀,你說的道理他會聽嗎婴洼?
第二法:經(jīng)歷分享-安撫情緒
引導孩子復述故事。一旦我們可以說出恐怖或痛苦的經(jīng)歷——當我們用文字表達并接受這些經(jīng)歷——它們往往就會變得不那么恐怖和令人痛苦欢唾。幫助孩子說出他們的痛苦和恐懼粉捻,就是在幫助他們撫平這些負面情緒杀迹。我們需要避免置之不理和否認押搪。
不要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续语。情緒對他們的影響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厦画。
第三法:動腦不動氣
幫助他們學習考慮恰當?shù)男袨楹秃蠊睿紤]別人的感受和需求。這些都源于我們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孩子的上層大腦而不是觸發(fā)孩子的下層大腦畸裳。
第四法:刻意練習上層大腦
有意識的讓孩子有機會對上層大腦進行鍛煉淳地。避免替孩子解決一切問題帅容、給出所有答案并徘,而是提出問題扰魂,引導、鼓勵孩子考慮別人的感受路幸,建立共情力付翁。并教他控制身體和情緒:深呼吸、表達感受砰识、發(fā)發(fā)小脾氣辫狼。
第五法:運動改造大腦
幫助孩子通過運動身體來重新獲得某方面的平衡和控制辛润,這樣可以清除障礙,為孩子鋪平重回整合的道路真椿。想一想我們大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乎澄,出去跑兩圈是不是感覺會好很多置济?
第六法:重演記憶
對于痛苦的、孩子不愿意回憶的部分浙于,前面數(shù)次回顧可以“快進跳過”羞酗,但他們會逐漸正視事件帶來的經(jīng)驗,逐步重新體驗整個事件脏款。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覺得痛苦的回憶應該盡量避免剂府。不過我現(xiàn)在到是想到剃盾,首先得定義一下“痛苦”的含義痒谴。去醫(yī)院看病打針、吃藥意鲸、輸液算不算痛苦的回憶尽爆?因為做不好手工被同學嘲笑算不算痛苦的回憶?因為太過調(diào)皮摔傷了腳算不算痛苦的回憶槐雾?
那重演這些記憶之后募强,會不會讓孩子對身體健康崇摄、情緒調(diào)節(jié)、個人安全有新的認識幅恋?
第七法:提問和鼓勵
在你們一起進行各種活動時泵肄,幫助孩子講述他們的體驗淑翼,讓他們整合自己的內(nèi)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玄括。尤其要記住他們生命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體驗胃惜。如果你能更多地將那些值得珍視的時刻——比如家人相處的時光船殉、重要的友情或成長的重大節(jié)點——帶入他們的外顯記憶挨厚,這些經(jīng)驗就會變得更加清晰糠惫、更有影響力硼讽。
第八法:教孩子了解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
不知道你有沒有體會過這種感受:“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巢价,我永遠都是這么沒用”、“我心情最近非常糟糕固阁,我一定是抑郁了”蹄溉、“這次聚會搞砸了,這都是我的錯”……
教孩子了解感受是暫時的您炉、是不斷變化的情形柒爵。讓他們知道這只是一種狀態(tài),而不是特質(zhì)赚爵。從而更好的了解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棉胀。
第九法:教孩子正確理解內(nèi)心感受
引導孩子意識到他們都有哪些感受,就是幫助他們學習審查所有正在影響他們的感覺冀膝、意象、情緒和念頭窝剖。這一點我覺得對成人也是有效的麻掸,有時候莫名覺得煩躁,說是無名赐纱,但如果仔細回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煩躁感受的時候脊奋,我們是可以描述出畫面、感覺疙描、情緒和念頭的诚隙。審查這些,有助于我們找到為什么煩躁及解決方法起胰。
第十法:培養(yǎng)專注力
關注自己的呼吸久又,回到本源。注意到自我的其他部分,并留意身體的感覺地消,根據(jù)感覺的變化做出有意識的調(diào)整炉峰。
第十一法:親子互動-讓家庭充滿幸福
家長應該為孩子設立規(guī)則和邊界,應該讓自己保持威信脉执,但與此同時不應該忘記跟孩子們愉快的玩耍疼阔。你們在一起的時間應該是歡樂多過沖突。沖突永遠不可能為零适瓦,但不應該是大部分竿开,家長應該盡力增加孩子快樂的體驗。
第十二法:培養(yǎng)共情力
先聯(lián)結(jié)玻熙,再引導否彩。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防衛(wèi)心理。從而幫助他以他人的視角看世界嗦随。教孩子從肢體動作列荔、眼神等非語言類信息中了解他人、懂得他人枚尼。教孩子不僅用語言贴浙,還要用行動來修復因沖突導致的關系破損。
父母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署恍、停滯和衰退崎溃,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當父母變得更加明智盯质、情感更加健康時袁串,孩子也會從中受益,越來越健康呼巷。讓自己更優(yōu)秀囱修,是我們能給予孩子的最滿含愛意和最慷慨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