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份,我參加了豆瓣征文的讀者評委活動域携。那段時間一天要讀兩到三部中篇小說,頭昏腦漲的同時也見證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的誕生餐济。當然也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侨赡,其中很普遍的一個問題就是關(guān)于“視角”。
最近有幸得到一本《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勋锤,書中有一部分就是關(guān)于“視角”的討論饭玲,具體詳實的論述結(jié)合大量的正例反例,讓人茅塞頓開叁执,頗有感觸茄厘。
《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的作者理查德·科恩,曾任職英國知名出版社的出版發(fā)行總監(jiān)谈宛,后來他創(chuàng)建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出版公司次哈。
經(jīng)過理查德·科恩編輯的書,有超過20本常年位居英美各大暢銷書的榜單之首入挣,更有許多書頻繁榮獲普利策獎等大獎亿乳。可以說径筏,理查德·科恩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金牌編輯葛假。
在《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中,理查德·科恩就寫作中常見的困惑和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滋恬。全書分為十一個部分聊训,每個部分對應一個具體的問題。包括:開頭恢氯、創(chuàng)造人物带斑、三種剽竊形式、視角勋拟、對話勋磕、諷刺的力量、敘事敢靡、節(jié)奏挂滓、描寫性愛、審閱和修改以及結(jié)尾啸胧。
在本文中將對視角這部分和諸位分享一下自己的認知赶站,希望能對這個問題有困惑的作者些許幫助幔虏。
一,視角在寫作中的重要地位
初學寫作的人可能不會太重視視角贝椿,認為只要寫好故事就行了想括,殊不知寫好一個故事的前提是需要選擇一個講故事的視角。
那么視角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烙博?
首先我們要區(qū)分“這是關(guān)于誰的故事”和“誰來講述這個故事”瑟蜈。
我們都知道故事是有主人公的,即使這個主人公是一塊山石习勤、一棵樹踪栋,也是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石頭或者樹。也就是說图毕,一個故事總是屬于某個人的夷都,即“這是誰的故事”。
而視角則是——由誰來講述這個故事予颤。
美國報紙寫作的金牌教練唐·默里曾經(jīng)說過囤官,“每個故事都可以從許多視角來講述,作者的任務就是能夠幫助讀者理解主題的視角蛤虐〉骋”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摸到了大象牙齒的盲人驳庭,會說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刑顺、又粗的蘿卜;摸到象耳朵的盲人會說大象是一把大蒲扇饲常;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則會說大象是根大柱子蹲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盲人贝淤,片面地觀察著這個世界柒竞,我們所思所想都是立足于自己的觀點。同樣播聪,每個人的立足點不一樣朽基,看到的世界也就不一樣,觀點和立場也都不同离陶。
這就決定了相同的一個故事稼虎,由不同的人講述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呈現(xiàn)不同的主題招刨。所以在構(gòu)思好一個故事以后霎俩、下筆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視角——由誰來講述這個故事。
舉個例子:公婆吵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茸苇,那么你是站在公公的立場來和其他人敘述這個過程還是站在婆婆的立場?亦或者僅僅以媳婦的角度來敘述沦寂?
故事的講述者確定以后学密,我們還需要做一件事:敘述人稱的選擇。
二传藏,寫作中的人稱選擇
通常寫作中人稱敘述有三種:第三人稱“他(她)”腻暮、第一人稱“我”和第二人稱“你”。這其中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比較常見毯侦,也是用得最多的哭靖。第二人稱敘述因為很難把控,所以很少有作品運用侈离。
首先說一下第三人稱敘述试幽,常見的有三種表現(xiàn)方式:第三人稱全知敘述、第三人稱限制敘述和第三人稱客觀敘述卦碾。
第三人稱全知敘述
全知敘事也可以稱為上帝視角铺坞,這種視角下的敘述者不會以具體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故事中,不擔任任何角色洲胖,但他全知全能济榨,無孔不入。
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對它來講都沒有秘密绿映,他什么都知道擒滑,不管是密室里的殺人案還是某個人腦子里正在琢磨的壞主意。
全知視角比較適合時間地域跨度大叉弦,場面恢宏的史詩級故事丐一。戰(zhàn)爭、歷史等題材多運用這種視角卸奉,舉個老少皆知的例子《三國演義》钝诚。
在《三國演義》中,各個主要人物都有不同的行動軌跡和心理活動榄棵,這就是以上帝視角進行的描述凝颇。比如:“玄德自思無路可退”;“曹操于路嘆想云長不已”疹鳄;“周瑜癢醉大笑”拧略;“蔣干心中疑惑”等等。
第三人稱限制敘述
這個敘述者是故事里的某一個角色瘪弓,也可能是主角也可能是一個配角垫蛆,他只能看他看到的,聽他聽到的,感受他所能感受的袱饭。所有的敘述都來自他片面的觀察川无,帶有他主觀的意識。
如果大家看過吉田修一的《橫道世之介》就會明白第三人稱限制敘述的表現(xiàn)方式虑乖,這本小說就是以主人公橫道世之介的視角去看世界懦趋,他人的想法頻繁以“似乎”、“假如”疹味、“看起來像”仅叫、“以為”等猜測性詞語表示。
第三人稱客觀敘述
這個敘述方式有點類似全知視角糙捺,但是不同的是:如果把全知視角比作上帝诫咱,津津有味地看著人間的故事,并且?guī)c好奇去窺視他人的想法洪灯,那么第三人稱客觀敘述就是一臺冷冰冰的攝像機坎缭,隱身跟隨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從吃喝拉撒睡的隱私到大庭廣眾之下的談話婴渡。
這臺攝像機浮在云端高高在上幻锁,不以角色的形式參與故事的發(fā)展,也沒有欲望去探知別人心里想什么边臼,只是忠實地記錄他拍攝到的景象哄尔。
至于故事中角色們內(nèi)心再想什么,就請讀者根據(jù)他拍攝的那些動作柠并、表情岭接、語言等外在形式自己去猜吧。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路內(nèi)的《慈悲》臼予,小說分別敘述了水生鸣戴、根生等人物的命運變遷,但是全書沒有任何描述某人心理活動的句子粘拾,只是客觀地敘述窄锅、描寫、刻畫缰雇。但是所有的情感都蘊含在看似冰冷的文字當中入偷,筆者認為可以作為第三人稱客觀敘述的例子。
第一人稱敘述
這個敘述方式如果細分也有兩種:主要人物作為敘述者和次要人物作為敘述者械哟。
主要人物作為敘述者很多小說都會用疏之,作為故事情節(jié)的親歷者來講述,會給讀者帶來極為強烈的代入感暇咆。而次要人物作為講述者同樣會給讀者一種拉開距離的奇妙感锋爪。
比如《了不起的蓋茨比》講的是蓋茨比的故事丙曙,但是敘述者卻是他的鄰居尼克·卡拉維。他并不曾過多地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其骄,但是卻見證整個過程——洞悉蓋茨比的過去亏镰,并親眼見證他的毀滅。
同限制第三人稱敘述一樣拯爽,第一人稱敘述者所見所聞都是具有限制性的拆挥,只能局限于“我”。在敘述者親歷之外的任何人或者事件只能通過其他渠道知道某抓。
第二人稱敘述
這個敘述方式很少見,也很難把控惰瓜。這種形式大概只有寫信的時候會常用吧否副!早期流行的書信體小說多為第二人稱,如唐納德·巴塞爾姆的《沉睡精靈》崎坊、洛麗·摩爾的《自救》等等备禀。不過,以現(xiàn)在的小說環(huán)境奈揍,不建議作者使用這個敘述方式曲尸。
現(xiàn)在已經(jīng)選好了視角和敘述人稱,故事開始寫了男翰,但是在寫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件事:視角和人稱轉(zhuǎn)換另患。
三,視角和人稱轉(zhuǎn)換常見的錯誤
在參加豆瓣讀者評委活動時蛾绎,我見過幾種常見的轉(zhuǎn)換錯誤昆箕,在此拿出來和諸位探討一下。
第一種是敘事人稱前后不一致租冠。
在非全知視角的情況下鹏倘,頻繁轉(zhuǎn)換敘述人稱,比如從第一人稱“我”突兀轉(zhuǎn)到第三人稱“他”顽爹,讓讀者不知所云纤泵,滿頭霧水。
給大家舉個例子镜粤。
我在街上看到了小美捏题,她看上去氣色很好。他想繁仁,她比上次見到時更漂亮了涉馅。
再有一種比較多見到的情況是,敘述人稱不變黄虱,但是人稱背后的視角人物卻變了稚矿。這種轉(zhuǎn)換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求講究方法。
比如村上春樹的《1Q84》就是多線敘事晤揣,視角人物在青豆桥爽、天吾和牛河三人之間轉(zhuǎn)換,但是讀者并不會感到無措昧识,因為他是以章節(jié)為單位進行的轉(zhuǎn)換钠四,非常自然。
視角的轉(zhuǎn)換自然與否跪楞,是非匙喝ィ考驗作者功力的,建議初學者還是踏踏實實地運用好單一視角甸祭,慢慢過渡缕碎。
結(jié)語
理查德·科恩的這本《像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涵蓋的內(nèi)容非常多,視角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池户。在每個部分中咏雌,理查德·科恩都列舉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正例也有反例校焦。
這本書并不是太厚赊抖,去掉書末尾英文注釋的部分,全書只有330頁寨典。但是請想要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做好心理準備氛雪,因為你可能會讀出3300頁的厚度。
這么說不是因為文字有多晦澀耸成,而是因為語境和文化的差異注暗,書中舉的例子都是外國文學,如果想弄清楚就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來印證作者的觀點墓猎。
當然捆昏,與付出成正比的是,當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收獲頗豐毙沾,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骗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