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絕不說我知道(續(xù))
如何獲得更高的邊際收益?我沒能想到另外的方式餐济,以從公司的客戶 -- 品牌公司獲得更高的價格。所以胆剧,跳過他們如何絮姆,直接銷到零售店醉冤?
通常,這樣的管道對承包商并不真的可行篙悯,因為這實際上需要建造一種新的公司形式蚁阳。根據(jù)給予的設計,有能力剪裁與縫紉布料成為服飾鸽照,設計新款式服飾則是完全不同的能力螺捐,與流行時尚同步一年得做三次。但在這個特殊案例矮燎,該公司已有這個能力定血。他們設計自己的款式,在國內他們的款式與其它品牌產(chǎn)品具有競爭力诞外。事實上澜沟,以銷售自己的運動服飾而言,在國內他們是第三大峡谊,排名在許多更知名更大的品牌商之前茫虽。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增加公司的邊際收益,得專注于對商店直接銷售既们。而由于他們幾乎涵蓋國內各處 – 在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的商店 – 他們必須接觸國外的商店席噩。考慮品牌的加價情形贤壁,這不僅提升公司的邊際收益悼枢,將是突破性的成長。
這不是理所當然嗎脾拆?可是馒索,據(jù)嚴酷的經(jīng)驗,我已學到得非常小心地回答這個問題名船。一方面我體會到绰上,所有好的解決方案皆有一項通性,僅在事后才見到理所當然渠驼◎诳椋總是,一經(jīng)我最后能對一項主要問題迷扇,說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時百揭,我感到失望,因為花費許多時間才到達理所當然蜓席。但另一方面器一,我也學到不僅尊敬,事實上是推崇厨内,人的經(jīng)驗與直覺祈秕。假如解決方案是正確的渺贤,假如解決方案真是如此理所當然,為什么長久以來人們沒使用這種方案请毛?必定有某個東西志鞍,一項錯認的假設,他們視為本該如此方仿,不可質疑的現(xiàn)實生活固棚,使得他們錯過這種方案,阻礙試著實施這樣的解決方案兼丰。所以直到我清楚地確認及核對如此阻撓的假設玻孟,我并不知道是否我的新方案是理所當然,或只是不明智的錯誤鳍征。
為什么這家公司并沒嘗試直接賣到外國的商店呢黍翎?必定由于名稱認同,品牌名稱艳丛,只能在國內的范圍(換句話說匣掸,在外國他們是個非品牌公司)。公司經(jīng)理人已學到建立品牌需要時間氮双,很多時間碰酝,金錢,很多錢戴差。國家越大需要的資金投資越多送爸。可見在一個具有規(guī)模的國家建立品牌暖释,超過他們當前的財務(及管理)能力袭厂。
但是為什么擁有品牌是這么重要呢?為什么他們相信球匕,只要公司沒建立十足的品牌于商店所在之區(qū)域纹磺,試圖去說服商店銷售公司的款式經(jīng)濟上不合算?
或許亮曹,因為商店知道橄杨,持有著名商品賣得出去,他們不愿冒非品牌商品賣不好的風險照卦。商店不愿冒險是合理的式矫,因為大多商店的限制是展示空間(及現(xiàn)金)。持有可能賣不出去的商品窄瘟,事實上浪費限制(與『用盡』背道而馳)衷佃,因而降低商店的有效產(chǎn)出。
在此我們能以兩種方式著手蹄葱。一是有系統(tǒng)的氏义、邏輯的及嚴密的。另一是冒險的图云、積極的及邏輯的惯悠。(事實上,有許多方式可用竣况,但我會忽略不合邏輯的方式克婶。)
你知道羅伯福司特的詩『沒走的路』?(Robert Frost's poem "The road not taken"? )
黃樹林中兩條分叉路丹泉,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遺憾我無法兩條路都走情萤,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身為旅人,我站立許久摹恨,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盡力看向路的那頭筋岛,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直到路彎入地下。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首先晒哄,我們盡力看向嚴密的道路(嚴密也無聊睁宰,所以在我們開始走上另一條更有趣的路之前,請不要睡著寝凌。)
商店可能不愿持有非品牌商品柒傻,但是事實上許多商店確實持有很多非品牌的產(chǎn)品。所以较木,必然公司經(jīng)理人知道红符,可能銷到國外的商店,但是他們并未真地嘗試過伐债,因為他們相信可能導致?lián)p失而非利益预侯。讓我們很小心地審查這項說法,因為替代的選擇就是放棄這個直銷商店的構想泳赋。
首先雌桑,讓我們去掉尋常的事情。假如商店不愿購買非品牌商品祖今,因為風險太高校坑,公司應該提出寄售方案,以降低商店的風險千诬。這是差勁的建議耍目。成品寄售的方式對供貨商風險很高,因為很可能在季末徐绑,大多數(shù)的商品被運回來邪驮。對商店也不好,因為是否寄售傲茄,賣不出產(chǎn)品占用架位就是降低商店的有效產(chǎn)出毅访。
持有非品牌商品的商店知道持有太多賣很慢商品的風險沮榜。他們以降價賣出方式來降低風險,使非品牌產(chǎn)品的價格大幅低于品牌價格喻粹,來提高銷售的機會蟆融。但同時,商店確定他們有足夠的邊際收益守呜,這表示他們樂意支付低價給非品牌的供貨商型酥。我們公司能怎樣進行,并且產(chǎn)出不錯的利潤查乒。
當前弥喉,公司的大多數(shù)銷售不是到商店,而是對品牌公司玛迄。目前給品牌公司的服飾售價是(假設)P由境,而其中公司的邊際收益大約是0.25xP。品牌加價大約是百分之四百憔晒,表示商店購買的價格是4xP藻肄。商店加價大約是百分之百,表示末端消費者支付價格大約是8xP(商店的邊際收益大約是價格的百分之五十)拒担。如所談嘹屯,當公司直接銷到國外商店,服飾是非品牌產(chǎn)品从撼,因此為增加對末端消費者之銷售機會州弟,價格得大幅低于8xP。半價就『大幅低于』而論低零,可視為合理婆翔。這表示末端銷售價格只是4xP,公司給商店的價格則必須只是2xP掏婶。由于公司全部的變動成本事0.75xP啃奴,剩下邊際收益是1.25xP,是目前邊際收益的五倍雄妥。這樣直接了當之計算建議最蕾,公司以直銷到國外許多商店的方式,能賺得大財富老厌。
我們不要太快跳到這樣的結論瘟则。記得,公司經(jīng)理人確實有很多經(jīng)驗及直覺枝秤。因此醋拧,我們能假設他們對理所當然之事不以為意,唯有我們清楚指出錯認假設阻礙他們看到理所當然之事。在此案例丹壕,我們是否指出如此之阻礙的錯認假設呢庆械?不!所以必定有什么不對之處雀费,在做上述計算時干奢,我忽略了某個不可缺的東西痊焊。
我們很習慣于從現(xiàn)有資源得到更多盏袄,對我們來說自然首先考慮只是變動成本 – 只在邊際收益。但是并不表示薄啥,我們不知道實際上辕羽,有些情形營運費用必須增加,因此評價時對凈利影響也須考慮垄惧。是否移到賣到其它國家商店會關連到增加營運成本刁愿?當然是的。銷售成本會變得很高到逊。會高到大量耗盡邊際收益嗎铣口?不可能。
我們確定嗎觉壶?期待之邊際收益是基于脑题,可能商店售價不低于2xP的假設。這個關鍵的假設實在嗎铜靶?
如所說叔遂,當公司試圖在其它國家銷售,它是家非品牌公司争剿,并沒有任何真的競爭優(yōu)勢已艰。有其它非品牌公司賣到那些國家嗎?很多蚕苇,很多非品牌哩掺,沒一個有競爭優(yōu)勢,為商店購買者創(chuàng)出一種理想的情況涩笤,試著向下壓擠購買價格嚼吞。而且他們是壓價的高手。在市場價格戰(zhàn)的現(xiàn)況下辆它,我們能安全地假設給商店的價格是2xP嗎誊薄?讓我們以不同方式來詢問。現(xiàn)有非品牌公司賺大錢嗎锰茉?一點也不呢蔫。有些賺生活費,有些掙扎中,有些關門片吊,且我們很少聽到在服飾界绽昏,非品牌商賺大錢之事,除非他們成功地建立某個特色俏脊,在特定市場具有競爭優(yōu)勢全谤。2xP的價格似乎有點太樂觀。
『彎到地下』之后怎樣呢爷贫?傾向還是做些調查认然。調查商店支付非品牌商品的價格,調查建立營銷主力的成本漫萄,等等卷员。這需要時間,力氣及一些投資腾务,但可能如此廣泛調查的結果毕骡,結論是條(幾分)可行的管道。
現(xiàn)在岩瘦,我們走上另一條路未巫,積極的管道。
如所說启昧,商店不樂意向非品牌公司購買的主要理由是叙凡,商品賣不好的風險比品牌商品高多了。讓我們不像先前那樣箫津,不試圖去降低各別風險間的差距狭姨。而讓我們爭取更為非凡的目標,一個似乎不可能的目標 – 讓我們嘗試去倒轉差距苏遥。換句話說饼拍,讓我們嘗試找到一個方式,使得商店向我們購買的風險田炭,比向品牌商購買的風險低多了师抄。夠積極吧?就是這樣教硫。假如我們成功了叨吮,那么沒疑問我們找到一種絕佳的解決方案。選擇這個方式瞬矩,讓我們專注于僅剩的問題茶鉴。大,很大的問題景用,可能嗎涵叮?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評估商店持有品牌服飾的風險。
當商店購買品牌服飾時割粮,有任何風險嗎盾碗?假如我們以充分利用展示架子空間來看,肯定有風險舀瓢。我們知道廷雅,即使處理品牌服飾,還是有銷售相當慢的產(chǎn)品京髓,有些實在很慢航缀,商店得持有幾個月或更久,占一大部分 – 約所有商品的百分之三十 – 商店只在季末清倉才能賣出(損失)朵锣。
知道TOC配銷的解決方案谬盐,公司能提出非常好的方案。使用補貨方式诚些,全額回收,即是『退回這個款式皇型,拿另一款式取代』的機制诬烹,我們能降低商店的風險到最低的程度,同時大幅改善利用架子空間弃鸦。這會確保(以SFS方式對商店的營銷)大多數(shù)商店绞吁,那些并非專屬某個特別品牌的商店,接收公司的提案唬格。很可能家破,他們開始一種測試款式,但在幾周內測試會展開购岗,創(chuàng)出一家快樂(且忠心的)賣場汰聋。
對那些還無法信服者,我們再來計算喊积。我們知道在季節(jié)中期烹困,商店缺貨總量約是百分之三十(以商店該持有的SKU清單,與商店實際庫存比較乾吻,就足以證明)髓梅。當使用TOC補貨方式,缺貨下降到幾乎零绎签,結果銷售增加超過百分之三十枯饿。是的,消除百分之三十缺貨诡必,增加超過百分之三十銷售奢方,因為缺少的SKU是暢銷品(否則他們不會缺乏)。
在消除缺貨而增加銷售之上,銷售會更為上升袱巨,因另一個理由阁谆。一般情形如所說,商店持有許多銷售緩慢的商品愉老。當商店知道什么SKU賣得慢场绿,會想盡辦法去賣。這表示嫉入,大壓力得讓這些賣得慢的商品占用更多更好的架子空間焰盗,銷售團隊給予更多的注意力。由于架位空間是限制咒林,就是以賣得好的商品為代價熬拒。使用TOC補貨模式,慢銷商品的庫存大量降低垫竞。越少慢銷商品庫存澎粟,越少浪費限制的壓力,因此越多銷售欢瞪。加上以快銷品取代慢銷品的機制活烙,會得到銷售上的效應,可能比消除缺貨的影響還大遣鼓。
讓我們保守地評估銷售之整體提升將是百分之五十啸盏,對商店獲利力有什么影響?雖然大多數(shù)商店之價格加價是百分之一百骑祟,大多數(shù)商店售后凈利沒超過百分之五回懦。像這樣的商店,銷售增加百分之五十次企,表示他們的利潤會增加至少五倍怯晕。以對如此影響的理解,你會質疑:『大多商店抒巢,不專賣特別品牌的商店贫贝,會接受該公司的提案嗎?』『很可能蛉谜,他們開始一種測試款式稚晚,但在幾周內測試會展開,創(chuàng)出一家快樂(且忠心的)賣場型诚】脱啵』
公司的投資又是怎樣呢?以如此不可抗拒的提案狰贯,公司應該選擇將其銷售工作也搓,專注于人口密集區(qū)域赏廓,能由一個區(qū)域倉庫服務該區(qū)。銷售總數(shù)(潛在銷售大過他們產(chǎn)能可提供的好幾倍)及利潤會輕易地壓倒相對少量的庫存投資傍妒。
我們并非第一個尋找直接將非品牌產(chǎn)品銷售到商店者幔摸。很多人,比我們更聰明颤练,或更細心既忆,已試著去解決。為什么我們在他們大多失敗之處成功呢嗦玖?他們試圖找方式去降低差距患雇。我們采用不同的方式。我們首先升高挑戰(zhàn)到不可能的程度 – 取代試圖降低差距宇挫,我們敢于思考倒轉差距苛吱。
樹林中兩條分叉路,而我…..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我選擇那條不常走的路器瘪,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這使一切完全不一樣翠储。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學海無涯·分享是岸「發(fā)現(xiàn)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