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暖晴? 圖 | 網(wǎng)絡
2017年8月1日栅组,我在簡書留下了第一篇文章。
當時正值我重拾寫文的樂趣翎卓,多年不寫的筆重新?lián)炱鹫曷鳎咳斩加懈牡膭恿ε挤俊W铋_始發(fā)布文字是在新開的微信給公眾號上,當時沖著獲得原創(chuàng)標識的目標勤于更文军浆,竟連日更也不覺得累棕洋。
后來知道了簡書這個平臺,為著更多文友互相探討學習的目的開啟了簡書之路乒融,也在公號簡介里加上了簡書的ID掰盘。
但是除了認識幾個文友,簡書的閱讀量一直上不去赞季。嘗試投稿愧捕,大部分倒是能夠通過審核,但很多文字仍舊無人問津申钩。
和在簡書認識的朋友加了文友微信群次绘,大家都討論能夠上首頁的是平日閱讀量高、粉絲量高的作者撒遣。也拜讀了群里一些文友的作品邮偎,有讓人欣賞的,還有很多純?nèi)沼浶问降囊謇瑁f實話文筆一般甚至有幾篇毫無文學價值钢猛。可是這些文章下方不乏贊揚吹捧的人轩缤。
直到慢慢了解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互動上贩绕。因為自己參與了別人的文章火的,因此換來對自己文章的贊揚。
文友之間互相點評淑倾,其實非常正常馏鹤。但是如果能夠付出這么多精力在互動上,那么閱讀學習的時間我認為就會大打折扣娇哆,自己寫文的提升也會非常局限湃累。
可是逐漸的勃救,那些作者不斷告訴別人自己的文章又上了首頁。
我知道審稿人精力有限治力,除了對文字的審閱蒙秒,更多看中寫文作者在平臺的基礎,而那些閱讀量和評論數(shù)據(jù)就是最好的證明宵统。
既然做不到互動晕讲,那么我對這個平臺也就漸漸心灰意冷了。于是自己不再在這里更文马澈,又回到了公號平臺瓢省。
不得不說簡書作為一個文友相聚、互學互評的平臺已經(jīng)很不錯了痊班∏诨椋可能自己還是不適應,所以暫時告別涤伐,短期內(nèi)不會再來這里更文了馒胆。
或許再見,希望還能夠回來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