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都來了
周艷琴?
有一種旅游,叫“來都來了”鞍爱。
——題記
(上接1)
2胁编,仰視一對伉儷厢钧、兩位大家
離開二泉廣場,一直環(huán)繞我們的熱浪仍鍥而不舍地緊緊相隨嬉橙。我懷疑后羿射下的九個太陽又開他爹的后門飛上天了早直,在我們頭頂上比賽作妖,曬得人們大汗淋漓市框。這天氣預報霞扬,說好的陰天,說好的小雨呢?真想躲回酒店吹空調(diào)去喻圃∮┎剩可來都來了,且離此地不遠的景點是“錢鐘書故居”斧拍,這兩位大師是我非常仰慕的雀扶,定要去拜一拜。我們趕緊躲進出租車肆汹。真要好好感謝發(fā)明空調(diào)和使用空調(diào)的人愚墓,讓我們一下子回到了春天。
車子停在“錢鐘書故居”門口昂勉,打開車門浪册,熱浪撲來,好在“錢鐘書紀念館”里也有空調(diào)岗照。
眾所周知议经,錢鐘書、楊絳夫婦谴返,兩位大家都是著作等身煞肾,學界泰斗。錢鐘書嗓袱,1910年11月21日生吞获,江蘇無錫人坟漱,文學理論家涮雷、小說家葬项,是學貫中西的學者和作家;楊絳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文學翻譯家梧却、小說家奇颠、散文家和文學研究專家,被稱為“永遠的女先生”放航。
我們徜徉在春天般的展館里烈拒,一邊追尋非常敬仰的兩位大學問家的足跡,一邊聆聽拜讀他倆的故事广鳍,真是如坐春風荆几!
紀念館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繩武堂”。據(jù)展館展示牌得知——繩武堂系錢鐘書祖父置業(yè)赊时《种“繩武”二字,典出《詩經(jīng)·大雅·下武》篇中“繩其祖武”句祖秒。繩:繼續(xù)诞吱;武:足跡舟奠。也就是說要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xù)前進,比喻要繼承祖業(yè)房维,發(fā)揚光大鸭栖。錢鐘書牢記在心,堅持不懈握巢,奮發(fā)圖強,碩果累累松却,確實沒有辜負祖訓暴浦。奇妙的是他的婚姻也與繩武堂有關。1933年錢鐘書放假回家晓锻,一封楊絳寄來的信歌焦,送到了繩武堂,父親自作主張打開一看砚哆,就喜上眉梢独撇。他認定楊絳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好女孩,趕忙回信躁锁,直接托付兒子終身纷铣,也因此很快促成了這段珠連璧合、花好月圓的姻緣战转。
“繩武堂”的右邊搜立,有許多小木格,每格里槐秧,放著錢先生的著作:長篇小說《圍城》啄踊、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以及《談藝錄》《舊文四篇》《管錐篇》等刁标。書旁配有耳機颠通,游客戴上,即可聽見書中精彩的片段膀懈。
“繩武堂”旁的小屋里顿锰,循環(huán)播放著楊先生支持協(xié)助錢先生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圍城》的微電影。據(jù)介紹:有一次启搂,在觀看楊先生所寫的話劇后撵儿,錢先生突然激發(fā)起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的靈感,通過兩年時間的不懈努力狐血,《圍城》于1947年出版淀歇。一經(jīng)面市,反響熱烈匈织。作品以其高超的諷刺幽默手法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奠定了重要地位浪默。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牡直。
“永遠的女先生”楊絳是學界名人,卻有一顆“平常人”的心纳决。洞悉人情世態(tài)的楊絳當然理解世人的心態(tài)碰逸。讀先生作品,如沐春風阔加,得到慰藉饵史、溫暖和智慧。
從“三人同樂行”展廳得知——錢錘書和楊絳無論是青年時期在英法留學胜榔,或是中年時期在文革中聚少離多胳喷,還是在晚年時期相偎相依,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深情厚誼始終未曾改變夭织。在牛津吭露,楊絳懷上了孩子,錢錘書諄諄囑咐楊絳:“我不要兒子尊惰,我要女兒讲竿,且只要一個,像你的弄屡√赓鳎”楊絳對于“像我”并不滿意,要一個“像鐘書的女兒”膀捷。一個諄諄囑咐投剥,一個并不滿意,都希望孩子像對方担孔,以此表達對對方的情和愛江锨。當女兒出生之際,錢錘書得意地說糕篇,“這是我的女兒啄育,我喜歡的“柘”家有小女及其后的成長歲月里挑豌,女兒給家庭平添了許多情趣和天倫之樂。這種感情是細膩而綿長的墩崩,遠勝過海誓山盟和轟轟烈烈氓英,顯得真實而彌足珍貴。
走進這座老宅鹦筹,仿佛觸摸到錢鐘書和楊絳兩位大師的心跳铝阐。兩位先生,為文為人均堪稱楷模铐拐,人格魅力無窮徘键。只待有心人练对,慢慢琢磨……
(未完待續(xù))
作者簡介
周艷琴,華中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吹害,中專高級講師職稱螟凭,出版《國學讀本》《胡敵傳奇》《胡敵故事》等書,長篇小說《孤鴻一片影》曾在網(wǎng)站上連載它呀,短篇小說螺男、散文、詩歌纵穿、報告文學下隧、教研論文等數(shù)百篇散見各刊和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