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了熱鬧的圣誕元旦财骨,日子又恢復了以前的安靜镐作。窗外, 冬日里午后的一片暖陽隆箩,悄悄的灑浸到屋里滑肉。坐在冬日的窗前,曬著暖暖的陽光摘仅,讀著林徽因的散文”一片陽光”靶庙,吃著自己剛做好的年糕。突然想起了簡書上的征文"兒時的年味"。
什么是兒時的年味呢六荒,兒時的年味护姆,千千萬萬,豐富多彩掏击,可留在記憶中的卻不多卵皂。只記得一家人忙乎乎,樂悠悠……
時間都去哪兒了(偷笑)砚亭,先是去了日本灯变,回家過過一次年;后來去了德國捅膘,和一大幫中國同胞聚在一起過過年添祸。再后來,來了美國寻仗,也就不再過年了刃泌。兒時的年味也漸漸淡忘。
但唯一忘不了的就是一家人圓圓融融的包湯圓署尤,吃年糕耙替;還有媽媽常常念叨的"年年高",上海人過年的吉利話曹体。
今非昔比俗扇,物是人非。再也沒有一家人熱乎乎過年的體驗了箕别,可媽媽的那句"年年高"铜幽,使我經(jīng)常也做個年糕來回味一下。
這不究孕,快過中國年了啥酱,先試做一個爹凹。因著本人喜歡創(chuàng)新厨诸,每次做年糕都加些新的東西。不只是按照食譜:糯米粉加雞蛋加牛奶禾酱。而是根據(jù)家中食材微酬,在糯米粉雞蛋的基礎(chǔ)上,加入半月梅颤陶,核桃颗管,這次又多加了芝麻,新鮮桂花(自己園中)滓走,又把牛奶換成了椰奶垦江。(饞木?走題了搅方。偷笑)
年年高嘛比吭,也要時時新哈 --
現(xiàn)在绽族,在美國,過年的氣氛己不再有了衩藤,中國新年也不再過了吧慢,一家老小其樂融融團聚過年,這樣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赏表,可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下去……
雖然沒有詩與遠方检诗,可是還有每日的小確幸;雖然沒有中國新年瓢剿,可是還有柴米油鹽的每一天逢慌。與其念念不忘兒時的年味,還不如把日子過得像"年糕"一樣……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http://www.reibang.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