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長在一個過于強調“合群”的人情社會椒涯,然而在社交網(wǎng)絡上,“不合群”與“孤獨”實際上卻被過度鼓吹钳吟,而把“合群”貶低到底解幽。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贴见,兩種鼓吹行為有著相同的愚蠢本質,同樣暴露了思考力不足的狹隘視角躲株。
1 被過分鼓吹的“不合群”
在簡書隨便搜索一下“合群”兩字片部,得的是這樣的結果:
十篇之八九档悠,以鼓吹“不合群”為主題,其內容是多敘述“孤獨”的優(yōu)勢與“不合群者”的成功望浩,字里行間透露著“不合群”高高在上特立獨行之優(yōu)越感辖所。
這些文章的寫作模式一般是這樣的
1、錯誤示范:寫一個追求“合群”的人泛泛眾人矣的例子磨德;
2缘回、正確答案:一個“不合群”的人功成名就的例子
3、錯解分析:批判對“人情”與“社交”的“錯誤理解”典挑,以及強求“合群”的心理原因酥宴,如為了群體安全感/缺失獨立思考力。
4您觉、正解分析:引用名人名言拙寡、名人案例,“我一朋友”“我一同學”進一步增加“不合群才是對的”等觀點說服力琳水。
5肆糕、總結結論:越合群的人混得越差般堆,我們應當做一個保持清醒的人。
“不合群”就是清醒的人擎宝?
非也郁妈。
為何如此,則需要談談該類文章的不可信性绍申。
2 故事與名言的不可信性
故事是沒有說服力的噩咪,名人名言也沒有。唯一能令人信服的只有邏輯與推理极阅。
講故事舉例子實在是太容易了胃碾,尤其對于寫作者而言。
我們完全可以反過來寫筋搏。
1仆百、錯誤示范:先寫一個不合群的人屢屢受挫的故事。
2奔脐、正確答案:再寫一個合群的人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俄周。
(這兩篇故事一般能水個八九百字。)
3髓迎、錯解分析:為什么有些人就是做不到合群峦朗?過于膽怯、不敢嘗試排龄、害怕失敗波势、害怕評判。
4橄维、正解分析:引用名人名言尺铣、名人案例,“我一朋友”“我一同學”争舞,進一步增加“合群才能成功”等觀點增加說服力凛忿。
(再水個八九百字)
5、總結結論:越不合群的人越難成功竞川;我們應該克服缺點店溢,大膽社交,開放胸懷流译。
具體故事即使可以隨便編造逞怨,但類似事件在現(xiàn)實中是同樣存在的者疤。擴充一下福澡,這同樣可以形成一篇完整的,“仿佛很有說服力”的文章驹马。
從故事中延伸出的道理是沒有意義的革砸,就像“辯論會爭出的結果如何”一樣沒有意義除秀。
在大學期間我對辯論會全無興趣,因為辯題總是有所偏頗算利,強制站隊册踩,明明有折中的解決方案,偏偏要傻傻站在兩個極端爭來爭吵效拭,“錯”與“對”完全無關緊要暂吉,因為是錯是對不會帶來任何現(xiàn)實影響,而能夠對現(xiàn)實帶來影響的人選擇的解決方案多是中庸之道缎患。因為一個不需要折中方案慕的,只需作黑白評判的話題,本身就不會成為辯題——如挤渔,在現(xiàn)實中可以隨便殺人嗎肮街?不可以。
名言與名人案例同樣沒有說服力判导。
倘若你感覺很有說服力嫉父,那必然是陷入了“無知經驗主義”。
無知經驗主義是懷疑主義者塔勒布創(chuàng)造的概念眼刃,他對此進行了闡釋:
“我們天生習慣于尋找能夠證明我們的理論以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的例子绕辖,這些例子總是很容易找到。
唉鸟整,有了工具和傻子引镊,任何東西都是容易找到的。你可以把能證實你的理論的過去的事例當做證據(jù)篮条。例如弟头,一名外交官會向你展示他的“成就”,而不是他沒能做到的事涉茧。
當然赴恨,我們很容易找到證據(jù)——我們只需要去找,或者讓研究者為我們找伴栓。我可以為任何事情找到證據(jù)伦连,正如富有經驗的倫敦出租車司機能夠找到擁堵的地方以增加車費一樣。
一旦你的思維被某種世界觀占據(jù)钳垮,你會習慣于只關注證明你正確的事例惑淳。矛盾的是,你擁有越多的信息饺窿,你就越認為自己正確歧焦。?
無知經驗主義還有另一種說法,即“證實偏差”肚医。
研究表明绢馍,我們有尋找證據(jù)的天生習慣向瓷。這種易于犯證明錯誤的傾向便是證實偏差。
那么舰涌,如何避免陷入無知經驗主義/證實偏差呢猖任?
一個簡單的辦法,證偽瓷耙。通過負面例子而不是正面證據(jù)接近真相朱躺。
我們總是試圖證實。對切身經驗的觀察也好搁痛,名言與名人案例也好室琢,就像“不合群”鼓吹者所舉出的眾多例子,目的是為了證實不合群的優(yōu)越性落追。而我們只需要舉出一個反例盈滴,比如“反過來寫”,便會很容易明白轿钠,“不合群”鼓吹者的觀點是不足信的巢钓。
同理。對“合群”的過分鼓吹也是不可信的疗垛。
3 “過分鼓吹”為何如此常見
為什么社交媒體上會有這么多鼓吹“不合群”的文章症汹?
“不合群”的人多為內向者。比起人群中張揚激烈的表達贷腕,內向者更傾向于使用網(wǎng)絡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背镇。
社交網(wǎng)絡具有異步性,與相對匿名性泽裳。這對內向者而言是相對舒適的瞒斩。一個內向者或許不會在一個數(shù)百人的講堂里舉手發(fā)言,但卻能夠不假思索地發(fā)布一篇受眾可能達數(shù)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博客涮总。
社交網(wǎng)絡成了內向者的連接器胸囱,這也意味著符合內向者需求的文章有更多的產出,有更多的傳播瀑梗。
因此烹笔,也有了更多的“刻意制作”。
許多自媒體寫作者利用“求同”與“求異”心理進行內容營銷抛丽。
求同心理
利用文章與讀者達成情感共鳴谤职,替讀者更好地說出想說的話∫谙剩“寫得太對了允蜈,這也是我想說的”——轉發(fā)。
求異心理
無論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真正意義上“特立獨行”的人實在不多陷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是獨特的,因此其馏,分享一篇鼓吹獨特的文章凤跑,能夠凸顯自己的獨特性,因此帶來心理滿足叛复。
而人們也確實容易認為自己是獨特的仔引,即源于證實偏差的獨特性錯覺。
在一群不喜歡吃辣的人里褐奥,一個賊能吃辣的人就會覺得自己是獨特的咖耘。這種獨特性類似于“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般不容否認,但實際上無關緊要撬码。
4 合群與否儿倒,天生性格
不合群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更有可能是一個內向者呜笑,僅此而已夫否。
一個人是內向性格,還是外向性格叫胁,是天生決定的凰慈。
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名為杏仁核的小器官。它是大腦的情緒交換機驼鹅,接收感官信息微谓,然后將信號傳遞到大腦的其他部分以及神經系統(tǒng),從而作出反應输钩。
而其職能之一豺型,就是即時檢測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新的或帶有威脅性的事物——從飛盤摩擦空氣的聲音到蛇吐芯子的嘶嘶聲——并且將這些信號迅速傳遞給人體,以作出應對或逃離的反應买乃。
哈佛大學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卡根做過研究兒童情感與認知性發(fā)展的實驗触创。
他找到了許多嬰兒,向他們釋放刺激信號为牍。隨后發(fā)現(xiàn)哼绑,杏仁核天生就異常興奮的嬰兒在面對陌生對象時,會擺動身體并號啕大哭碉咆,這類人長大后抖韩,在遇到陌生人時更有可能會產生警惕情緒。他們被稱為“高度應激群體”疫铜。他們將來更多地會成為內向者茂浮。
而那些安靜的嬰兒之所以表現(xiàn)出安靜,也不是說他們將來會成為內向者——事實恰恰相反——只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tǒng)面對新鮮事物時會不為所動。
卡根的實驗說明席揽,人是生而內向顽馋,或者生而外向的。當然幌羞,不同的人寸谜,內向程度或外向程度有所不同。有些時候還會視情況戴上相反的性格面具属桦。內向者之所以對“合群”感到不適熊痴,是因為他們在“合群”時需要過多地進行“外向偽裝”,違背本性產生的不適感聂宾,也是許多鼓吹文章過于情緒化的原因果善。
內向者與外向者
內向與外向的兩種傾向各有其獨特優(yōu)勢,也有其局限系谐。
外向者行為根據(jù)的是外部環(huán)境巾陕,其世界是人和物構成的外部世界。他們往往比內向者更適合言語表達纪他,更容易接近與理解惜论,具有更多的世俗智慧和謀略。態(tài)度輕松且自信止喷,易于行動并獲得實際成就馆类。
其知名人物有達爾文、羅斯福弹谁、弗洛伊德乾巧。
而內傾者的精力主要受想法的驅動,其世界則是觀點和見解構成的內部世界预愤。在外界的干擾下更容易堅持自己偏好沟于,有更強的專注力,缺乏鼓勵不會對其造成負面影響植康,且很容易通過“刻意練習”來強化技能旷太。內向者擁有非世俗的智慧,更接近永恒的真理销睁。
其知名人物有牛頓供璧,愛因斯坦,林肯冻记。
社交網(wǎng)絡上對“不合群”的過分強調睡毒,實則是對內向者的過度抬高。與現(xiàn)實生活中對“合群”的過分強調冗栗,對外向者的過度抬高并無區(qū)別演顾,都是淺薄無知的體現(xiàn)供搀。
外向優(yōu)勢錯覺
內向一定比外向更有優(yōu)勢嗎?外向一定比內向更有優(yōu)勢嗎钠至?
各執(zhí)己見的言論說服力不足葛虐。證明需要數(shù)據(jù),而數(shù)據(jù)的來源客觀性難得保證棉钧。但在現(xiàn)實之中屿脐,卻很容易產生外向者更優(yōu)秀的錯覺。
原因之一在于掰盘,外向者人數(shù)更多。
外向:內向的人數(shù)比約是3:1的比例赞季。因此細究數(shù)據(jù)的話愧捕,應該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屬于外向者。這是一個簡單的概率問題申钩。如次绘,某國的人口多,那么某國的長得好看的人也更多撒遣。
原因之二在于邮偎,文化環(huán)境影響。
在西方义黎,經濟發(fā)展對營銷的需要禾进,使卡內基外向型人才大受歡迎,“品格文化”轉變?yōu)椤皞€性文化”廉涕,社會氛圍鼓勵熱情與表達泻云。
而在國內,“人情社會”自古有之狐蜕,“得人情”需要“會社交”宠纯,而“會社交”則需要“外向者”。當然层释,這里對“社交”的理解往往是存在謬誤的婆瓜。
5 社交的意義
人有逐利本性,社交本質亦在于價值交換贡羔。
對于外向者而言廉白,社交是輕松而快意的,社交行為本身便是獲得幸福感與提升個人價值的高效通道乖寒。外向者適合的成長路線是平臺化與人際連結蒙秒,通過更多的社交行為來拓展自己的人脈圈。相較之下宵统,孤獨深潛的技能練習則會導致痛苦乏味晕讲,難以達到不易為外部環(huán)境挾裹的內向者所能達到的深度覆获。
而對內向者而言,社交則是痛苦的瓢省,社交過程中會有大量精力被消耗弄息。而孤獨與專注,通過刻意練習不斷強化技能勤婚,則是獲得幸福感價值提升的高效通道摹量。
兩者沒有優(yōu)劣之分,我們只需去走更適合自己去走的路馒胆。內向與外向一定程度上進行平衡缨称,即鼓勵內向者嘗試交際,建議外向者獨處思考祝迂,對于人格的發(fā)展是有利的睦尽,但“不會來事兒沒出路”“越合群的人混得越差”之類的結論則過于絕對了。
按著別人的頭讓他們去做違背本性的事情型雳,并產生教化他人指點江山的高高優(yōu)越感当凡,應得的評價只能是愚蠢與淺薄。
6 進一步明確人格類型
人的性格是多樣化的纠俭。憑內向與外向把人分作兩類沿量,則與按照性別把人分作兩類相似。同一類別的人有普遍的共性冤荆,但具體到個體身上朴则,仍然是千差萬別。
何處得知自己更適合去做的事情钓简?如何確定更適合自己的發(fā)展路線佛掖?把人格類型進一步細化的話,我們能夠對自己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涌庭,并得到更多的實用建議用以指導決策芥被、平衡人格發(fā)展。
我們可以利用MBTI工具坐榆。
MBTI拴魄,源于榮格,發(fā)展于凱瑟琳母女席镀。
通過人們獲取信息匹中、做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行為的衡量與描述豪诲,展示了性格類型的多樣性和由此導致的不同個體之間的行為模式顶捷、價值取向、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屎篱。
50余年的研究與發(fā)展服赎,目前已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性格分析工具之一葵蒂。
MBTI人格模型分為四個維度,每個維度有兩個方向重虑,共計八個方面践付。
我們的能量來源——外向Extraversion (E)內向Introversion (I)
E 外向?關注自己如何影響外部環(huán)境:
將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外部世界和與他人的交往上。
例如:聚會缺厉、討論永高、聊天
I 內向?關注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對自己的影響:
將心理能量和注意力聚集于內部世界,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提针。
例如:獨立思考命爬,看書,避免成為注意的中心辐脖,聽的比說的多
我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感覺Sensing (S)直覺iNtuition (N)
S 感覺?關注由感覺器官獲取的具體信息:
看到的饲宛、聽到的、聞到的揖曾、嘗到的落萎、觸摸到的事物
例如:關注細節(jié)亥啦、喜歡描述炭剪、喜歡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
N 直覺關注事物的整體和發(fā)展變化趨勢:
靈感、預測翔脱、暗示奴拦,重視推理
例如:重視想象力和獨創(chuàng)力,喜歡學習新技能届吁,但容易厭倦错妖、喜歡使用比喻,跳躍性地展現(xiàn)事實
我們的決策方式——思考Thinking (T)情感Feeling (F)
T 思考重視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疚沐,喜歡通過客觀分析作決定評價暂氯。
例如:理智、客觀亮蛔、公正痴施、認為圓通比坦率更重要
F 情感?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為重,將價值觀作為判定標準
例如:有同情心究流、善良辣吃、和睦、善解人意芬探,考慮行為對他人情感的影響神得,認為圓通和坦率同樣重要
我們的做事方式——判斷Judging (J)知覺Perceiving (P)
J 判斷?喜歡做計劃和決定,愿意進行管理和控制偷仿,希望生活井然有序
例如:重視結果(重點在于完成任務)哩簿、按部就班宵蕉、有條理、尊重時間期限卡骂、喜歡做決定
P 知覺?靈活国裳、試圖去理解、適應環(huán)境全跨、傾向于留有余地缝左,喜歡寬松自由的生活方式
例如:重視過程、隨信息的變化不斷調整目標浓若,喜歡有多種選擇渺杉。
如何確定自己的性格類型?
網(wǎng)絡測試
網(wǎng)絡上有大量的MBTI人格類型測試挪钓。測試題目越多是越,其結果準確率越高。如才儲MBTI第二步測試碌上,甚至有數(shù)百道題目倚评。
對比自測
關于人格類型的書籍往往會附帶性格類型自測表格。認真比對馏予,同樣很容易得到答案天梧。
詢問他人
詢問他人眼中的自己,以消除自測時產生的理想化偏差霞丧。
注:
進行測試時務必以第一反應誠實作答呢岗,否則得到的答案更有可能是想象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蛹尝。
性格傾向較為典型的人更容易測出準確結果后豫。而不太典型的人而容易在兩種性格間的模糊地帶搖擺。通過對比描述突那、詢問他人挫酿,可以進一步確定自己的人格類型。
最后推薦一些有關MBTI人格類型的書籍:
《天資差異》
《請理解我——氣質性格與智能》
《你的職業(yè)性格是什么愕难?MBTI16型人格與職業(yè)》
《贏在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