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少年混混在墻角搶小學(xué)生的零花錢腊满。這時一位中年婦女和一個中年男子走過來帆谍,婦女狠狠教訓(xùn)了這群混混,讓他們把錢交出來涩堤。混混看婦女和男子都不是吃素的模樣故俐,乖乖把錢掏出來想鹰。男子一把拿過錢,然后塞進了自己的褲兜药版。婦女拍了拍男子辑舷,呵斥男子把錢還給小朋友。男子才不樂意地將錢給了小朋友槽片。
看到這何缓,會不會覺得奇怪?中年男子的行為為什么那么幼稚?他的行為和那一群青少年混混的行為沒什么本質(zhì)上的差異还栓。說白了歌殃,他實際是一位還沒有真正長大的“大人”。
這一幕來自日本治愈系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蝙云,男子正是主角菊次郎氓皱,小朋友是正男,中年婦女是菊次郎的妻子勃刨。電影講了游手好閑的菊次郎帶正男找媽媽的故事波材。
在旅途的第一天,菊次郎就把妻子給的錢全部輸光身隐,于是他和正男只好步行前往廷区。一路搭順風(fēng)車,惹了不少麻煩贾铝,多次陷入危局隙轻。
電影節(jié)奏比較慢,不太明白為什么要讓一個吊兒郎當(dāng)?shù)墓缚⒖瓷先ビ行┐舸舻闹心隉o業(yè)游民帶一個小學(xué)生出行玖绿。
最近閱讀《孩子的教育》,一本名家經(jīng)典叁巨,個體心理學(xué)之父阿德勒風(fēng)靡百年的正向養(yǎng)育理念斑匪,告訴我們“每個問題行為背后,都藏著未被發(fā)覺的心理動因”锋勺。阿德勒認為蚀瘸,孩子口吃、懶惰庶橱、說謊贮勃、打架、尿床苏章、逃避學(xué)習(xí)等問題行為寂嘉,是孩子內(nèi)在自卑感的外在顯露,他們在追求完美和優(yōu)越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因而導(dǎo)致了人格缺陷垫释。
因此,我們有必要教會孩子撑瞧,把自己的人生看作一部故事集棵譬,故事與故事之間并非毫無關(guān)聯(lián),而是由一條主線串聯(lián)起來预伺。沒有任何一個故事可以脫離人生的大背景订咸,它只能根據(jù)以往發(fā)生的事情來解釋。
——摘自《孩子的教育》
看到這段話酬诀,似乎理解了菊次郎帶著正男不務(wù)正業(yè)去找母親路上的行為的合理性脏嚷。菊次郎從小被母親拋棄,就像暑假尋母的正男一樣瞒御。他內(nèi)心深處感到缺乏關(guān)愛父叙,電影中的正男是他的童年,混混是他的青少年階段......他用偷奸穗热梗滑對待他人趾唱,強裝暴力實際弱雞。
沒錯蜻懦,小正男是被媽媽拋棄了甜癞,所以和外婆住一起。當(dāng)菊次郎終于帶著正男到了媽媽的新家宛乃,看到媽媽和她的家人和睦相處的幸福模樣悠咱,正男十分沮喪。重返外婆家的路途中征炼,菊次郎努力安慰正男析既,盡管荒唐,但終二人過得十分愉快谆奥。菊次郎在幫助正男的過程中渡贾,似乎也長大了一些。期間雄右,菊次郎還繞道去了一趟養(yǎng)老院空骚,遠遠探望了一番孤獨的老母親。
這是一部治愈系的電影擂仍。電影中囤屹,被治愈的是正男,更是菊次郎逢渔。而治愈菊次郎的解藥是“社會情感”肋坚。
與我們在前幾章討論的追求優(yōu)越感不同,很多孩子和成人身上普遍存在一種將自己與他人團結(jié)起來的趨勢,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完成各項任務(wù)智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诲泌。這些表現(xiàn)都屬于社會情感的范疇。
——摘自《孩子的教育》
菊次郎在返回的路途上和偶遇的三個伙伴一起合作铣鹏,陪伴正男一起玩敷扫,給了正男一次開心的暑假之旅。用陪伴告訴正男诚卸,失去一種愛沒關(guān)系葵第,生活中還有很多愛包圍著他。菊次郎在這個過程中做了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合溺。他自己似乎也成長了一些卒密,從某種意義上原諒了母親,與正男揮手告別后棠赛,滿意地回家了哮奇。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部電影《聞香識女人》。一個退伍軍官睛约,因為意外失明屏镊,人生從頂點的輝煌滑落谷底,他計劃結(jié)束沒有意義的人生痰腮。但是陪同他一起旅行的學(xué)生查理遇到了麻煩而芥,退伍軍人在幫助查理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對社會還有用,最終放棄了輕生的計劃膀值。
所以棍丐,如果哪天感覺EMO了,去幫助一個身邊的伙伴吧沧踏,哪怕是小小的一個開門動作歌逢,一個微笑......也許會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