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20天精讀了《游戲力》二本書勾缭。應該說這兩本書另辟蹊徑用游戲力科學養(yǎng)育孩子揍障,讓我大開眼界,屢試不爽俩由。愉快地進行了一次“愛與接納”轉化三個層面的行動探索之旅毒嫡。
這兩本書是美國勞倫斯·科恩所著,曾獲得美國國家親子出版獎金獎幻梯《祷《游戲力1》講述利用游戲力的笑聲努释,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和勇氣。主要引導成人需要接納孩子什么膳叨?以及如何讓孩子接收到我們的接納洽洁?《游戲力2》利用游戲力輕推,幫助孩子戰(zhàn)勝童年焦慮菲嘴。進一步闡述孩子內心訴說不僅僅是“請接納并等待我的成長”,而是“爸爸媽媽汰翠,現在我需要幫助”龄坪。
那么作為成人,我們需要接納孩子什么复唤?書中講了孩子表現出讓大人難以接受的行為:比如孩子黏人健田、哭鬧、發(fā)脾氣佛纫、攻擊妓局、自我封閉等等,其實背后都隱藏著孩子內心的種種需求呈宇。因此好爬,“接納”對于父母的正確理解,并不是對表面行為的被動接受甥啄,而是對內心需求的準確回應存炮。
比如孩子愛發(fā)脾氣。我們第一步就是接納他愛發(fā)脾氣的行為蜈漓,做好第二只“鎮(zhèn)定的小雞”穆桂。第二步是用理解的態(tài)度陪伴左右,等他把不良情緒發(fā)泄干凈融虽,為他提供情感的支持享完。第三步是傾聽他內心真實發(fā)脾氣的感受,用愛和共情力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有额。第四步是事后理性分析孩子為什么發(fā)脾氣:是因為他的意愿被阻礙而無法實現般又,還是在表達受挫沮喪的感覺?是被人誤解而轉化為憤怒的情緒谆吴,還是因手足之爭產生嫉妒心理的情感爆發(fā)倒源?我們作為父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句狼,通過火眼金睛的觀察笋熬,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溫和堅定的教育方式,揪出孩子內心的真正困惑腻菇,然后積極回應他胳螟。
養(yǎng)育孩子昔馋,轉換“愛與接納”的第二個層面行動是:如何讓孩子接收到我們的接納?通過游戲力的方式糖耸,讓孩子在笑聲中完整接收到成人的理解秘遏、接納、愛與信任嘉竟。禁止孩子游戲邦危,就好像禁止成人說話和思考。親子之間可以以游戲來進行情感交流的舍扰,那種自然倦蚪、隨意的方式,就像我們不假思索地呼吸边苹、走路一樣陵且。
小孩咯咯笑被當作判斷游戲成敗的指標。笑聲个束,是建立聯(lián)結的信號慕购,是大人與孩子快速建立起一種親密關系的有效聯(lián)結。因為咯咯笑和捧腹大笑茬底,是孩子和大人自然地釋放恐懼沪悲、困窘和焦慮的本能途徑。在笑聲中桩警,往往會很快驅逐很多不良情緒可训。小孩很聰明,會在游戲互動中“一笑泯恩仇”捶枢,接收到父母的許多關愛與理解握截,在輕松地笑聲中化解許多不快和矛盾。
面對0-3歲的嬰幼兒烂叔,我推薦一個“躲貓貓”游戲谨胞。它不僅建立了聯(lián)結,而且還戲劇性地玩出親密的概念:現在你能看到我—現在你看不到我了—我出來了蒜鸡,你又能看到我了胯努。它反映了聯(lián)結和斷裂、存在與缺失之間所達到的微妙平衡逢防。通常叶沛,總會贏得小孩咯咯笑,讓親子關系顯得輕松與歡快忘朝。
書中介紹了許多有趣又實用的游戲灰署。如果把它總結歸納主要可分類為對抗打鬧游戲和置換角色游戲。
對抗打鬧游戲并非暴力游戲,書中討論的對抗打鬧游戲溉箕,和孩子之間的打架晦墙、攻擊行為有著根本區(qū)別。孩子之所以喜歡對抗打鬧游戲肴茄,有時是為了考驗自己的本能晌畅,有時純粹是為了尋開心,有時卻是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好斗行為寡痰。
作為父母聽到對抗打鬧游戲不是一開始就從心底排斥它抗楔,而是有意識地認識到打鬧對抗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找回真正的自我,增強了對身體的覺察意識氓癌,產生了大量的肢體親密接觸谓谦,加固了親子親密聯(lián)結。比如書中介紹的“愛之槍”游戲贪婉、摔跤之類的游戲、假裝的戰(zhàn)爭游戲卢肃、枕頭大戰(zhàn)游戲疲迂、隔空推掌游戲等等都是對抗打鬧游戲。
置換角色游戲一般讓孩子做有權威的家長或老師角色莫湘,而大人扮演弱者尤蒿。通過角色的互換,能夠讓孩子在換位思考中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啟發(fā)幅垮,也可以恢復孩子的自信心腰池,幫助他們擺脫無力感的困境。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模仿力忙芒、表達力示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角色游戲扮演中感受角色本身帶來的力量呵萨。比如讓孩子扮演醫(yī)生奏属、老師或者電視中的英雄人物等一些正能量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收獲理解和自信潮峦。
養(yǎng)育孩子囱皿,轉換“愛與接納”的第三個層面行動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輕推一把忱嘹,幫助孩子戰(zhàn)勝童年焦慮嘱腥,重拾快樂。
所謂童年焦慮就是一種緊張狀態(tài)拘悦。適度的緊張是人之常情齿兔,但是過度緊張就不好了。因為孩子的神經機制尚未成熟,在面對過大的挑戰(zhàn)時無法有效調節(jié)本能 沖動所造成的巨大壓力愧驱,這時就需要父母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慰技,避免孩子的情緒自控的神經機制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書中用“安全系統(tǒng)”來打比方组砚,很好的解釋了焦慮的產生吻商、持續(xù)、釋放和結束的全過程糟红。它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覺察危險艾帐,拉響警報、理性評估盆偿、解除警報柒爸。如果錯過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可能產生童年焦慮事扭。作者認為了解童年焦慮捎稚,更重要的是理解焦慮對孩子身體、情緒求橄、思維今野、行為以及人際關系的影響。而本書在第2-7章中也詳細闡述了焦慮對孩子以上五個方面的影響及利用游戲力如何對癥下藥緩解這種兒童焦慮罐农。
輕推一把孩子条霜,是幫助孩子戰(zhàn)勝童年焦慮的最佳姿態(tài)。但在輕推一把做游戲時涵亏,我們需要記住四個基本原則:同孩子一起做宰睡;讓孩子做主;讓這個過程變得好玩气筋;不要較勁拆内,以免發(fā)生沖突。
輕推一把孩子裆悄,要幫助孩子在情緒臨界點巧妙找到平衡點矛纹。在臨界點陪伴孩子時,怎么樣才能“既不縱容逃避光稼,又不導致失控”呢或南?假設孩子害怕做某件事,并開始焦慮艾君。我們可以說這樣一句話:“我能感覺到你在發(fā)抖采够。是啊,這是挺可怕的冰垄。我會一直握住你的手蹬癌。等你準備好了,咱們再一起過去∈判剑”
站在臨界點隅要,既不逃避,也沒有崩潰董济,直面內心的真實感受步清,是內化并鞏固安全感的重要一環(huán)。以下三個建議虏肾,是幫助孩子內化安全感廓啊、重置安全系統(tǒng)的核心:孩子情緒失控時,我們安撫他封豪。孩子極力逃避時谴轮,我們輕推他。孩子直面感受時吹埠,我們幫他放松第步。即使你無法確定孩子此刻最需要哪種幫助,那也沒關系缘琅,只要在解決問題時始終堅持共情的原則雌续,并保持游戲的心態(tài),你就一定會找到答案胯杭。在應對焦慮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求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受啥,讓孩子形成能夠自我安撫的“內在聲音”做个;接納孩子,熱情地接受他的“當前狀態(tài)”滚局;充當稱職的搭檔居暖,當孩子因焦慮而逃避或呆住時,我們小心地輕推他藤肢,讓他擺脫出來太闺。
為人父母,要與孩子共同成長嘁圈。這種成長省骂,不僅在于學習育兒的知識,還在于最住,用我們的心去感悟钞澳,體驗生命的樂趣與活力。把這種感悟運用到游戲力涨缚,孩子天生喜歡游戲轧粟,我們可以通過游戲力與孩子建立親密聯(lián)結,共同探索突破自己的局限,充分展現生命的活力兰吟,全身心融入世界通惫,敢于承擔合理的風險,讓孩子擁有一個無比有趣美好的童年混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