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西夏根據(jù)真實的心理溝通改編的半虛構(gòu)故事虹蓄。旨在通過呈現(xiàn)真實的、復雜的幸撕、立體的人性故事薇组,認識自己,好好生活
今天的溝通對象是一位巨嬰先生坐儿。
他有點像放棄治療的病人律胀,一邊宣布放棄治療宋光,一邊打著吊瓶維持生命。
對自己炭菌,對生活的預期很低——為避免失望后的挫敗感罪佳。他在逃避,逃避生活黑低,逃避自我赘艳,用一種假裝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掩飾內(nèi)心的怯懦。
然而可以遮掩住別人的眼睛克握,可以裝飾言行蕾管,內(nèi)心深處卻是止不住的懊喪,一遍又一遍的自我譴責菩暗。
他說掰曾,「我現(xiàn)在逃避那些事,讓自己舒服一點勋眯,但就像溫水煮青蛙婴梧,總有一天會崩潰】吞#」
這個舒服是飲鳩止渴塞蹭。即便飲鳩止渴的舒服也并不徹底,內(nèi)心依然是濃濃的焦慮讶坯。
溝通過程猶如打游擊一般番电。我看到一位用信念、想法將自己牢牢捆綁的生命。
他預期目標是我跟她講一講道理,讓他明白些什么桌粉,這樣會舒服點——我很清楚榛了,道理不過是虛晃一槍菇爪。道理對他沒啥用,他腦袋里道理一大堆。
況且道理隨處可得,去聽講座洞辣、聽演講、看書昙衅、看文章.... ...太多了扬霜。而可遇不可求的是對自我的看見,觸碰到內(nèi)心的那份痛而涉。真的看見著瓶,當下就改變。
就像昨天那位熱衷于講受害者故事的女士一樣啼县,他也熱衷于自我否定材原、自我抗拒沸久,宣稱我沒辦法、我不知道啊华糖。
這個背后希望獲得一份“勸導”麦向,從勸導中感受到被陪伴,被關(guān)懷客叉,被照顧,感受到可以依賴话告,從而獲得安全感——但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兼搏。
他需要反復的自我否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沙郭,來創(chuàng)造“我真的需要照顧”的背景故事佛呻。漸漸的,生活就真的一團糟病线,越來越無法承受吓著,拖著他往下墜。他真的越來越?jīng)]辦法送挑。
他說绑莺,「我感覺自己是個行走的巨嬰√韪」
我們需要獨立精神纺裁。
溝通過程他會下意識試探我的反應,揣測我的喜好說話司澎,揣測我是否開心欺缘。背后的標準是你開心了=溝通愉快=我夠好。反之挤安,則我不懂溝通谚殊,我不討人喜歡,我不夠好蛤铜。
有多次他表達之后立即問:「對嗎嫩絮?是嗎?是這樣吧昂羡?」——不斷的征求我的意見絮记,尋求我的認可。
當然這并不是說明我有多重要虐先,而是他思維模式的呈現(xiàn)——既然在溝通過程如此怨愤,生活中難免也一樣。
這次溝通于我也是一次獨特的體驗蛹批。
由于是朋友撰洗,平時常聊天篮愉,對他的人生心有戚戚,因此溝通過程更關(guān)注他的生命呈現(xiàn)差导,也因了解更令他無路可逃试躏。
我只是不斷的追問,不斷的追問设褐,讓他去看自己颠蕴。看到他的依賴模式助析,看到他的求認可模式犀被;但就是不認可,就是不讓他依賴外冀,就是令他不舒服... ...寡键。然后問他的感受、對自己對生活的發(fā)現(xiàn)和感觸雪隧。
某次我說西轩,「你看到這是你的思維模式,那就承擔相應的現(xiàn)實咯脑沿!」
他很沮喪藕畔,「我被你拋棄了。我讓你失望了捅伤。你不想陪伴我了〈砸洌」
我嘆氣,「我這樣才是真正的陪伴可很,如果我跟你講道理、安慰你凰浮、同情你我抠、認可你,那是在害你菜拓。你依賴誰,就被誰綁架了纳鼎,我不想綁架你。」
一九四六年贱鄙,胡適在北大的演講中說:
「你們要爭獨立劝贸,不要爭自由《耗」
「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界束縛而言的瞎颗,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言缤,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弄捕,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守谓,這是獨立的精神≌瘢」
1.已經(jīng)過當事人授權(quán)改編并發(fā)布
2.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