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趁猴,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彪见,不可得而聞也儡司。
[譯文]
子貢說:先生在文獻典籍方面的學問,可以聽到余指;先生關于性與天道方面的言論捕犬,就很難聽到了。
文章:文獻典籍酵镜,指《詩》碉碉、《書》、《禮》淮韭、《樂》一類的典籍垢粮。
性:人的本性,《論語》中夫子只談到過:性相近靠粪,習相遠蜡吧。再沒有其他論見。
天道:古時所講的天道占键,多指自然和人類社會吉兇禍福的關系斩跌。然而夫子存而不論,鮮及之捞慌。
[愚悟]
從本章子貢的話中可以得知耀鸦,夫子平時傳播的只是學問而已,而且都是些可考之學啸澡,性與天道袖订,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及的,因此嗅虏,極少論及洛姑。《論語》中論性只有一次皮服,而且也不是論性之本楞艾;天道則存而不論,鬼神也是敬而遠之而已龄广。夫子育人硫眯,由學而知人道,知人道而悟天道择同,由近及遠两入,終有所得而不偏失。
另一方面敲才,從本章也可以看出裹纳,子貢之學已非淺择葡,開始有所涉及這兩方面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到了夫子的博大精深剃氧,故美而贊之敏储。
關于性與天道,夫子之后朋鞍,各家都開始論及已添,包括儒家,再加上后來的宗教番舆,似乎都是些深不可測的學問酝碳,然而也多不可考。我們不去否認這些學問到底對不對恨狈,但是疏哗,如果能通過自己的學習,一點一滴禾怠,從身邊的人道學起返奉,再慢慢深入,由近及遠吗氏,帶著自己的思考和認識芽偏,最終悟到的天道,一定會更實際弦讽、更客觀些污尉。這樣做也不容易迷失自我,更能分辨出學術上的真?zhèn)瓮被碗?上У氖牵^大多數(shù)人因為各種原因仿村,都無法完成這個過程锐朴,于是,直接選擇一個現(xiàn)成的結果蔼囊,成了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焚志。然而,這種先果后因畏鼓,由遠及近的方法酱酬,容易人迷失在道路上,最終回不了家滴肿,找不回自我岳悟。因此,勸君還須從頭開始泼差,先根后葉贵少,終成參天大樹,莫為虛無飄渺堆缘、口舌之辯之事滔灶。就連儒家的學問,錢穆先生也提出吼肥,當先讀《論語》录平,有所得之后,再讀《孟子》缀皱,以免有失斗这。因為孟子也已經(jīng)論及人性。由此可見啤斗,儒家的學問也應當從夫子之學開始學起表箭,有所立后,方可施于后世儒生之學钮莲,否則或許也會有違夫子本意免钻。
[原文]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崔拥,唯恐有聞极舔。
[譯文]
子路聽到了一個道理,還沒有去實行链瓦,擔心又聽到一個道理拆魏。
[愚悟]
子路有聞,必能行之慈俯。如果沒有成行渤刃,擔心又有聞,而行之不及肥卡∠疲可見子路是聞之必行,勇于實踐的人步鉴,其它弟子門人多不及他揪胃,故特以本章記之,以勉后世學者氛琢,學當行之喊递,切不可學是學,行是行阳似,學行分離骚勘,如此也只是空學而已,不足為學。
子路未行恐聞俏讹,若是已行則必能求聞以行当宴。此子路之好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