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扒腕,文責自負绢淀,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19期“過年” 或 “春節(jié)” 專題活動。
恰逢春節(jié)瘾腰,就寫一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我們這邊過年的習俗皆的。雖然我們的祖國臘月最后一天都過春節(jié),但是習俗總有些不同之處蹋盆。
有句俗語講:過了臘八便是年费薄。雖然真實的春節(jié)未必有這么長硝全,但是我覺得,臘八這個日子的存在楞抡,更多的是提醒人們伟众,我們每年最看重的節(jié)日就要到了,出門在外的召廷,要提前規(guī)劃好回家過年凳厢;已經(jīng)到家的或者本來就在家的,則應該想著置辦年貨竞慢,進行衛(wèi)生大掃除啥的先紫。
由于老家在農(nóng)村地區(qū),家里的地面并沒有硬化或者貼地磚筹煮,再加上房屋一般為土木或磚木結構遮精,所以比較容易落灰塵。一般在過年前把家里的東西搬出來寺谤,用長一些的掃把清理房屋里的灰塵等仑鸥,如果房屋多,一般也得兩天的時間变屁。
中間有個臘月二十三眼俊,北方地區(qū)的小年,一般會做一頓長壽面粟关。
臘月最后一天稱為除夕疮胖,除夕是最為忙碌的一天。上午要準備貼對聯(lián)闷板,下午要去給去世的親屬上墳澎灸。上午一般做一份面糊蘸著醬料吃;下午則要準備年夜飯遮晚,菜自然是越豐盛越好性昭,長壽面也是少不了的,我小時候是最期待吃長壽面县遣,因為媽媽會把面條切得又細又長糜颠,這是很花刀工的,還會配美味的湯萧求。到了晚上其兴,如果是兄弟分居且老人不在自己這邊的,還要炒幾個菜帶過去吃團圓飯夸政。吃完飯后長輩會給晚輩散壓歲錢元旬,除夕晚上每個人口袋里都得有錢,稱之為“帶財”。吃完飯后要在大門前生一堆火匀归,作為一年的結尾坑资。等到這一切都忙完了之火,才算忙完了穆端。以前盐茎,會有長輩帶著小孩在村中串門聊天;現(xiàn)在徙赢,則更多的是賴在自己家里看電視守歲。
初一大清早探越,大家伙要趕著去廟里上頭香狡赐,聽說這頭柱香許的愿是最靈的。因此很多人凌晨三四點就出門去拜廟钦幔,我個人拜廟的最早記錄應當是5:30枕屉,已經(jīng)算是挺晚的了。對了鲤氢,初一早上搀擂,還要大清早起床放串鞭炮,謂之“接灶神”卷玉,今天一天灶頭上必須得燃著一柱香哨颂。從初一開始,便進入了走親戚環(huán)節(jié)相种,你來我往威恼,好不熱鬧。初一早上寝并,一般是同族的親屬聚餐箫措,需要挨次去拜訪上了年紀的長輩。
初二衬潦,貌似全國各地的習俗都是回娘家斤蔓,我們這邊也不例外,這時镀岛,無論是新女婿還是老女婿弦牡,都得拎著禮品去看岳丈。村子里一下子就多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車子哎媚。初五是迎財神喇伯,要張貼新的財神畫像,有條件的還要請陰陽師念請財神經(jīng)拨与。
其余日子便都用來走親戚或迎接親戚稻据,這幾天母親毫無疑問是最忙的。除了應付自家人吃飯外,還得為突然到訪的親戚們重新做飯捻悯。無論人家是否吃過飯了匆赃,為了展示自家的禮節(jié),做一頓飯今缚、燒幾道菜自是免不了的算柳。于是,客人來了吃新做的菜姓言,客人走了瞬项,自家人就得吃這些天的剩菜剩飯了,媽媽們還得思索著怎么樣改造這些剩菜何荚,既能不浪費糧食又能滿足家里人愈來愈挑剔的胃囱淋。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由于與春節(jié)相差不遠餐塘,自然也算在春節(jié)里了妥衣,甚至更加熱鬧。元宵節(jié)晚上要吃涼粉戒傻、湯圓税手。涼粉是母親提前一天蒸好,每次正月十五吃涼粉需纳,我都很好奇芦倒,大冷的冬天為啥要吃如此涼的東西,吃的人直打哆嗦候齿。而母親告訴我熙暴,正月十五吃涼粉,可以亮眼睛慌盯。十五晚上還要放煙花周霉,于是吃過晚飯后,大人就帶著小孩在院子里放煙花亚皂,放完了再去外面看別人家的煙花俱箱。過去,大人們會帶著小孩在村子里串門看煙花灭必,現(xiàn)在很少有人愿意串門了狞谱。
農(nóng)歷新年大概要到正月二十三才結束,這天晚上禁漓,還要在大門前生一堆火跟衅,每個人從火上跨過去,稱之為“燎干”播歼,燎去這一年的不如意伶跷。母親還會用木锨揚起火燼,看今年的年成,母親說:“這些麥花…這是玉米花”叭莫。反正我看不出來…
到正月二十三蹈集,春節(jié)才算結束了。仔細算來雇初,春節(jié)的時長竟然超過一個月了拢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