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幫同學的忙寫一些單子钓简,把任務交給高三的學生乌妒,沒想到竟完成的一塌糊涂。發(fā)了150張票外邓,收回來只有50多張撤蚊。不知道是班主任布置的時候沒說清,還是學生的問題损话≌煨ィ總之讓我有點郁悶。
晚上觀摩了一個讓人傷感的案例丧枪,很難的來訪者光涂,艱難的咨詢。幼時的經(jīng)歷讓她處于嬰兒狀態(tài)拧烦,討好咨詢師忘闻。她的表現(xiàn)激活了咨詢師拯救者的部分,讓咨詢師處于上帝的位置恋博。鼓勵齐佳、贈送、留作業(yè)交播,當起了來訪的媽媽重虑,又迫不及待的把她拋棄。咨詢師的移情是咨詢師自己要解決的問題秦士。
媽媽愛女兒,也恨女兒永高。她對女兒有很多的嫉妒隧土,憑什么她可以得到這么多的愛?媽媽和女兒都處在偏執(zhí)分裂位命爬,媽媽想讓女兒成為自己情感上的媽媽曹傀,兩個人爭奪嬰兒狀態(tài)。
情緒沒有好壞饲宛,也不分正負皆愉,情緒就是情緒,就是人自然而然的一種反應。正負是反心理學的一種標簽幕庐。咨詢師要做的是幫助來訪者接納理解自己的情緒久锥,為什么他體驗到的是仇恨?而不是欣喜和感恩异剥?為什么會有這么過度的情緒反應瑟由?咨詢師急于把來訪者從情緒中帶出來,改變來訪者的情緒冤寿,是因為咨詢師不能接納歹苦,不能允許來訪者的情緒。就像有的家庭不允許悲傷一樣督怜。治療他就允許他殴瘦,允許他不成熟,但不能永遠不成熟号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