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觸余華的小說,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掂为,與蘇童裕膀、孫甘露、葉兆言勇哗、馬原等昼扛,成為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的一員∮担《十八歲出門遠行》是我最早讀到的余華的短篇小說抄谐,《在細雨中呼喊》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單行本,愛不釋手瞧栗,讀了又讀斯稳,太有才華了。后來再讀《世事如煙》《命運一種》《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迹恐,到本世紀初葉挣惰,余華的幾部小說都被拍成了影視作品,比如《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等。
2021年憎茂,在距離余華上一部長篇小說《第七天》發(fā)表八年之后珍语,《文城》付梓印行。正如腰封上所言:睽違八年竖幔,余華全新長篇板乙。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時代的洪流推著每個人做出各自的選擇拳氢。這是一個蠻荒的年代募逞,結束的尚未結束,開始的尚未開始馋评。2021年12月初的一個周末閑暇放接,我拿到這本書。憑借過去閱讀余華小說的經驗留特,我對這本書充滿了無限期待纠脾,因為從《在細雨中呼喊》到《許三觀賣血記》《兄弟》,每一本新小說蜕青,都為讀者帶來驚喜苟蹈。
可是這一次,我真的有些失望右核,《文城》的故事發(fā)生在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慧脱,是一個充滿動蕩的亂世,北方青年林祥福與南來女子紀小美相遇蒙兰、相愛磷瘤,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后突然離開,再無音訊搜变,林祥福變賣家產背著女兒一路南下,尋找妻子小美所在的文城的故事针炉。小說以清末民初的亂世村莊為背景挠他,書寫一位帶著女兒尋找妻子紀小美的男子林祥福,在一個叫溪鎮(zhèn)的南方村莊落腳篡帕,他憑借著精湛的木工手藝殖侵,結交朋友,日子逐漸過得平靜安定镰烧,而此時外部世界正在劇烈變遷拢军,軍閥和匪禍逐漸影響了村莊的生活。在溪鎮(zhèn)人最初的印象里怔鳖,林祥福是一個身上披戴雪花茉唉,頭發(fā)和胡子遮住臉龐的男人,有著垂柳似的謙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來成了萬畝蕩和木器社的主人度陆,他身上的謙卑和沉默依舊沒有變艾凯。他的過去和一座謎一樣的城聯(lián)系在了一起,沒人知道他為什么要找一個不存在的地方懂傀。他原本不屬于這里趾诗,他的家鄉(xiāng)在最遙遠的北方。為了一個承諾蹬蚁,他將自己連根拔起恃泪,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犀斋,他見識過溫暖赤誠的心贝乎,也見識過冰冷無情的血。最終他徒勞無獲闪水,但許多人的牽掛和眼淚都留在了他身上糕非。
我這里不想過于詳細地復述故事,因為長篇小說的語言和情節(jié)架構以及敘事視角尤為重要球榆。我用了近乎三周多的業(yè)余時間朽肥,斷斷續(xù)續(xù),反反復復地閱讀這部小說持钉,跟我閱讀《在細雨中呼喊》的激動衡招、狂喜、流淚不一樣每强,跟我讀《活著》的悲憫始腾、苦難、包容不一樣空执,跟我讀《許三觀賣血記》的痛苦浪箭、沉重、揪心辨绊、哭泣不一樣奶栖,跟我讀《兄弟》的冷靜、好奇门坷、共情與追憶不一樣宣鄙,我讀《文城》前半部分就有過不少疑慮:這還是余華的小說語言嗎?干癟默蚌、粗糙甚至簡單冻晤、粗暴的概述性文字;這還是余華小說中的人物嗎绸吸?林祥福像個傀儡鼻弧,被作者牢牢攥在手里设江,聽任其隨意擺布,在萬畝蕩擁有萬貫家資温数,后來為尋小美變賣家產來到溪鎮(zhèn)绣硝,二十年時間又成為鎮(zhèn)上跟顧益民比肩的人物,最后又讓他為贖出顧會長而死在土匪張一斧的手里……充分的鋪墊和伏筆在哪里撑刺?人物性格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和外在推動力在哪里鹉胖?語言和人物均有敗筆。
再來說一說整部小說的架構和敘事視角够傍。平心而論甫菠,我讀到《文城補》的章節(jié),才找回余華昔日生動簡潔洗練的語言和從容不迫的敘事風格冕屯。一位卓越的小說家寂诱,應該對自己作品負全責,努力提升藝術水準安聘,突破藝術高度痰洒。比如《文城》作為一部長篇小說的架構,布局不夠合理浴韭,過多筆墨用在林祥福和陳永良一生的命運際遇里丘喻,而紀小美和沈祖強的故事卻象揭謎底一樣在后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展開。在敘事視角的處理與安排上念颈,也讓讀者產生一種錯覺泉粉,前后兩部分的敘事視角是作者刻意安排的。我的閱讀體驗被作者極強的控制欲毀掉了榴芳,他想讓人物死就得死嗡靡,林祥福被張一斧捅死,阿強和小美在雪地祭祀凍死窟感,是一種偶然讨彼?是一種事發(fā)突然?還是一種必然柿祈?這部長篇涉及如此重大而特殊的背景点骑,至少也需要在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間下一番更縝密細致、深入詳盡的功夫谍夭。
文城看似阿強口中不經意之間撒的一個謊,卻像世外桃源一樣激發(fā)著無數(shù)讀者的想象憨募,以為溪鎮(zhèn)就是嗎紧索?這里土匪橫行,軍閥混戰(zhàn)菜谣,民不聊生珠漂,應該不是晚缩。那么文城到底在哪里?或許這才是小說最大的包袱媳危,應該放在林福祥尋找小美的超大包袱里荞彼,應該放在阿強和小美尋找新世界的旅途中。
【作者簡介】余華待笑,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鸣皂,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人,當代作家暮蹂,作家協(xié)會委員會委員寞缝。1978年,高考落榜后進入衛(wèi)生院當牙科醫(yī)生仰泻。1983年荆陆,發(fā)表首部短篇小說《第一宿舍》。1987年集侯,發(fā)表《十八歲出門遠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說被啼,確立了先鋒作家的地位;同年棠枉,赴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浓体。1990年,首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出版术健。1992年汹碱,出版長篇小說《活著》。1995年荞估,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在《收獲》雜志發(fā)表咳促。1998年,憑借小說《活著》獲得意大利文學最高獎——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勘伺。
2003年跪腹,英文版《許三觀賣血記》獲美國巴恩斯·諾貝爾新發(fā)現(xiàn)圖書獎。2004年飞醉,被授予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冲茸。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長篇小說《兄弟》的上下部缅帘,該書因極端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轴术,曾在中國引起爭議。2008年5月钦无,出版隨筆集《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逗栽;10月,憑借小說《兄弟》獲得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失暂。2013年彼宠,發(fā)表長篇小說《第七天》鳄虱,并憑借該書獲得第十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作家獎。2015年凭峡,出版首部雜文集《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拙已。2018年1月,憑借小說《活著》獲得作家出版社超級暢銷獎摧冀;7月倍踪,出版雜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按价,出版八年來的首部長篇小說《文城》惭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