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鳳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游覽了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磅网,不禁想起這首歌婆咸。
游龍門石窟竹捉,我們仿佛聽到石頭在訴說……
進入景區(qū),就會看到在波光瀲滟尚骄、游魚戲水的伊河上块差,有一座仿趙州橋修建而成的聯(lián)拱石橋——龍門橋。很多游人在與龍門橋合影留念倔丈,其中一對鶴發(fā)童顏的老夫婦憨闰,幸福的微笑著擺著造型,那樣子好美需五。在橋西端涵上端刻有醒目的“龍門”二字鹉动,它在訴說著新中國老一輩革命家陳毅元帥在1960年陪同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及王后曾經(jīng)來過。我們一行十人警儒,在這里合了影训裆。
沿著石板路眶根,跟隨講解員向前行進不到100米,就看到石窟北大門边琉。這個門的造型是仿漢代雙闕門式修建属百,大門匾額上的“龍門石窟”四字。這座石門在訴說著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变姨、文學家族扰、國家領(lǐng)導人郭沫若先生與龍門的故事。
最讓人驕傲和自豪的是定欧,壁面上嵌有“世界遺產(chǎn)”標志渔呵,而且使用是加入漢語的“世界遺產(chǎn)”字樣。這里的石頭砍鸠,向世界講述著中國扩氢。
繼續(xù)前行,有一塊漂亮的石頭立在路旁爷辱。它的底色為黑色录豺,石體上分布了很多或白或綠的晶狀體,宛如一朵朵國色天香的牡丹饭弓,像含苞似盛開双饥。講解員介紹說,此石名為“牡丹石”弟断。讓人震驚的是咏花,它竟然是在15億年前的地殼運動中,由晶體狀的中基性火山熔石阀趴,隨其他巖漿流動混合而成昏翰。為了遇見,它在這里等了我們15億年舍咖,它在向我們訴說著滄海桑田的故事矩父。一股莫大的榮幸與喜悅感溢滿全身。
來到石窟群排霉,講解員說我們看到的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窍株、中型洞窟50多個。其中古陽洞攻柠、賓陽中洞球订、蓮花洞、皇甫公窟等瑰钮,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冒滩;潛溪寺、賓陽南洞浪谴、賓陽北洞开睡、摩崖三佛龕因苹、萬佛洞、惠簡洞篇恒、奉先寺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扶檐。
印象最深刻的是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胁艰。是龍門石窟開鑿規(guī)模最大的摩崖像龕款筑。南北寬約36米,東西進深40.70米腾么。主尊盧舍那佛奈梳,結(jié)跏趺坐于八角束腰疊色式蓮花座上,通高17.14米解虱,頭高4米攘须,僅耳朵就長1.90米。
傳說盧舍那大佛是武則天的化身饭寺,依照武則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阻课。按佛經(jīng)上講“盧舍那”的原意為“佛光凈滿”“光明遍照”,也正與武則天自稱為上明下空的“曌”字相吻合艰匙。一代女皇武則天,用她的智慧和謀略抹恳,改寫了歷史员凝,書寫了傳奇。讓女人和男人一樣奋献,頂天立地健霹。她,讓人不得不欽佩瓶蚂!
因為武則天糖埋,龍門石窟才得以將大唐的輝煌訴說——這輝煌就在佛像豐滿的臉龐上,就在圓潤的鼻梁間窃这,就在微微翹起的嘴角上瞳别,就在光明慈祥的目光里,就在厚重的衣褶里杭攻;這輝煌就在飛天婀娜曼妙多姿的身段里祟敛;這輝煌就在萬人成佛的憧憬里……在這里留影,好像有女人的榮光在閃亮兆解。
賓陽洞區(qū)也讓人過目不忘馆铁。它是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皇家石窟的代表锅睛〔壕蓿“賓陽”历谍,意思是每天早晨,這里都是龍門石窟最早迎見東方升起的太陽辣垒。賓陽洞區(qū)由三個主要洞窟構(gòu)成望侈,即由北向南一字排列為:賓陽北洞,賓陽中洞和賓陽南洞乍构,并稱為賓陽三洞甜无。其中,北魏皇室僅開鑿賓陽中洞就歷時長達二十四年哥遮。偉大藝術(shù)的產(chǎn)生岂丘,總是同那個民族對美的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憧憬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古人的智慧和信念眠饮,震撼著我們奥帘。
有趣的是,賓陽北洞正中的阿彌陀佛仪召,右手本來伸出的是極具禪意的三根手指寨蹋,由于自然風化,大拇指沒了扔茅,竟然成了時下流行的剪刀手已旧。或許冥冥之中召娜,歷史總與未來相連吧运褪!
一路走來,龍門石窟的石頭在訴說著歷史長河中的一些故事玖瘸,它讓我們忘不了萬佛洞內(nèi)四壁刻遍小佛15000余尊秸讹,營造出的那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忘不了蓮花洞頂那朵圣潔的蓮花雅倒,象征著佛教是一方凈土璃诀;忘不了藥房洞里流露出的佛家濟世情懷;忘不了孝文帝蔑匣,忘不了武則天劣欢,忘不了李泰,忘不了郭公和方公……
踏過一座石橋殖演,就移步來到了伊河東岸氧秘。隔河相忘,可見西山龍門石窟全貌趴久。其氣勢雄偉丸相,讓人震撼!
東山也叫香山彼棍,著名的香山寺就坐落于此灭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