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讀書真有用"夭坪,這個問題一下子擊中了我內心深處那些關于閱讀的往事昭殉。
那還是大一,正是最美好的黃金階段器予。但對于我來說,卻在經(jīng)歷自己人生中最折磨的時刻——
愛情與友誼都在離我遠去捐迫,而敏感又懦弱的自己根本無法走出那些灰暗時光乾翔,于是,我開始抱怨施戴,抱怨朋友重色輕友反浓,控訴前男友不懂珍惜。但除了像祥林嫂般得到那些陌生與不陌生人的”安慰與鼓勵“外赞哗,我內心被巨大的空白填充著雷则。
正是這樣的時刻,我遇到了《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肪笋,開啟了重新認識自己的旅途——
我開始覺察那些束縛自己的心智模式月劈,并想辦法找到它們度迂,然后嘗試接納,按照書中的方法一點點實踐猜揪。經(jīng)過了半年時間惭墓,我終于可以坦然地接受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情感危機,也開始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而姐,學會接納與放下诅妹。
從此之后,我便開始愛上了閱讀毅人。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尖殃,許多時候丈莺,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煙云,不復記憶送丰,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缔俄、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器躏,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俐载。
但很奇怪,雖然我讀書也挺多登失,但卻并沒有像大部分閱讀者分享的那樣:讀書多了遏佣,內心充實,精神豐富揽浙,腹有詩書氣自華状婶。
直到最近遇到了《如何閱讀一本書》,我才意識到自己在閱讀方面是存在誤區(qū)的馅巷,所以膛虫,即使讀書再多,也只是一名低質量閱讀者钓猬。那么通過本書的學習稍刀,我們如何培養(yǎng)自己成為一名高質量閱讀者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敞曹,先回顧下本書中提及到閱讀的四個層次:
1.基礎閱讀账月, 是閱讀的第一層次,閱讀本篇文章的我們都能達到這一階段异雁,只要識字捶障,能讀懂某篇文章的大意即可。
2.檢視閱讀:在有限的時間內纲刀,系統(tǒng)地略讀项炼、粗讀一本書担平,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取書的信息——本書是什么類型的,主要聊了些什么內容之類的锭部,從而來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自己花時間去讀暂论。
3.分析閱讀,在無限的時間拌禾,完整地去閱讀一本書取胎。就類似于“思享同道讀書會”做的這樣一個“10天,死磕一本書”就屬于分析閱讀階段湃窍,只有通過這樣的對某本書的全面分析與解讀闻蛀,才能達到真正死磕的目的。
4.主題閱讀:最復雜您市,最系統(tǒng)的閱讀方式了觉痛,是針對一個主題,系統(tǒng)搜集不同的主題相關的書茵休,找到相關章節(jié)薪棒,得出高出這些書本身的思考與結論。主題閱讀是一種非常主動榕莺、有技巧地搜集管理信息的方式俐芯。
但對于我這樣一個號稱自己熱愛閱讀,卻始終停留在閱讀的基礎階段的“假閱讀者”钉鸯,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走入了閱讀的誤區(qū)吧史,導致自己沒有做到——高質量閱讀。
一唠雕、只是停留在閱讀舒適區(qū)扣蜻,永遠看不到高處的風景
在平時的學習或閱讀中,我們總是會看到跳出舒適區(qū)之類的字眼及塘,那么對于閱讀這件事來說莽使,它的舒適區(qū)是什么呢?
——它是一種不需要集中精神笙僚,也沒有必要反復思考芳肌,只是用來消磨時間的趣味性閱讀的過程。就像我一直喜歡看言情小說一樣肋层,記得在看《十年一品溫如言》時亿笤,這部小說我看過四遍,故事情節(jié)早已爛熟于心栋猖,但每次閱讀時净薛,卻還只能做到跟著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沒有任何自己的思考過程蒲拉;更為嚴重的是肃拜,我明明知道這部小說的文采極好痴腌,卻依然故作自我,囫圇吞棗燃领,只為嚼那些沒有營養(yǎng)的情節(jié)士聪。
而所謂的停留在閱讀舒適區(qū),就是這樣一個不需要自己思考的過程猛蔽,在選擇書籍方面剥悟,永遠優(yōu)先那些適合自己,整個閱讀過程中不需要費力的書籍曼库。年前為了備戰(zhàn)和君商學院的考試区岗,我買了《經(jīng)濟學》,然而毁枯,除了剛拿到書后在KFC信心滿滿地啃了半天外躏尉,后面再也不愿意翻起,腦海中只留下了一條供給曲線圖后众,還給自己找借口:太深奧了,一點都不適合我颅拦。
這樣的事例并不在少數(shù)蒂誉,這樣一個過程中,對于新知識的排斥距帅,對于舒適區(qū)的眷念右锨,導致我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只是滿足了閱讀的快感碌秸,并沒有增進任何的理解力绍移。就像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艾德勒將讀物分為讀得懂的讀物和必須要讀的讀物讥电。但一般情況下蹂窖,我只會主動閱讀那些自己讀得懂的讀物,因為讀起來毫不費力恩敌。?
所以瞬测,要達到通過閱讀增進理解力的目的,我們還需要讀一些對我們而言比較難的讀物纠炮,比如一些世界名著月趟,比如之前備考用到的經(jīng)濟學等專業(yè)知識。在剛開始呢恢口,肯定會因為閱歷或者知識水平的局限讀起來比較吃力孝宗,需要更多的專注力及閱讀技巧,但一旦我們消化了閱讀過的讀物耕肩,理解力和思考力水平就會得到提升因妇。
那究竟怎么突破舒適區(qū)呢问潭?在閱讀完一本書后,盡量回答出以下四個問題:
1.整體來說沙峻,這本書在談些什么睦授?
2.作者細說了什么,是怎么說的摔寨?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去枷?全有還是部分?
4.這本書與自己有什么關系是复?
?二删顶、用量大麻痹自己,卻忽略了閱讀的本質
因為我的工作會涉及寫作淑廊,所以總是很著急地想要讀很多書逗余,能夠像其他寫作者一樣能夠對各種信息信手拈來,師父不止一次提醒過我:閱讀多并不代表是好事季惩,有時候把一本書看透了录粱,比你看10本書都有用。因為很多書只是當故事般讀完了画拾,但并沒有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和理解力啥繁。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艾德勒認為:“閱讀的藝術青抛,就是憑借著頭腦運作旗闽,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人和外助蜜另,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适室。”由此看來举瑰,決定我們是否有效閱讀捣辆,做一個高質量閱讀者,關鍵不在于量化自己閱讀數(shù)量此迅,而取決于自己是否通過技巧性閱讀促進大腦地有效運作罪帖,從而不斷提升自己。
比如說邮屁,我喜歡看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整袁,但大部分時候都只是被動地跟著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推進,卻很少會進行發(fā)散思維佑吝,觀察或思考作者在細節(jié)處的暗示坐昙,名副其實的“不看門道看熱鬧”;而那些熬夜看過的言情小說芋忿,更只是追了劇情沒長進炸客,再別說那些為了精進自己的能力疾棵,囫圇吞棗地看過的專業(yè)書籍,除了在別人提及閱讀時痹仙,“秀”一下自己的書單外是尔,對自己的能力提高并沒有任何好處。
阻礙我們閱讀水平提高的因素开仰,除了與我們閱讀的方式有關拟枚,選擇的書籍的好壞同樣至關重要。而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用到前文用到檢視閱讀众弓,先快速系統(tǒng)性地略讀恩溅,判斷某本書是否適合自己,值不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讀谓娃。
而一旦選定適合自己的書籍之后脚乡,一定要注意,不能囫圇吞棗滨达,重視閱讀的質而不是量奶稠!
三、碎片化閱讀捡遍,可能只是合理利用時間的自我安慰劑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锌订,大量的信息爆炸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文章、知乎稽莉、今日頭條,得到等等涩搓。
在日常的閱讀行為中污秆,我們會打開某篇標題比較吸引人的文章,開始進入無意識閱讀昧甘,這時自己還會信心滿滿良拼,今天又利用閑暇時間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但我們并沒有注意到這種不求甚解的思考呈現(xiàn)出碎片化且不連貫的狀態(tài)充边,在我們結束閱讀之后很快就會被忘記庸推。
我們自以為的收獲,本就沒有多少思考的成分浇冰,而那些本來就很零星的時間又摻雜了很多外界的打擾贬媒,導致我們的思考一直停留在文章的某一個角度,這樣的閱讀其實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肘习。
前幾天有個朋友打電話跟我分享自己學習普通話的經(jīng)歷际乘。他每天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聲母、韻母漂佩,但卻始終收效甚微脖含,由于時間比較零散罪塔,導致他的學習多停留在b、p上养葵,并沒有實質性進展征堪。然而,他困惑的卻是:明明自己已經(jīng)挺努力了关拒,為什么沒有明顯的提高佃蚜。
他還是沒有意識學習需要積累,而他所謂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自己努力學習的心理安慰劑夏醉。
那么爽锥,面對如此爆炸的信息,我們該怎樣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呢畔柔?
本書中的分析閱讀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氯夷。
當我們看到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時,可以先通過檢視閱讀快速過一遍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靶擦,尋找作者力圖解決什么問題腮考,甄別信息的質量,進而判斷這篇文章是否值得自己讀完玄捕。
通過檢視閱讀判斷這是篇值得閱讀的文章之后踩蔚,再通過文章中的關鍵字、詞枚粘、句去判斷作者的主旨馅闽,確定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已經(jīng)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是他沒有解決掉的馍迄;在完全了解全文的基礎之后福也,再做出自己的評價——同意,不同意或者暫緩評論的方式攀圈,當然無論自己的觀點如何暴凑,都需要通過理論論證的方式,去尋找自己做出這些評價的理論支撐赘来。而這樣一個過程现喳,可以幫助我們將這些有用的信息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閱讀是一個由內而外提升自己的過程犬辰,在知乎上關于閱讀有什么用處時嗦篱,有這樣一個答案很喜歡,在這里分享給大家幌缝,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名高質量的閱讀者默色,從閱讀中汲取知識,獲得成長。
從道上腿宰,閱讀能糾正你的觀念模式呕诉,讓你產(chǎn)生意識,意識到自己原先的一些固有思維是錯誤的吃度;
從術上甩挫,閱讀能指導你通過一些思考方式,鞏固自己新的觀念模式椿每;
從器上伊者,閱讀能提供一些小技巧實踐,讓你馬上改變一些情形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