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坑土樓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崠(dong)山半坡上飘蚯,由方形的步云樓和圓形的振昌樓馍迄、瑞云樓福也、和昌樓、橢圓形的文昌樓五座土樓組成攀圈,為黃氏族人所建暴凑,現(xiàn)均保存完好,是南靖最具特色的土樓群赘来,200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现喳。
從高坡上俯視田螺坑土樓群,只見方樓居中犬辰,四座圓形土樓圍繞四周嗦篱,黃墻灰瓦,錯落有致幌缝。有人說其美似梅花灸促,但更有人將其戲稱為“四菜一湯”,國人博大精深的吃文化用到建筑上也如此形象狮腿。
回首間腿宰,田螺坑背面的山坳間騰起了大片的霧氣,轉(zhuǎn)眼間就越過山頭并很快涌到了田螺坑土樓群的上空缘厢。據(jù)介紹吃度,大霧瞬間便會將土樓全部遮住,是很難遇到天氣景觀贴硫。
前后不足10分鐘眼前已是白茫茫一片了椿每。
來到山下的觀景臺,從山下低處眺望英遭,半山坡上的田螺坑土樓群其形狀已不再是梅花狀间护,上下三層,高低錯落挖诸,當?shù)厝藢⑵浞Q之為“布達拉宮”汁尺。
走進上坂村,沿途這些沒開發(fā)的土樓仍保持著原有的本色多律。
當年的標語口號仍清晰可見痴突,但樓名卻不得而知。
這是一座圓形土樓狼荞,樓體與堅固厚重的外墻上緊緊結(jié)構(gòu)在一起辽装,穿斗架構(gòu),卯榫結(jié)構(gòu)相味,上下四層拾积,內(nèi)室外廊,環(huán)狀的樓臺貫通全樓。樓內(nèi)中間是一個寬敞的圓形天井拓巧,既利采光斯碌,又是全樓的活動場所。
樓內(nèi)的每個房間都是以天井中心為圓點均分玲销,大小一樣输拇。一層為廚房兼客廳,二層當倉庫贤斜,三層是住室策吠。但各家門前冷落,可見少有人居住瘩绒。進樓轉(zhuǎn)了一圈只見到一位老媽媽和幾只在天井中悠閑活動的雞猴抹。
走出土樓,沿著小橋流水芭蕉細竹的村中小路又看了幾座土樓锁荔,但不管是方形蟀给、還是圓形土樓都少有人居住,只有門楣上方留存的標語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阳堕。
晚上乘車趕到田螺坑觀景臺拍攝土樓夜景跋理,卻又又又下起雨來,又一次趕上雨天恬总,又一次挨淋……雨中的土樓燈光亮了前普,外墻通明,樓內(nèi)火紅壹堰。一顆顆煙花射向天空拭卿,將夜晚的土樓妝扮得五彩繽紛、瑰麗無比贱纠。
石橋土樓群
石橋村位于書洋鎮(zhèn)西北峻厚,三團溪自村中流過,依山傍水谆焊,景色秀麗惠桃,南距河坑土樓群約2公里,因未經(jīng)旅游開發(fā)辖试,所以保持了原生態(tài)的土樓景觀和村民平靜的生活氛圍辜王。
走進一座方形土樓,樓內(nèi)的居民看來還挺多剃执,一幫老人在門洞處打麻將誓禁。乍走進去懈息,老人們并沒有什么反應肾档,任我們走動參觀,可當同行中有人將相機對準了老人們時,卻引起他們強烈的反感怒见,最終的結(jié)局只能是我們冒雨離開俗慈。哈哈哈(?ω?)又挨淋了。
這座臨溪建在鵝卵石壘砌的高坎上的長方形土樓是長源樓遣耍,前低后高闺阱,前后三層,當?shù)厝朔Q之為“交椅樓”舵变。
與土樓混雜其中的是一些新式的樓房
三團溪因連日的降雨水色已經(jīng)泛黃酣溃。
禎裕樓,匾名下方左右鑲嵌著一副門聯(lián):禎居煥彩鳳有高梧鶴有松纪隙;裕后光前水如碧玉山如黛赊豌。樓內(nèi)有人家剛辦過婚事,門洞上還貼著喜聯(lián):金龍彩鳳成佳偶绵咱;明珠碧玉結(jié)良緣碘饼。橫批:合樓歡慶。
雖然天還下著小雨悲伶,但仍然有三位老年婦女坐在大門一側(cè)的條凳上聊天艾恼。透過門洞望去,禎裕樓是一座三層土樓麸锉,天井的周邊也建起了不少的小平房钠绍。大門洞對面二樓回廊的護板上書有“珠聯(lián)璧合”的橫幅和金色的“囍”字,其下的香案上香燭仍存淮椰。
我們并未進入禎裕樓五慈,而是走進了與之相距不太遠的一座四層的圓形土樓。樓內(nèi)天井里還有一座與土樓同圓心的二層扇形土樓和一些大小不一的臨建房屋主穗。忙于躲雨泻拦,也未顧及細看走進的是不是那座福建最大的單環(huán)通廊式圓土樓“順裕樓”。
進入土樓并無人過問忽媒, 我們沿著樓梯層層走上争拐,幾乎將整個土樓轉(zhuǎn)了個遍
樓上的樓板和回廊的護板多有缺失,走在樓道上踩得木樓板吱呀作響晦雨,使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挪著腳步架曹。如果不是看到走廊木護板上還晾掛著衣物,很容易會使人誤以為這是一座廢棄的土樓闹瞧。這倒是一個安靜的拍攝環(huán)境绑雄,既可避雨,又可任意取景奥邮,這在列入保護范圍并過度商業(yè)化的土樓中是不可能的万牺。
走出土樓罗珍,沿著村中的石頭路向河坑村走去。三團溪在這里轉(zhuǎn)了一個大彎流向遠處的山谷脚粟,彎曲的河流的外側(cè)便是河坑村的一角覆旱。
村中的宗族祠堂
翻身樓
裕昌樓,東倒西歪700年
裕昌樓核无,位于下坂寮村扣唱,建于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外部夯土墻底層厚達1.8米团南,樓高18.2米噪沙,5層,每層54個房間吐根,共270間曲聂。通廊式圓滿土樓、土木結(jié)構(gòu)佑惠,占地2289平方米朋腋,建筑面積6385.2平方米。由劉膜楷、羅旭咽、張、唐赌厅、范五姓的族人共同建造穷绵,始建之初就把整座土樓按五行分為五個單元,每個家族居一單元特愿,每個單元設(shè)一部樓梯仲墨,每戶底層的廚房中都挖有水井。樓內(nèi)天井用鵝卵石鋪設(shè)成圓形的地面揍障,與各家族的單元相對應也為五等分目养。天井中心還建有一座半圓形的祖堂,是樓內(nèi)族群供奉祖先的地方毒嫡。
裕昌樓之所以會被稱為“東歪西斜”樓癌蚁,是因為樓內(nèi)回廊的木柱從第三層開始便從左向右傾斜,最大的傾斜角度達到15°兜畸,從第四層開始又以同樣的角度從右向左反方向傾斜努释,而到第五層又恢復如初,且與底層的木柱保持了垂直咬摇。盡管樓內(nèi)的回廊木柱東歪西斜伐蒂,但歷經(jīng)地震700年來卻始終保持不倒,且外墻也不見傾斜肛鹏,不能不說是個奇跡逸邦。
現(xiàn)在的裕昌樓內(nèi)仍住有十幾戶人家汰翠,但樓上家家檐下掛著大紅燈籠,戶戶門上貼著春聯(lián)昭雌,與其他的土樓相比多了許多的熱鬧,卻少了以往的平靜健田。進入裕昌樓烛卧,里面人聲鼎沸,底層的房間幾乎都成了店鋪妓局,家家做生意总放,戶戶擺攤位,連天井中央的祖堂處也有攤位好爬。甚至門前的走廊處也幾乎沒有可容立足之地虹脯。
雨越發(fā)大了…記得當時頭疼得不行徙垫,土樓溜達完就病了一場,不過這都不算啥,病好了接著浪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