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平
前幾年漆腌,一首《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紅遍大江南北。詩和遠方阶冈,幾乎成了所有人向往的生活闷尿。然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美國老人女坑,他嘴里念著中國古詩詞填具,懷里揣著西方威士忌,做了一次為期30天的尋找中國詩人之旅匆骗,并且把這次經(jīng)歷寫成了書劳景。在中國的土地上,實現(xiàn)了他的詩和遠方碉就。
這位老人就是美國當代作家盟广、翻譯家,著名漢學家比爾·波特瓮钥。他的學術(shù)成就主要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筋量,他把很多中國古詩詞翻譯成了英文,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風土人情的作品碉熄。作品有大家熟悉的《空谷幽蘭》桨武,以及《禪的行囊》《黃河之旅》等。
這本記錄尋訪已故詩人之旅的書叫做《尋人不遇》锈津,是一本典型的游記作品呀酸。記錄了作者拜訪他所欽佩的中國古代詩人的舊居、遺跡琼梆、墓地性誉、故址的故事窿吩。
一個老外,用如此舉動朝圣中國古代詩人艾栋,尋找中國詩歌文化爆存,一路走來,他的身體在詩境里徜徉蝗砾,他的思想在追憶中思索先较。難怪有評論說,《尋人不遇》用一個外國人的眼光悼粮,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高貴的靈魂闲勺。
比爾在書中說,他非常喜歡中國扣猫,非常羨慕中國人菜循。因為中國擁有這么多偉大的詩人。作為中國人眼中的老外申尤,他為能讀到這些偉大的詩歌而心存感激癌幕。所以,他踏上了尋蹤詩人的朝圣旅程昧穿。
2012年9月勺远,69歲的美國老人比爾,從北京出發(fā)时鸵,先前往曲阜拜謁孔子胶逢,到濟南拜謁李清照、辛棄疾饰潜,往西安的拜謁白居易初坠、韋應物,過四川江油李白成長之地彭雾,到成都拜謁杜甫碟刺、賈島和薛濤,赴湖北襄陽拜謁孟浩然薯酝,轉(zhuǎn)湖南拜謁屈原南誊,再一路南行,尋訪陶淵明蜜托、謝靈運,最后到達浙江天臺山詩僧寒山隱居之地霉赡。所經(jīng)之地橄务,他向每位詩人敬酒吟詩,用這種形式穴亏,致敬他心目中偉大的詩人蜂挪。
比爾朝圣之旅的第一站選擇山東曲阜重挑,因為這里是孔子的故鄉(xiāng),相傳曲阜的洙泗書院棠涮,正是孔子刪選《詩經(jīng)》的地方谬哀,而《詩經(jīng)》是中國詩歌的源頭。
到達濟南的辛棄疾紀念館严肪,比爾是當天的第二位參觀者史煎。看完辛棄疾的生平驳糯,作者感慨:原來篇梭,正是因為辛棄疾多舛的命運和政治挫折,才讓他寫出了那么多傳世之作酝枢。
少年不識愁滋味恬偷,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蔫骂,為賦新詞強說愁乍赫。
而今識盡愁滋味俊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诡延,卻道天涼好個秋。
比爾介紹卑笨,這首我們非常熟悉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在辛棄疾報國無門的背景下孕暇,通過少年與而今的對比,來表達內(nèi)心的痛苦和壓抑之作赤兴。
在長安司馬村妖滔,比爾見到一個正低頭修理鋤頭的老人。他問老人是否知道杜牧的墓在哪桶良。老人點頭起身座舍,帶著他穿過一排房子,再穿過一片菜地陨帆,最后在一個大坑前停了下來曲秉。老人說,這里就是杜牧的墓地原址疲牵。在20世紀70年代承二,來了一些人,他們把挖到的一切都帶走了纲爸,只剩下現(xiàn)在這個盛滿垃圾的坑亥鸠。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负蚊,樂游原上望昭陵神妹。
這首《將赴吳興登樂游原》是杜牧在最后一次離家之前寫下的,寄寓了詩人沒能遇上明主的悵惘和悔恨家妆。
盡管杜牧的墓已經(jīng)不復存在鸵荠,比爾還是照例倒了一杯酒,將它灑在了土坑里伤极。接著他大聲朗讀起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蛹找,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塑荒,牧童遙指杏花村熄赡。
站在一旁抽著煙的農(nóng)民,也和著比爾一起大聲朗誦起來齿税。
讀著這樣的文字彼硫,想象著,一個老外帶領(lǐng)幾個農(nóng)民凌箕,在安葬詩人的地方大聲朗誦唐詩拧篮,這樣的場面,哪個中國人會不為之動容呢牵舱?
在四川江油李白成長過的地方串绩,作者說: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表現(xiàn)了李白年輕時芜壁,是一個目的性強的人礁凡,而在李白后來的一首詩《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中,自己就驗證了這個問題慧妄。
李白:《別匡山》
曉峰如畫碧參差顷牌,藤影搖風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塞淹,人間歸晚帶樵隨窟蓝。
看云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饱普。
莫怪無心戀清境运挫,已將書劍許明時。
李白:《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
青蓮居士謫仙人套耕,酒肆逃名三十春谁帕。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后身冯袍。
在比爾看來雇卷,李白是一個毫不掩飾的人。更可貴的是,他還擁有一顆純粹、真實的初心翘瓮。這顆初心,讓他的作品詩意張揚调榄,也因為這顆初心,他無法和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達成和解呵扛。
來到湖北襄陽,比爾非常興奮今穿。他說,襄陽是孟浩然春眠過的地方蓝晒,而今腮出,他也在這里蘇醒。昨夜的雨停了芝薇,陽光透過窗照進屋子,比爾的腦海浮現(xiàn)出孟浩然的《春曉》:
春眠不覺曉馋劈,處處聞啼鳥晾嘶。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变擒。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也是比爾最喜歡的詩策添。他說毫缆,研究中國詩歌的人,都會驚詫于這首詩所表現(xiàn)出的純粹的美好與快樂浸颓。
這趟行程,比爾拜謁的是孟浩然的墓地棵磷。幾經(jīng)輾轉(zhuǎn)晋涣,他卻找不到真正的墓地所在。之后算吩,在鹿門寺附近佃扼,比爾見到了孟浩然的一座衣冠冢。
這座墓压昼,只是一座小土堆翠订、一塊簡單的墓碑。墓碑兩旁的石板上尽超,各刻著一首詩。其中一首是王維寫的《哭孟浩然》:
王維:《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見似谁,漢水日東流巩踏。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塞琼。
石板另一邊的詩彪杉,是李白的《贈孟浩然》:
李白:《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派近。
紅顏棄軒冕渴丸,白首臥松云另凌。
醉月頻中圣戒幔,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囊卜,徒此揖清芬错沃。
據(jù)說雀瓢,當年李白到襄陽見孟浩然刃麸,恰遇他不在家,兩人就此錯過成了永別泊业。最后吁伺,李白只能來此墓前空鞠一躬。
而如今捆愁,一千三百年后窟却,比爾來了,孟夫子依然不在菩帝,他也只能空鞠一躬茬腿,落寞離去。
在黃岡蘇東坡紀念館控妻,比爾聽著大廳里循環(huán)播放的鄧麗君《但愿人長久》揭绑,體會著蘇東坡寫給弟弟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菇存。
不知天上宮闕依鸥,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贱迟,又恐瓊樓玉宇衣吠,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缚俏,何似在人間忧换。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酪耳,照無眠才写。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讹堤?
人有悲歡離合厨疙,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梗醇。
但愿人長久撒蟀,千里共嬋娟。
從紀念館離開手负,比爾前往位于黃岡城西赤壁。他在一塊巖石上蝠猬,擺好杯子倒?jié)M酒统捶,和九百多年前來過這里的詩人隔空對飲喘鸟。
比爾一路尋訪來到江西九江,這里是白居易曾經(jīng)被貶的地方犬绒。在白居易草堂附近兑凿,有一座亭子和一池泉水茵瘾,周圍是滿眼的茶樹拗秘。亭子邊的墻壁上是白居易的《山居》:
五架三間新草堂,石階桂柱竹編墻扮匠。
南檐納日冬天暖凡涩,北戶迎風夏月涼。
灑砌飛泉才有點力麸,拂窗斜竹不成行育韩。
來春更葺東廂屋筋讨,紙閣蘆簾著孟光。
比爾來到水池旁赤屋,甄一杯酒敬獻詩人。之后轉(zhuǎn)向一片空地谜慌,嘗試眺望香爐峰莺奔。看到的香爐峰恼琼,在遠處時隱時現(xiàn)屏富,好像害羞似的狠半。他想,這和當年詩人看到的神年,大概是一樣的已日。
廬山不只有白居易的足跡,也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故居堂鲜。比爾想去拜謁陶淵明的墓地护奈。但墓地位于一個軍事基地內(nèi)。作者到了那里酌予,卻沒法進入奖慌。他只好甄滿一杯酒简僧,請求軍官把它灑在陶淵明的墓地,以表達他對詩人的敬意棉姐。
關(guān)于詩詞,現(xiàn)在很多人都覺得它是一種無用之用笛洛。特別是在我們這個人人都只爭朝夕拼命成長的時代苛让,詩和遠方成了人人向往的奢侈生活狱杰。讀詩仿畸、懂詩、寫詩的人越來越少甥捺,更別說用心去朝圣心目中的已故詩人了。
縱觀古代中國唱逢,各種科舉考試都要寫文作詩屋休,寫得一手漂亮的好詩劫樟,就代表著這個人很有文化,很有能力叠艳。大大小小的官員附较,哪有不會寫詩的?所以作者說中國是個詩的國度徐勃,他很羨慕中國有這么多詩人,有這么多優(yōu)美的詩詞肖爵。
《尋人不遇》這本書的作者比爾臀脏,用外國旅行者的視角谁榜,以詩詞仰慕者的姿態(tài),寫下了尋覓我國古代偉大詩人蹤跡的旅途經(jīng)過帝蒿。作為一位外國友人巷怜,竟能把中國這么多偉大詩人搞的一清二楚,把“尋人”路線設計得如此合理绣张,著實讓人感慨关带。
一位69歲的老人宋雏,身背著簡單的行囊,常常早上六點開始行程嗦明,晚上十點回到賓館蚪燕,行程中有徒步,有出租車诗良、大巴車鲁驶、火車,風雨天氣也不停歇葛作。一路的困難猖凛,一路的艱辛,都沒有阻擋他對詩人朝圣的腳步虱岂,這樣的執(zhí)著试溯,到底為了什么摹闽?
在河南通許七步村曹植的墓前,比爾和村民們輕松攀談著他此次旅行的目的烛缔。他告訴人們:我來中國旅行晕翠,目的是想和我喜歡的詩人們對飲樊卓。有人說:這有什么用呢唾戚,他們都死了轧钓。他卻說:可我不這么認為道盏,人的生命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是啊涩澡,詩人死了坠敷,那些不朽的詩作妙同,它們不是一直都活著嗎膝迎?而且,它們一直都在持續(xù)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芒涡,他們的靈魂將永遠鮮活费尽,永垂不朽乎串。
讀罷此書,我有三個感受:一是羞愧,二是尷尬匠襟,三是感激酸舍。
羞愧是不言而喻的。比爾老人比我們更熱愛淮阐,更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泣特,比我們更渴望遇見我們的先賢状您,這讓我們這些華夏子孫情何以堪!
他在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說:“我是一個普通人,我不是特別了解中國的現(xiàn)在担猛,但我了解古人先改,我和他們都是朋友仇奶!”我大中國天朝古人的文采,能征服另一個國度的人,居然不易打動千年以后的后代氯庆。
尷尬來自于國人對文化的紀念方式堤撵。從書中看到,詩人們的紀念遺址有的簡陋禽翼,有的宏偉锐墙,有的已經(jīng)變成了耕地,而有的則成了鄉(xiāng)村垃圾場之拨,無論哪種結(jié)果蚀乔,都有點讓人尷尬派撕。
其實,類似于李白有四個故鄉(xiāng)這樣的紀念方式际跪,在其他名人身上也有很多。這不僅讓外國人一頭霧水穴肘,恐怕連地府中的李白自己都會暗自發(fā)笑了评抚。所以,如何正確對待古人的“墓”侍匙、“故居”想暗、“紀念館”、“故鄉(xiāng)”,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辽狈。
感激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娘扩。這位來自大洋彼岸的老人元扔,穿行于祖國的大江南北,每到一處都能吟誦那些或家喻戶曉擅羞,或幾近失傳的詩篇。
而且,每到一處,他都以“敬酒”的方式與他心目中的詩人交流梳猪,這種對中國文化的情有獨鐘叠荠,絕對是真愛俺祠。他寫出這本看似旅行流水賬的書,是用他獨特的方式再現(xiàn)和宣傳我們的詩詞瑰寶,所以拾碌,感激之情也是不言而喻的。
“很遺憾孟辑,直到千百年后奈嘿,我才姍姍來遲尽狠。即便如此,我也要踏著你們曾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以另一種形式和你們相遇心赶±罅牵”這是比爾這位美國老者在書中表達的情感琐簇。
那么似忧,我們要不要時常提醒一下自己蘑秽,別忘了與老祖宗留下的傳統(tǒng)文化對飲一杯呢筷狼?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區(qū)”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項注冊扬绪,自2020年元旦始啟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區(qū)居民秉持“為好文找讀者墓赴、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而設立的專題诫硕,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
廣大優(yōu)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優(yōu)選專題【金色梧桐】中锉走,編委會從中選出優(yōu)質(zhì)文收錄到【文字之光】挪蹭,并從中精選出最優(yōu)質(zhì)文加以推廣休偶。
我們期待你的優(yōu)雅亮相椅贱!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只冻、靈動有趣的文字喜德,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垮媒,讓優(yōu)質(zhì)的文字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們有兩種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