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熊孩子打完籃球干跛,我去接他子姜。路上分享了爸爸踢球堅持不懈的故事,熊孩子似乎不太感冒楼入,話峰一轉哥捕,突然說
“周五我們班足球比賽牧抽,他們商量戰(zhàn)略,我和小明一過去遥赚,他們就讓我們走開”
“那你一定感到難過吧阎姥,你很想加入對吧”
“我還好,關鍵是小明鸽捻,就像上次我們玩真心話大冒險一樣呼巴,大家也不讓他加入。但是御蒲,我覺得他很想加入”聽了孩子的話衣赶,我不由覺得他是不是自己覺得沒有面子,把問題轉移到朋友身上厚满。
“那你的問題是什么呢”
“嗯……”孩子沒答出來
“你的問題是你想加入府瞄,還是小明想加入,還是你們兩都想加入碘箍?”
“我想加入遵馆,我覺得我自己可以解決。但是小明他不知道問題在哪里丰榴,我想幫助他”
“樂于助人是個好習慣货邓。可是你有確認四濒,他想要加入嗎换况?他需要你的幫助嗎?”
“我覺得他想加入盗蟆,我很想幫他”聽了孩子的回答戈二,我默默的想,說不定小明根本就沒這想法喳资,但是還是和孩子繼續(xù)討論下去觉吭。
“那你知道其他同學為什么拒絕小明嗎”
“我知道,因為他太吵了仆邓,總是喜歡打斷別人的話”孩子回答鲜滩。
“那你覺得應該建議他呢?”
“我覺得應該要他先管好自己宏赘,這樣才能獲得更多信任绒北。”聽了孩子的話察署,突然覺得這句話好熟悉闷游,肯定是我經常說的。
“嗯,這個辦法不錯脐往。如果媽媽跟你說休吠,如果你能管好自己,同學們就會更信任你业簿,你有什么感受瘤礁?”突然聽起來,我以前經常說的話那么刺耳梅尤。
“嗯……這句話太空了柜思,太大了∠镌铮”孩子的回答有點出乎我意料赡盘。
“親愛的,你感覺太敏銳了缰揪,一下就找到了問題關鍵陨享。既然你覺得這句話太空了,那你有沒有更好的說法呢抛姑?”
“我可以說,可能你能夠做到不打斷其他同學說話艳狐,大家會讓你參加定硝。”
“是的啊僵驰,這樣一說喷斋,一下就清晰具體了唁毒,你要試試嗎蒜茴?”
“嗯,我想試試”
“對了浆西,媽媽剛剛聽到你說要獲得同學們信任對吧粉私,還有其他辦法嗎?也能獲得同學們信任的近零?”我又問到诺核。
“有啊,例如上課不要講話久信。嗯……窖杀,這個我還是不要提了∪故浚”
“為什么入客?這個很好啊”
“我自己也做不到”孩子有點沮喪。
“媽媽突然想到,這不是一個好機會嗎桌硫?如果你努力做到了夭咬,同學們更信任你了,你不是可以告訴小明铆隘,看到沒卓舵,我做到了上課不說話,可以獲得大家的信任膀钠。這不是更有說服力了嗎掏湾?”
“嗯,好像是的”
感受:
1.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智慧肿嘲。
通過啟發(fā)式提問忘巧,孩子總是出乎意料的一下找到問題的關鍵。例如睦刃,建議的具體化砚嘴。
2.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證明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突然有了很多問題涩拙。這段對話际长,雖然孩子一直表達的是想幫助朋友,但是我也一直感覺兴泥,這也是和他自己的對話工育。他對好友的建議,也就是對自己的建議搓彻。
這段時間如绸,我仔細回想了下,孩子真的不論心理旭贬,身理都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怔接。他不再是那個軟萌萌的小可愛,沙啞的聲音稀轨,快和我一般高的個子扼脐,所有的所有都告知我,孩子長大了奋刽。
這周瓦侮,孩子說過某某女同學說他肌肉很硬,另一某某女同學說他顏值不低佣谐。孩子在說的時候肚吏,臉上都有著竊竊的笑容。孩子也問過狭魂,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很困難罚攀?我真正明白———他在探索吁断,他可以做什么,他怎么做才能證明自己坞生?
我能做什么呢仔役?問我自己。我能做的就是陪伴是己,鼓勵又兵。不是告訴他應該怎樣,而是陪他一起思考卒废,探索沛厨,怎么才是最適合的。
突然摔认,覺得我們家熊孩子有點正面管教孩子的思維模式萌芽了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