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位微信好友揪罕,經(jīng)常在別人的微信下面留言,用佛家的語言來評論吆鹤。對于沒有學過佛的人來說厨疙,看到后云里霧里的。當然我認為 佛學是更高層次的學問疑务,一般人不懂但是不可以妄自菲薄沾凄。但是不問問別人的感受就直接布道,是不是能達到他的效果呢知允,很懷疑撒蟀。
這就是一種信念的來源——遷移吧?如果是這樣温鸽,我想長期下去保屯,會有人有影響的。如果來個專欄涤垫,如何把自己的信念遷移出去姑尺?我想,會有方法的雹姊。我們都去過寺廟燒香股缸,那種場景下,很難不去從眾燒香拜佛一下吱雏。所以要達到影響效果敦姻,一是可以大場景影響,比如宗教場所歧杏,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镰惦,還有自己參與的,都是一整套的儀式犬绒,一般人在參與以后旺入,會有獎勵說自己做到了一場洗禮,內(nèi)心升華凯力。二是會有道行淺或者刺激不夠茵瘾,就用時間來積累,每天來點傳輸咐鹤,就可以日積月累拗秘,很多人都最后相信你了,因為你比別人做的好的地方在于你一直在做輸出祈惶,一直在雕旨,沒有變扮匠。
但是話說回來,站在被影響的人的立場凡涩,怎么才能避免被影響進而信念被遷移過來造成改變呢棒搜?(有人說直接拉黑,可是有那些身邊人躲不開的情況呢)我們學過分身術(shù)活箕,直到信念的來源力麸,并且對于信念,有個原則就是“念起即覺”讹蘑,即隨時覺察自己的念頭末盔,有了錯誤信念就抓住它,一點一點看住它座慰,觀察它的變化陨舱。這里避免其它信念的影響,最主要的是你不接觸版仔,如果接觸游盲,那么要觀察自己的小我。另外一點蛮粮,就是樹立正確信念益缎,并且加強信念,讓信念不被影響走偏然想。
其實莺奔,說到遷移,有一個例子我想到了就是“傳銷”变泄。也是一輪輪的不同的人來洗腦令哟。讓你沒有時間自我思考判斷,只是掉入那種周圍人都在狂熱妨蛹、而你的小狗也出來咬幾下的小我聚會中屏富。
所以,避免這個負向的遷移蛙卤。需要做到:第一做的就是積極主動狠半,主動不去做接觸,不去投身進進入颤难。第二就是可以看清楚本質(zhì)神年,很多理念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范圍擴大后就不那么合時宜了(比如對“一個人可以走但很快行嗤,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瘤袖。”的理解昂验,就不是所有的'一群人'都可以走很遠)捂敌。第三是反向輸出,就是那些想要影響你的人既琴,向他們輸出你的邏輯占婉,而且是強邏輯,這樣兩者一比較甫恩,很多熱心腸就可以安靜一會兒逆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