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篇書評快兩周了筋夏,《人生的智慧》這本書讀完也有一周了苍糠,但是書評一直寫了又刪,始終沒能成形拥娄。一方面因為這周忙著新版本發(fā)布稚瘾,沒有連續(xù)的時間來寫姚炕;另一方面丢烘,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知識儲備不足播瞳,哲學方面的內容實在駕馭不了免糕,看書和評書牌芋,簡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松逊。
雖然如此,畢竟剛剛才做出了公開的承諾犀暑,不想這么快就被打破烛恤,只好硬著頭皮寫寫。也好讓將來的自己知道,現在的自己有多么差勁币喧。
已經不記得為什么會打開這本書了袱耽,只記得當初花了千倍的耐心看完《西方哲學簡史》,然后就被各種人名理論蒙圈了史翘,從此對哲學又愛又恨冀续,再也不敢輕啟。
但是叔本書這本《人生的智慧》钻蹬,剛看完序凭需,我就知道我能讀完它了。語言樸實顺献,邏輯嚴謹注整,絲毫沒有想象中的晦澀難懂设捐,讀完之后,我還重捨了對哲學的愛好蚂斤。所以槐沼,如果對西方哲學感興趣的朋友,我非常愿意推薦此書纽窟。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叔本華此人:
西方哲學史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古希臘哲學兼吓;2.中世紀哲學;3.近代哲學审孽;4.現代哲學佑力。叔本華無疑是近代哲學家中非常有名的一位筋遭,但他與那個時代的哲學家觀點又截然不同。用羅素的話說漓滔,“他是一個與其他所有哲學家都與眾不同的人,某種意義上講反肋,其他哲學家基本都是樂觀主義者石蔗,而叔本華卻是個悲觀主義者罕邀∷咛剑”
他非常幸運肾胯,來自一個生活非常富裕的家庭,擁有大量財產敬肚,無需為生存煩擾束析,也因此有了大量的閑暇。
他才華橫溢弄慰,30歲就完了他中最重要的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陆爽,一直到晚年都筆耕不輟,又完成了《附錄與補遺》慌闭。
他也是孤獨的贡必,《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后庸毫,幾乎無人問津衫樊。不過這似乎也沒有妨礙到他的寫作,《人生的智慧》中他就經常說载佳,“要么庸俗蔫慧,要么孤獨”权薯,像他這樣精神世界豐富的人睡扬,大概已經習慣在孤獨中享受生活了黍析。
幸好阐枣,在他去逝之前,因為《附錄與補遺》一書甩鳄,他開始得到世人的關注,一舉成名妙啃,并且對后世的哲學家彬祖、作家都有產生了深遠影響品抽。一向心高氣傲的尼采把叔本華稱為“教育家”圆恤,“因為他把人在暗處的、被隱藏起來的本來面目揭露出來盆昙,解除了禁錮”。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更是寫信給好友秕磷,稱贊“叔本華是無與倫比的”澎嚣,并且托人買回叔本華的肖像掛在自己的房間。
《人生的智慧》就是節(jié)選于《附錄與補遺》易桃,開篇就被打動了我晤郑。他說,“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在于三項內容:1. 人的自身造寝,包括健康、力量褐鸥、外貌赐稽、氣質、道德品格晰绎、精神智力及潛在發(fā)展荞下。2.身外之物史飞,即財產。3. 人向他人所顯示的樣子”抽诉⊥旅啵“造成人們幸福抑或不幸福己单,最根本和徹底的影響是來自于人的自身的差別,而這種差別一開始是由大自然定下來的纹笼⊥⒍唬”
悲觀的思想溢于言表。現代社會的人們,每天努力工作鳞陨,追求更高的薪水、更體面的生活援岩、更豐富的娛樂掏导,以此趟咆,獲得人們的贊賞與尊敬值纱,這應該就是幸福的人生了吧。然而虐唠,作者明確告訴我們疆偿,未必!因為幸福的來源迅箩,最重要還是自身沙热,如健康、力量篙贸、外貌枫疆、氣質息楔、道德品格值依、精神智力及潛在發(fā)展,而財富以及名譽地位颇蜡,只是輔助。甚至鳖目,“一個人所能得到的屬于他的快樂领迈,從一開始就已經由這個人的個性所決定了”碍沐,那我們今天努力的意義又何在抢韭?
然后刻恭,作者更悲觀地告訴我們鳍贾,“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不痛苦”橡淑,所有快樂本質都是否定的梁棠,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符糊。例如男娄,如果我們的身體健康無恙漾稀,但只有一小處受傷或者作痛,那我們身體的整體健康并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尸折,我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那疼痛的傷處翁授,我們生活中的總體舒適感覺就會因這一小處傷痛而煙消云散收擦。
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塞赂,我們不應該向他詢問那些令他高興的賞心樂事,而應該了解那些令他煩惱操心的事情昼蛀;因為煩擾他的事情越少宴猾,越微不足道,那么叼旋,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仇哆。因為在很不幸的時候,我們是不會感覺到這些小事情的夫植。
所以讹剔,人生的幸福不是追求快樂,而應該是減少痛苦详民,時刻提醒自己延欠,不要對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為這樣幸福所依賴的基礎就變得太廣大了沈跨,依靠廣大基礎建立的幸福也更容易倒塌由捎。
幸福就是減少痛苦,減少欲望狞玛,按照這種思路,人生豈不是會很無聊蒙畴。沒錯恭陡,作者又一警句著淆,對于精神遲鈍的人独泞,“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動”。因為內在空虛羽资,所以更多的尋求外在的刺激,試圖借助某事物使他們的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而做出這種選擇的時候又饑不擇食微服,追求五花八門的的社交、娛樂和奢侈丛肮,而這些東西把許多人引入窮奢極欲习劫,然后以痛苦告終。擺脫這種痛苦和無聊輪回的手段谤狡,莫過于擁有豐富的內在焰宣,也就是豐富的精神思想,精神思想越優(yōu)越和顯著,那么留給無聊的空間就越小。
所以瓤逼,作者不斷地告訴我們诱告,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如何追求更多的快樂,而應該盡量減少更多的痛苦佛吓;痛苦源于欲望和無聊谆沃,惟的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解脫耕陷。如何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锌介,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對作者而言拂蝎,應該就是追求永恒的真理的過程悼泌。
閱讀此書的過程掉盅,也是自我反省認知的過程。也許是受劉昆同學的影響,我對佛學中"無欲無求”的狀態(tài)是非常羨慕的。當然,我認為的“無欲無求”并不是真的無所求臀玄,只是對生活中的物質累贤、娛樂方面基本沒什么追求讶请,也就是所謂的“沒有情趣的人”烛谊。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從小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與需求。從初中開始住校抛猫,大部分時間就在學校度過寨昙,雖然高考壓力大吱涉,但是從未覺得生活上有多艱苦。直到上了大學,與其它同學一對比裂问,才發(fā)現自己似乎在看守所度過了最青春的時代哪审。即使結婚前后,和老婆在20平米的城中村出租屋里,住了3年多磅网,也怡然自得。現在搬到了小區(qū)生活后,卻再也不敢想象在城中村生活的日子扼倘,真是由奢入儉難再菊。這方面的修行纠拔,老婆顯然比我高明許多吕粹,到現在還經澄绕洌幻想著搬回去住盖文。
所以显押,叔本華關于人生幸福的觀點踊谋,大部分我都是非常認可的蝉仇,也希望能以此激勵自己。既然沒有能力做個有情趣的人殖蚕,也不太可能突然就財務自由轿衔,至于榮譽與名聲就更不指望了,不如先著眼于自身睦疫,與前輩先賢們交流害驹,豐富自己的思想。
PS.
最近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蛤育,里面提到閱讀的四個層次宛官,非常汗顏地發(fā)現自己的閱讀水平也只在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之間。雖然書還沒讀完瓦糕,但是已經受益匪淺底洗,自信心極度膨脹, 內心揚言,“今年要把西方哲學史上那些經典著作通通讀上一遍”咕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