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經(jīng)》里,有許多篇章是描寫普通人的苦難的稠腊,或者說是苦難中凡人的哀歌躁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孤獨(dú)的窮人,遠(yuǎn)離家門架忌,在風(fēng)霜路途中吃盡了苦頭吞彤,想想親人吧,卻早已家破人亡叹放。他還要應(yīng)征去服苦役备畦,建造起數(shù)百間房屋,辛苦勞累自不在話下许昨,然而卻沒有自己的一片瓦懂盐。就像天上的鴻雁,嗖嗖的振動翅膀南去北返糕档,累了只能聚在沼澤中央休息莉恼,或者飛上天空發(fā)出嗷嗷哀鳴。而他速那,一個孤獨(dú)的窮人俐银,懂的人自然知道他只是作歌撫慰辛勞,不懂的人卻還要說他虛驕浮夸呢端仰!
鴻雁于飛捶惜,肅肅其羽。之子于征荔烧,劬勞于野吱七。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鹤竭。
鴻雁于飛踊餐,集于中澤。之子于垣臀稚,百堵皆作吝岭。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窜管,哀鳴嗷嗷散劫。維此哲人,謂我劬勞幕帆。維彼愚人获搏,謂我宣驕。
(《詩經(jīng)·小雅·鴻雁之什》)
這讓我想起了詩人的那句感嘆:“知我者為我心憂蜓肆,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也讓我想到杜甫的那聲吟嘯:“安得廣廈千萬間谋币,大批天下寒士盡歡顏”仗扬,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光是努力生存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蕾额,為什么不能縱聲悲呼呢早芭?朱熹在《詩集傳》里評論這首詩云:“流民以鴻雁哀鳴自比而作此歌也∽绲”鴻雁退个,鴻雁,可憐只有這一種鳥類代表著途窮罹亂的勞苦大眾调炬。
離情與思鄉(xiāng):鴻雁的原始意象
鴻雁语盈,是鴨科雁屬鳥類的一種,性喜結(jié)群缰泡,特別是遷徙的季節(jié)刀荒,時常結(jié)成數(shù)十、數(shù)百棘钞、甚至上千只的大群缠借。因為鴻雁這種遷徙的特性,離開繁殖地遷往越冬地宜猜,所以古人看到鴻雁就很容易會聯(lián)想到離開故鄉(xiāng)的親人泼返,或者離開親人的自己∫逃担“橘柚在南國绅喉,鴻雁遺秋音〗形冢”(顧況《游子吟》)霹疫,鴻雁的大群遷徙通常發(fā)生在9月下旬至10月末的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综芥,看到成群的鴻雁丽蝎,在寂寥的秋天里掠頂飛過,而親人或者自己還在路途之上,不得團(tuán)聚屠阻,所以難免就會產(chǎn)生惆悵悲傷的情緒红省。
老話講“寧為太平犬,不為亂離人”国觉,農(nóng)耕民族信奉安土重遷吧恃,老百姓重視家和人團(tuán)圓,而鴻雁總是南來北往麻诀,離開痕寓,仿佛是它們身上天然攜帶的基因。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蝇闭,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呻率。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呻引。
([唐]王勃《蜀中九日》)
我已經(jīng)厭倦了南方客居生活的種種愁苦礼仗,思念著北歸,可鴻雁為何還要從北邊飛來呢逻悠?“鵾雞晨鳴元践,鴻雁南飛”([魏晉]曹操《冬十月》)、“江水侵云影童谒,鴻雁欲南飛”([宋]朱熹《水調(diào)歌頭》)单旁,鴻雁仿佛總是從北邊飛來,向南邊飛去饥伊,本來只是因為秋冬季節(jié)天氣寒冷的緣故慎恒,然而惆悵的詩人們將鴻雁自比(或比作離人),就發(fā)出了鴻雁南飛而“我(他們)”不得歸的離愁別緒撵渡。
鴻雁在天空飛過融柬,發(fā)出陣陣哀鳴,這時候就好像一個本已滿懷愁緒的人忽然聽到了一聲嘆息趋距、一棹悲歌粒氧、一段哀曲,情緒的閘口突然洞開节腐,再也忍耐掩藏不住外盯,滿腹的牢騷就一起噴泄出來了。
朝聞游子唱離歌翼雀,昨夜微霜初渡河饱苟。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狼渊。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箱熬,御苑砧聲向晚多类垦。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城须。
([唐]李頎《送魏萬之京》)
墨痕香蚤认,紅蠟淚。點(diǎn)點(diǎn)愁人離思糕伐。桐葉落砰琢,蓼花殘。雁聲天外寒良瞧。
五云嶺陪汽,九溪塢。待到秋來更苦褥蚯。風(fēng)淅淅挚冤,水淙淙。不教蓬徑通遵岩。
([宋]張淑芳《更漏子·秋》)
有時候離別得久了你辣,思念親人的情緒會慢慢地累積下來巡通,郁郁不得解尘执,偏偏卻又到了團(tuán)圓的節(jié)日。事實上中國幾乎所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跟團(tuán)圓有關(guān)宴凉,春節(jié)誊锭、元宵、清明弥锄、中秋丧靡、重陽、臘八籽暇,哪一個不是包含著團(tuán)圓的意味呢温治?背井離鄉(xiāng)的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戒悠,節(jié)日就成為他們情緒的爆發(fā)點(diǎn)熬荆。人人皆團(tuán)圓,而我獨(dú)漂泊绸狐÷笨遥空房唯凄凄,無語只默默寒矿。忽聞雁鳴聲突琳,驚悟離別多。明月弄清影符相,空山人寂寞拆融。這樣的時刻果然讓人消受不起啊!
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想必大家已耳熟能詳冠息,其實這首詞是寫給他的弟弟蘇轍的挪凑。那一年,蘇軾被貶官至密州逛艰,兄弟闊別七年躏碳,中秋望月,東坡大醉散怖,作詞“兼懷子由”菇绵。蘇轍收到哥哥的詞后,第二年中秋便趕來看他镇眷。兄弟一齊登樓賞月咬最,感慨良多,于是蘇轍作詞以和其兄:
離別一何久欠动,七度過中秋永乌。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具伍。豈意彭城山下翅雏,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人芽。鼓吹助清賞望几,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萤厅,翠羽帔橄抹,紫綺裘。素娥無賴惕味,西去曾不為人留楼誓。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名挥,依舊照離憂疟羹。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躺同。
([宋]蘇轍《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蘇轍樂中夾愁阁猜,害怕宦海浮沉,身不由己蹋艺,今日歡聚剃袍,明日又離。他說:“但恐同王粲捎谨,相對永登樓”民效,說我們千萬不要像懷才不遇的王璨那樣憔维,客死在異鄉(xiāng)途中啊畏邢!蘇軾生性曠達(dá)业扒,搖頭笑他“何苦太悲”,不曾想舒萎,后來他果然病死在自海南返京的途中程储,可真是一語成讖了。
書信與愁思:鴻雁的延伸意象
古人有“雁足傳書臂寝,魚傳尺素”的說法章鲤。魚書的典故源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咆贬。呼兒烹鯉魚败徊,中有尺素書√投校”詩中的意思好像是鯉魚肚子里有書信皱蹦,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文學(xué)的表現(xiàn)手法。其實古代在紙張出現(xiàn)以前眷蜈,書信多寫在白色絲絹之上沪哺,絹以尺量,色白為素端蛆,所以稱“尺素”凤粗。在傳遞的過程中為了不容易丟失酥泛,古人就把書信扎在兩片木簡之中今豆,木簡常刻成魚形柔袁,所以稱“魚書”呆躲。
至于“雁足傳書”,也許有人會聯(lián)想到“飛鴿傳書”捶索,或者“青鳥有信”插掂,反正天上的鳥兒都能夠用來傳遞訊息以解思念之情,誰叫它能夠自由飛翔在空中呢腥例,太羨慕了是不是辅甥?實際上,“雁足傳書”的典故源于蘇武牧羊的故事燎竖,《漢書?蘇武傳》記載:“昭帝即位數(shù)年璃弄,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构回,匈奴詭言武死夏块。后漢使復(fù)至匈奴疏咐,常惠請其守者與俱脐供,得夜見漢使浑塞。具自陳過。教使者謂單于政己,言天子射上林中酌壕,得雁,足有系帛書歇由,言武等在荒澤中仅孩。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印蓖。單于視左右而驚辽慕,謝漢使曰:‘武等實在’∩馑啵”因為辰︱龋惠的一個計策,蘇武結(jié)束了近二十年的北海牧羊生涯他宛,回到漢庭船侧,“雁足傳書”的典故也就從此流傳了開來。
紅箋小字厅各,說盡平生意镜撩。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队塘。
斜陽獨(dú)倚西樓袁梗,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憔古,綠波依舊東流遮怜。
([宋]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自從“鴻雁”的這種意象誕生以后,無數(shù)的文學(xué)作品就開始大量沿用這種比較詩意的名稱來指代書信了鸿市,何況它還帶著一點(diǎn)點(diǎn)淡淡的哀愁锯梁、綿綿的情意和時光的愁思⊙媲椋“鴻雁長飛光不度陌凳,魚龍潛躍水成文∧谥郏”([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合敦、“鴻雁來時,無限思量谒获「蚣。”([宋]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壁却,鴻雁,寄托著詩人和游子多少期盼和感傷裸准。
寄聲欲問塞南事展东,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炒俱,好在氈城莫相憶盐肃;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
人生失意無南北权悟。
([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節(jié)選)
涼風(fēng)起天末砸王,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峦阁,江湖秋水多谦铃。
文章憎命達(dá),魑魅喜人過榔昔。
應(yīng)共冤魂語驹闰,投詩贈汨羅。
([唐]杜甫《天末懷李白》)
近代詩人北島曾在一首詩《白日夢》中這樣寫道:“你沒有如期歸來撒会,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嘹朗。”古代道路不暢诵肛,一別常常經(jīng)年屹培,何況遭際難測,往往竟成永別怔檩。即便可通書信褪秀,也是動輒月余,更難說有些蠻荒之地根本音訊不通≈橄矗現(xiàn)代人感嘆生活節(jié)奏太快了溜歪,聯(lián)系變得過于便捷若专,說什么“夢里出現(xiàn)的人许蓖,醒來時就該去見他,生活就是那么簡單”调衰,放在古代可沒有這么簡單膊爪,所以離別就成了一個沉重的話題,“鴻雁”這種天生帶著離別基因嚎莉、后來變成書信指代的意象也就有了那么多的愁愁愁米酬。
然而,鴻雁未到趋箩,錦書難托赃额,畢竟還含有一點(diǎn)點(diǎn)期盼加派,和“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浪漫跳芳。有一種情況芍锦,卻可稱之為孤冷和愁絕,那就是當(dāng)鴻雁落單的時候飞盆。
當(dāng)鴻雁落單的時候娄琉,就形成了“孤鴻”、“斷鴻”吓歇、“殘雁”這樣的意象孽水,這種意象是孤冷的,是愁絕的城看,是寂寞無處生發(fā)的女气,是胸中縱有千般言語卻欲語還休的,是英雄為之浩嘆而詞人為之搔首的测柠。
楚天千里清秋主卫,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yuǎn)目鹃愤,獻(xiàn)愁供恨簇搅,玉簪螺髻。落日樓頭软吐,斷鴻聲里瘩将,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凹耙,欄桿拍遍姿现,無人會,登臨意肖抱。
休說鱸魚堪膾备典,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意述?求田問舍提佣,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荤崇“杵粒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术荤,樹猶如此倚喂!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瓣戚,揾英雄淚端圈!
([宋代]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缺月掛疏桐焦读,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dú)往來舱权,縹緲孤鴻影吨灭。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刑巧。揀盡寒枝不肯棲喧兄,寂寞沙洲冷。
([宋]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南窗背燈坐啊楚,風(fēng)霰暗紛紛吠冤。
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恭理。
([唐]白居易《村雪夜坐》)
這樣的詩句讓人難以不為之動容拯辙,甚至黯然落淚,別說閑愁不苦颜价,別說寂寞矯情涯保,誰沒有在孤寂的夜里難受得想死,誰沒有在珍重珍重的離別聲中漸行漸遠(yuǎn)周伦,誰沒有熱切的期盼了那么久那么久結(jié)果只換來澆頭一盆冷水夕春,誰沒有因為一件小小的事情,默默無語专挪,暗暗傷心了很久及志。
鴻雁鴻雁,天空給了你自由寨腔,人類卻給了你憂愁速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