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漆诽、第一封信:來信人表達了對學習心學的體會侮攀,兩種情況,一種是單學厢拭,但會產(chǎn)生困擾兰英,有時忘掉志向;一種是互學(與友人)供鸠,有促進畦贸。主要問一個人學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楞捂,保持志向薄坏。這個問題對如今的心學者有更多的啟示,畢竟現(xiàn)在學習?學的人寨闹,都比較分散胶坠,沒有友人共同學習討論。一來志向難以堅持繁堡,二來疑惑無人解釋沈善,心得無人共享。陽明先生的回答也很簡單椭蹄,還是靠自己闻牡,產(chǎn)生依賴心理、產(chǎn)生困擾心里绳矩、產(chǎn)生懈怠心理澈侠。說到底就是立志不堅造成的,必須自己靠調整來解決埋酬,就如同身上的痛癢也只有靠自己才能解決哨啃,別人撓不動地方。
二写妥、第二封信:對“何思何慮”的認識拳球,周道通認為,有珍特,必有事焉而勿忘祝峻,防止落空。無,希望太高盲目助長毛病莱找。陽明先生認為周的認識坦然正確酬姆,但不徹底,存在時而墜入有奥溺,時而墜入無的問題辞色。“何思何慮”本意是指除義理外浮定,無思無慮相满,更不應該為私欲去安排思索出來,否則犯了為“為私欲而用智慧”的毛病桦卒。
三立美、第三封信:一般人認為學習心學,立志做圣人方灾,最好認識圣人氣象的樣子建蹄,然后有個榜樣,但經(jīng)過楊明先生分析裕偿,認識圣人氣象樣子做榜樣只是偽命題洞慎,難以成立。理由是圣人氣象是圣人的击费,我們何處體認?圣人沒個標準桦他;另外蔫巩,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圣人氣象呢?等到我們體認良知快压,我們就是圣人圆仔,就有圣人氣象,認識他們干什么蔫劣?一句話坪郭,立下為圣人的志向,踏踏實實做減法脉幢,去人欲存天理歪沃,比沒有標準的去找個圣人做榜樣,學他們氣象靠譜得多嫌松。
四沪曙、第四封信:先生要求一天之內,“有事無事都要培養(yǎng)本體”來信談了自己根據(jù)要求萎羔,每天下功夫的幾種情況:一是有感覺有年頭就有事了液走,但思考后認為理所當然,盡心了,就當作沒有事缘眶,可事實上感覺有事情沒有處理好或不好嘱根。你是許多事一塊來疲于應付,怕處理不好巷懈,寧可不處理该抒,存養(yǎng)本心要緊,這兩種想法困擾著周道通砸喻。
王守仁的解答是一般學者柔逼,每天能這樣,致良知已經(jīng)盡力了割岛,但是想法還有點出入愉适,有事沒事。人的一生就這一件事癣漆,即“必有事焉”维咸,不做事去存養(yǎng)本性,就成兩件事了惠爽。正確做法是遇到事情盡力去做癌蓖,發(fā)揮良知去應付就好了,至于善婚肆、不善租副,好、不好较性,不必在意用僧,在乎這種評價。即是在乎毀譽的表現(xiàn)赞咙,同時之前的評價也不一定正確责循,恐怕許多評價,致良知后去處理和評價攀操,結果與原來的認識正好相反院仿。
五、第五封信:格物致知的功夫速和,懂得致知就已經(jīng)知道了格物歹垫,如果還不懂得格物,就連致知的功夫也不知道颠放。
六县钥、第六封信:如果有人誹謗自己,氣短者針鋒相對慈迈,禍起無端若贮;普通人知道后會生氣省有,高者會置若罔聞,不為氣動谴麦。而圣人蠢沿?不僅不生氣,還為我所用匾效。
七舷蟀、第七封信:氣就是性,性即是氣面哼,原無性氣之可分也野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