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你的燈亮著嗎》凭戴,怪怪的書名,好奇心驅(qū)使去查了下炕矮,原來是由于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條長長的隧道沒有燈么夫,為了保證安全者冤,道路部門在隧道入口處放了一個標示牌,提醒司機打開車燈档痪。但出隧道后車主卻大都忘記關掉車燈涉枫,造成浪費電的現(xiàn)象。
這到底是誰的問題钞它,道路負責部門拜银?司機?政府遭垛?最后鎖定道路負責部門尼桶,在隧道前提示打開車燈,那出隧道后也應該提示車主锯仪,你的燈還亮著嗎泵督?
這個小故事足已引發(fā)讀者去尋找問題的根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庶喜。具體怎樣做呢小腊?以下給你3把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1.問題是什么
遇到問題久窟,我們往往急于解決秩冈,而很少靜下心來想想問題的本質(zhì)是什么。
比如孩子偷偷玩手機游戲卻撒謊說沒有斥扛,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緊張入问,直接斥責并制止。到底孩子為什么不敢承認自己玩游戲了呢稀颁?有可能是對他玩游戲控制得太死了芬失,愿望得不到滿足,也有可能是孩子平時得到的鼓勵太少匾灶,批評太多棱烂。而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阶女,他為了避免批評颊糜,逃避懲罰,撒謊是最自然不過了秃踩。如果我們不肯花點心思去搞清楚孩子撒謊背后的真正原因芭析,而一味指責他,給他貼標簽吞瞪,強行壓制馁启,那么不但不會糾正孩子撒謊的行為,反而會讓孩子的撒謊技能越來越高級。
2.問題往往來源于“我”
我們很容易把問題歸咎于對方惯疙,而很少覺得是自己的問題翠勉。《人性的弱點》中提到霉颠,一個人不論做錯了什么事对碌,100次中有99次都不會自責,而且不論他的錯誤有多嚴重蒿偎。雖然這過于言重朽们,但要承認自己是問題的所在,要承擔起問題的責任诉位,需要高度覺察骑脱,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成長過程,這種感覺很不好受苍糠。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叁丧,怪罪別人比起痛苦成長輕松得多,當然就選擇前者了岳瞭。
有些媽媽在職場上遭遇不公平拥娄,升職也無望,就會怪罪孩子瞳筏,覺得是因為生了孩子受到拖累而耽擱了自己的前程稚瘾。如果能把問題拉回到自身,學會放寬心態(tài)姚炕,懂得有所取舍孟抗,盡量在家庭與工作上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钻心。
3.問題由誰來解決
原則一:當事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最好由他們自己解決。孩子搶東西打架铅协,是最常見的事捷沸。如果我們家長急于充當審判官、和事佬狐史,往往問題解決不好痒给,還把自己陷進去,招致孩子的憤恨骏全。如果放手讓孩子自己的問題自己處理苍柏,他們反而能達成協(xié)商,找到大家一致認可的解決方案姜贡。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试吁,只有與問題相關的人,才能對問題感受最深,自己找到的辦法才更愿意執(zhí)行熄捍,也促進了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烛恤。
原則二:必須讓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直接體會到問題,才能更好地觸決問題余耽。經(jīng)常聽乘客投訴公交次數(shù)太少缚柏,人太擠,路線設計不合理碟贾,但問題總是一拖再拖得不到解決币喧。如果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有過擠公交車苦逼的體驗,那問題也許會得到妥善解決袱耽。
解決問題想要治標又治本杀餐,得先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然后挖掘問題的根源扛邑,最后找到適合解決問題的人怜浅,這3把金鑰匙,用好了蔬崩,一定可以幫你打開解決問題的大門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