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南風(fēng)起胁艰,小麥伏壟黃款筑≈球穑”還沒來得及感受麥?zhǔn)盏臍庀ⅲ溩右呀?jīng)顆粒歸倉奈梳。機(jī)械化便利讓生活變得簡單安逸寻咒,卻少了些韻味,麥季特有的繁忙和熱鬧颈嚼,像電影膠片般塵封在記憶里。你還記得夏天拿小麥換西瓜的哪些日子嗎饭寺?
——引言
入伏天氣無比炎熱阻课,一動一身汗,樹上知了的鳴叫也覺得刺耳艰匙,休息日宅家的我瘋狂的吹著電扇扇著扇子限煞,此刻特別渴望來個西瓜解解暑卻又懶得出門!記得我上小學(xué)的時员凝,學(xué)校除了暑假之外署驻,還會放一星期的“麥假”,顧名思義就是讓收麥健霹。以前收小麥都是手動用鐮刀一刀一刀割的旺上,早上三四點鐘時,爸媽和親戚鄰居提著鐮刀出現(xiàn)在田間地頭糖埋,趕在上午十點前割掉幾畝小麥宣吱,而后用木頭架子車裝去打麥場,早飯午飯二合一要在一兩點才吃瞳别,三秋不如一麥忙征候,以前農(nóng)村這是常態(tài);我們小孩子會幫忙把奶奶準(zhǔn)備的各種餅和米湯送去地邊祟敛,拉完小麥地里會掉了好多麥穗疤坝,大人沒時間撿,就讓小孩子去地里撿馆铁,然后拿來換西瓜吃跑揉;作為一個80后,我的童年吃的西瓜都是用小麥來換的叼架,從來沒覺得不妥畔裕,小麥像是通用貨幣一樣可以換大米、方便面等等很多東西乖订。鄰居收得新麥子有好幾千扮饶,我家里因為父親是“工人”村上沒有他的土地,母親的兩畝地有比較貧瘠產(chǎn)量不大乍构,顯得不富裕甜无,我和弟弟想要多吃幾個西瓜就必須比別得小朋友多撿小麥扛点,毫不吝嗇自己的勞力和汗水,那時西瓜特甜岂丘,都是沒打過農(nóng)藥綠色食品陵究。
半晌午時分,商販會把三輪車停在村中央奥帘,聲音洪亮且尾聲拉的很長高喊聲“換西瓜”铜邮!人們紛紛走出屋子,寧靜的村子瞬間熱鬧起來寨蹋。出來的人都聚集在車周圍松蒜,詢問一斤麥子能換多少西瓜?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已旧,希望瓜農(nóng)便宜一點秸苗,西瓜小販會直接切開一個西瓜讓大家品嘗,嘗過之后运褪,大人們會用手拍拍聽音辨好壞挑西瓜惊楼;挑好上稱,換算需要多少斤麥子秸讹,然后抱上各自的西瓜回家拿麥子檀咙,麥子提過來倒進(jìn)小販帶來的袋子里,交易就完成嗦枢;母親換了三個裝在化肥袋子里攀芯,我彎著腰撅著屁股背著往家跑,用刀切開文虏,那西瓜汁順著案板流了下來侣诺,過幾分鐘后,我和弟弟捧著大肚皮抹著嘴巴就出來了氧秘,衣服前襟上西瓜汁的漬印和咧著嘴的笑容年鸳,就是我們撿小麥最好的詮釋!后來上到初中才知道“換西瓜”是通過西瓜和小麥用時間換來收益丸相,賺取差價搔确,屬于“易貨制度”。
而今灭忠,麥?zhǔn)占疽呀?jīng)感受不到那種繁忙的氛圍膳算,一切變得簡單而從容,麥子熟了收割機(jī)只需要個把小時就收割完畢弛作,麥粒直接給送到家門口攤開晾曬兩個晌午涕蜂,即大功告成。田地間根本看不見撿小麥的人映琳,更不要說換西瓜的小販机隙,估計干這個的不多了蜘拉,但我依然懷念“小麥換西瓜”。你還記得嗎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