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是尹建莉。她是教育專家拗盒,教育學碩士怖竭,從教多年,現(xiàn)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詢工作陡蝇。她熟悉學校教育痊臭,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養(yǎng)了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登夫。這書基本上就是她培養(yǎng)好女兒的手記广匙。
本書重要內(nèi)容
-
不要捉弄孩子
- 首先要區(qū)分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恼策,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兒童的位置上鸦致,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涣楷,其中包含著童心分唾、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狮斗。
- 捉弄孩子绽乔,則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碳褒、哭泣和害怕折砸,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沙峻、擔憂和失落睦授。
- 成人覺得這很好玩,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摔寨,哭一鼻子睹逃,一笑就沒事了。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沉填。它對孩子來說毫無趣味疗隶,只會讓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翼闹,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斑鼻。所以凡遇到這類事情,家長要禮貌而堅決地制止猎荠。家長更不要去捉弄孩子坚弱。
-
如何處理孩子早戀行為
- 不安和自責,是每個孩子在青春期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時都會有的关摇,發(fā)展得嚴重了甚至是一種負罪感荒叶。這種感覺不僅不會使少男少女對異性的興趣降低,反而會刺激興趣增長输虱。孩子在家長和學校的壓力下些楣,覺得喜歡異性是不潔的,不道德的宪睹,他們就會表面上任性行事愁茁,不聽家長的話,內(nèi)心卻彷徨迷失亭病,自我鄙視鹅很。只有孩子自尊自愛,在青春期和異性交往時覺得坦然罪帖、正常促煮,才能產(chǎn)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莊自在整袁,才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污茵。
- 在“早戀”等兒童問題上,家長實際有兩種功能葬项,一種是疏導平息泞当,一種是刺激強化。所有的家長都希望達到第一種效果民珍,但遺憾的是現(xiàn)實中許多家長都把它做成了第二種結(jié)果襟士。他們想阻止孩子早戀,卻用錯誤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嚷量,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掉入旋渦中陋桂。
- 家長在這里最大的過錯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觀念,把孩子們一些原本正常的行為惡俗化了蝶溶,人為地制造孩子的罪惡感嗜历,客觀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宣渗。
- 首先肯定孩子,告訴女兒梨州,在你這個年齡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這很正常痕囱,看來你心理發(fā)展和生理發(fā)育是同步的,很健康暴匠。另外鞍恢,有男孩子喜歡你,說明你是個可愛的女孩每窖;你對別的男孩有好感帮掉,說明你也是個懂得欣賞他人的人。
- 接下來她告訴女兒窒典,初中生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蟆炊,這才是剛剛開始,你作為一個可愛的女孩子瀑志,將來會遇到很多欣賞你的人涩搓,對他們我們都要心存感激;同時后室,你也會遇到許多值得我們欣賞的男孩子缩膝,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優(yōu)點混狠。
- 最后她告訴女兒岸霹,一個人只有自身可愛,才值得別人去欣賞将饺。如果一個同學學習不好贡避,氣質(zhì)平平,能力一般予弧,憑什么讓別人欣賞他刮吧。對于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掖蛤,氣質(zhì)與能力都是在學識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杀捻。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越來越可愛蚓庭,得到別人的欣賞致讥,同時自己也才能慢慢學會欣賞別人。
- 不是如何進行愛情教育器赞,而是成人如何以干凈的目光看待孩子垢袱,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現(xiàn)偏差港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斷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維”的侵害请契。這些“垃圾思維”像一些企業(yè)單方面追求生產(chǎn),任意排放的有毒氣體和污水一樣,慢慢地污染了孩子原本純凈的天空和大地爽锥,結(jié)果是破壞性完全抵消了它的生產(chǎn)性涌韩。
-
讓孩子多背誦古詩
- 被古詩滋養(yǎng)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救恨,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贸辈。
- 藝術(shù)首先需要感知,幼兒學古詩并不重在理解肠槽,古詩詞平仄押韻擎淤,韻律感非常強,良好的感知自然會慢慢形成“理解”秸仙。覺得古典詩詞陌生難懂嘴拢,這是大人的事,孩子則沒有這種疏離感寂纪。
- 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席吴,這個時候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里捞蛋,內(nèi)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童年時代的背誦孝冒。
- 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拟杉,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庄涡,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搬设,懂些事情時穴店,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一定要簡單拿穴,簡要地說一下這首詩的意思泣洞,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一些詞解釋一下就行了。
- 大量的朗讀和背誦仍然是學習古詩詞最經(jīng)典的方法默色,這是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球凰,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有效。
-
給孩子犯錯權(quán)
- 不允許孩子犯錯誤腿宰,要孩子事事聽命于家長呕诉,這猶如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酗失、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义钉、內(nèi)在的完善。
- 心理正常的幼兒往往比較自我规肴,他應該更專注于自己想做什么捶闸,而不會考慮別人的評價如何夜畴。
- 孩子從來沒有錯,只有不成熟删壮。用“犯錯誤”來評價孩子的某種行為贪绘,本身已是錯誤;以強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央碟,更是錯上加錯税灌。
- 不許孩子“犯錯誤”,本質(zhì)上就是在剝奪孩子的自由亿虽,這會出現(xiàn)兩種后果:孩子有可能“聽話”了菱涤,但變成了時時事事需要人操縱的小木偶;也可能更不聽話了洛勉,真的是“三天不打粘秆,上房揭瓦”。雖然兩種表象完全不同收毫,但這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一樣的攻走,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缺少自由此再,他們的心理秩序都亂了昔搂,行為失去了自我把控力。
- 在孩子犯錯誤時給孩子一個發(fā)自內(nèi)心的寬容的微笑输拇,知道他又從這個過失中得到了經(jīng)驗摘符,并且為此感到欣慰——每個過失都是他收獲經(jīng)驗的一次好機會,錯誤的經(jīng)歷同樣有正面教育的價值淳附。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不說謊
- 不說謊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议慰,一個假話連篇的人蠢古,無論以世俗的標準看有多么“成功”奴曙,他實質(zhì)上也不是個幸福的人,因為他的道德一直懸空著草讶。
- 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洽糟,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于壓力堕战。每個孩子最初的謊言都是從這里來的坤溃。
- 壓力來自家長比較嚴厲,對孩子的每一種過錯都不輕易放過嘱丢,都要批評指責薪介,甚至打罵;或者是家長太強勢越驻,說一不二汁政,不尊重孩子的想法道偷,不體恤孩子的一些愿望。孩子為了逃避记劈,就拿出假話進行抵擋勺鸦。
- 說謊的次數(shù)多了,孩子都辨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目木,一個人的道德也隨之開始墮落了换途。
- 因此,犯錯誤是兒童成長的必修課刽射,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錯誤军拟,用不著一發(fā)現(xiàn)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評教育一頓誓禁。在讓孩子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吻谋,“不說”往往是最好的“說”。孩子犯了錯誤心里已經(jīng)很難過了现横,家長給予理解漓拾,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即使說戒祠,也要采用不讓孩子丟面子的說法骇两。
-
不要陪孩子寫作業(yè)
- 原因一是孩子會在家長面前刻意表現(xiàn)他的痛苦,博得家長同情姜盈,這既影響他寫作業(yè)的專心低千,又影響速度;
- 原因二是家長陪寫馏颂,會讓他覺得不完成作業(yè)至少不是他一個人的事示血,是他和家長共同的事,時間長了救拉,會在心理上對家長形成綁架难审,養(yǎng)成依賴性,這特別不利于他自我責任意識的形成亿絮;
- 原因三是家長坐在旁邊多半會忍不住嘮叨一句告喊,或者是看孩子開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點寫派昧,你看都幾點了”黔姜,所有這些話對當時的孩子來說都沒有意義,還弄得孩子煩蒂萎。
- 原因四是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秆吵,就產(chǎn)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五慈,就會說:我花那么多時間陪你培養(yǎng)習慣纳寂,你居然學成這樣实苞!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時也會產(chǎn)生負罪感烈疚,這對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也沒有好處黔牵。
-
不要逼孩子吃飯
- 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爷肝。孩子的正常食欲被當下物質(zhì)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猾浦。
- 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tài)度平和,吃多了不表揚灯抛,吃少了不批評金赦,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
- 不要在各種食物間畫杠杠对嚼,不能說這個有營養(yǎng)要多吃夹抗,那個沒營養(yǎng)要少吃。有沒有營養(yǎng)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diào)節(jié)纵竖。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漠烧。
- 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靡砌。經(jīng)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已脓,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fā)育。
- 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通殃。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度液,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画舌,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挾父母堕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