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吐槽祖師爺:蘇州乾元寺的佛偈書法更新了
去爬過蘇州七子山的朋友可能對乾元寺外壁上的兩首禪宗佛偈印象很深旺订,究其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是這兩個偈子的內(nèi)容名氣太大,無論是六祖慧能的“菩提本無樹” 赠摇,還是慧能的師兄神秀的“身是菩提樹”都各有其理固逗;二是佛偈以書法作品的形式呈現(xiàn)在外墻上,觀感非常大氣藕帜、灑脫烫罩,引人入勝。
不過洽故,這兩幅作品并不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內(nèi)容贝攒。我們要說的是最近乾元寺里的書法佛偈又更新了。這次是出現(xiàn)在寺內(nèi)时甚,確切說是乾元寺天王殿的內(nèi)墻上隘弊,其中的一首同樣很有意思哈踱,是這樣寫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梨熙,如露亦如電开镣,應(yīng)作如是觀”。
從字面看咽扇,意思很明了:雖說佛法無邊邪财,但這些法本質(zhì)上都像夢幻泡影一樣,看不見摸不著质欲;亦如自然界的晨露和閃電树埠,在心中呈現(xiàn)只是剎那片刻,然后還是像破了的水泡嘶伟,無影無蹤怎憋,所以學(xué)佛的人應(yīng)該認(rèn)識并樹立這個觀念。
佛門常講一個詞“我執(zhí)”奋早,這個偈子的核心就四個字:不執(zhí)于法盛霎。說這四句話的人名字叫釋懷深,是宋朝的僧人耽装,此君十四歲就出了家愤炸,而且還是歷史上留有名號的詩人,著名的《退步詩》就是他寫的掉奄。
然而書法家并沒有在乾元寺的墻上把懷深的話寫完规个,更有意思的是沒寫的下半部分。懷深原話接下來可謂是火力全開姓建,直接吐槽佛祖本尊了诞仓,內(nèi)容具體是這樣的:
“…釋迦老子,只知其一速兔,不知其二墅拭。幻化空身即法身涣狗,個中無染亦無塵谍婉,拈匙把箸如明了,掃地?zé)悴毁蝗恕薄?/span>
意思是如來可能自己都沒端詳明白镀钓,人人心中的那個如來穗熬,原本就是所謂“法”的形象,所以不存在所謂鏡上塵埃這種比方丁溅。我們要是懂了這個道理唤蔗,就不會有羨慕、向往任何外在的人與事了。
應(yīng)該說這就是慧能思想的翻版妓柜,在歷史上禪宗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敢于批判箱季,這與很多追求古印度“原汁原味”佛學(xué)思想的宗派截然相反。后者的代表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奘了领虹。
無論是和玄奘差不多同一時代的慧能规哪,還是宋朝的懷深,他們都一個相同的特質(zhì)塌衰,即“不迷信”诉稍。而不迷信的背后,則是中華文化背景的浸潤最疆,是一種沉積于骨髓里的自信杯巨。
有人說,剖析華夏文明努酸,一個“和”字就是鑰匙服爷。那么“和”的內(nèi)涵是什么呢?謎底是:求同存異——這也是這個民族的智慧获诈。
佛教傳入中國仍源,是古人接受存異的結(jié)果;進(jìn)入華夏之后舔涎,也必然要經(jīng)受求同的淬煉笼踩。因為中國人從上古炎黃開始起,就是不斷在求同存異中生存和發(fā)展的亡嫌,這并不會因為新思想的傳入而發(fā)生改變嚎于。
所以中國人經(jīng)常自嘲:在中國神仙多如牛毛,但如果不能服務(wù)大眾挟冠,神仙也可能要挨罵甚至斷了香火于购。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同時也證明一點知染,人類思想肋僧、文化和歷史始終是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