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會后窍育,很多人對于我和大腦的交流感到很奇怪卡睦,其實我看完《把時間當(dāng)作朋友》也沒多久,有些事兒也沒弄太明白漱抓,正好借此機會自己也梳理梳理表锻。
我跟大腦的交流有多種形式,比如傾聽乞娄、教訓(xùn)瞬逊、談判显歧、逗著玩等,先來說說談判确镊。
第一個問題是士骤,什么時候談判。
經(jīng)驗是蕾域,凡是自己出現(xiàn)了糾結(jié)拷肌、舉棋不定、不知所措的時候旨巷,就需要談判了巨缘。像小花說的肚子餓了想去吃飯,這種情況我和我的大腦意見很統(tǒng)一就會直接去吃飯契沫,不用談判。像加入這個寫作群昔汉,我的大腦第一反應(yīng)是拒絕懈万,我呢好像又有點不同意見,這就需要談一談了靶病。事有輕重緩急会通,但大體如此。
緊接著是談判的原則娄周。
沒有基本的涕侈、雙方都共識的原則,只會是各說各話煤辨,根本無法得出建設(shè)性的意見裳涛。原則共識了,跟媳婦吵架的次數(shù)都會減少众辨,我跟我的大腦也是這樣端三。目前的原則還很粗略雜亂,比如說鹃彻,違法亂紀(jì)郊闯、傷害他人的當(dāng)然不做;有害健康的不該做蛛株;有利于自己成長的該做团赁;能幫助別人的該做;浪費時間的無用功少做谨履;打破自我舒適區(qū)的鼓起勇氣也要做......這次加入寫作群之所以能談成欢摄,主要是因為這個符合我和大腦共識了的“打破舒適區(qū)讓自己成長”原則。這些所謂的“原則”想好了之后我就把它們寫到本子里笋粟,因為不寫下來容易忘剧浸。當(dāng)然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原則”會增增減減锹引、修修補補的也很正常。所以有了原則以后唆香,其實所謂的“談判”就變成了根據(jù)原則去梳理行動嫌变,然后我就不僅僅是停留在“想”怎么做的階段,就會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了躬它,我覺得這更像是一個用邏輯控制情緒的過程腾啥。當(dāng)然了我離能夠做到這些,還有很長的路要修煉冯吓。
還有一個是必要性問題倘待。
我當(dāng)然承認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不同组贺,也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quán)利凸舵,幸福這件事情也是“如魚飲水”。我開始跟自己的大腦聊天也是在我讀完《把時間當(dāng)作朋友》之后的一個很個人的選擇失尖。我主要是考慮到啊奄,時間既然這么珍貴,當(dāng)然要把它浪費在更為有意義的事情上掀潮。在行動之前跟自己的大腦好好聊一聊菇夸,至少可以減少日后后悔的機率,我很少會因為某些事沒做成后悔仪吧,卻經(jīng)常因為某些行為浪費了時間而懊惱庄新,最近經(jīng)常跟大腦談判的經(jīng)歷,讓我減輕了很多懊惱薯鼠。因為反正我跟我的大腦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择诈,日后回想起來,即便效果不好出皇,我也不會怪我的大腦我的大腦也不會怪我吭从,所以大不了,“我們”就認了嘛恶迈。
就比如經(jīng)過“談判”后加入的這個寫作群涩金,以后每天都多了件差事“我們”認了,以后再忙再累還要寫東西“我們”認了暇仲,萬一哪天堅持不下來要退群步做,你們是打是罵,“我們”也認了奈附。 “我們”認了全度,也不懊惱不后悔。
雙方簽字:
無限爸爸?
無限爸爸的大腦
2016年11月06日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