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guī)矩通說

憨山大師《八識規(guī)矩通說》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07-09-08
(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 No. 893 八識規(guī)矩通說/明 德清述/1卷)
八識規(guī)矩通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門 德清 述
  八識規(guī)矩者败许。初玄奘法師。糅成唯識論就。窺基法師。因見本論十卷觅廓。文廣義幽琅捏。乃請法師集此要義。將八識分為四章铁蹈。每章作頌一十二句赐俗。將 五十一心所拉队。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阻逮。條然不紊粱快。故稱規(guī)矩。然論雖十卷叔扼。其義盡此四十八句事哭。包括無遺」细唬可謂最簡最要鳍咱。為一大藏教之關(guān)鑰。不唯講者不明 難通教綱与柑。即參禪之士谤辜。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shù)仅胞。所謂佛法之精髓也每辟。但窺基舊解。以論釋之干旧。學者難明。故但執(zhí)相妹蔽。不能會歸唯心之旨椎眯。予因居雙徑寂 照。適澹居鎧公胳岂。請益性相二宗之旨编整。予不揣固陋。先依起信會通百法乳丰。復據(jù)論義以此方文勢消歸于頌掌测。使學者一覽了然易見。而參禪之士不假廣涉教義产园。即此可以 印心汞斧。以證悟入之淺深夜郁。至于日用見聞覺知。亦能洞察生滅心數(shù)粘勒。但此頌近解已多竞端。皆得其宗。但就機宜庙睡∈赂唬或以此為一助。以隨文難明乘陪。故先提大綱于前统台。使知綱 要。則于頌文不勞細解啡邑。亦易會矣饺谬。
  大綱者。謂一真法界圓明妙心谣拣。本無一物了無身募寨。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森缠。妄想分別之緣影乎拔鹰。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贵涵。迷一心而為識列肢。唯識變 起見相二分。故見為心宾茂。相為境瓷马。故緣塵分別好丑取舍者。皆妄識耳跨晴。若了心境唯識欧聘。則分別不生。分別不生端盆。則一心圓明怀骤。永離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焕妙。故須先了 唯識心境蒋伦。生滅心行則當下消亡。一心可入焚鹊。故唯識必須先知大綱痕届。方可安心入觀耳。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緣境之時研叫。境有好丑锤窑。故心所從之執(zhí)取。起憎愛取 舍蓝撇。故作善作惡果复。善惡為因。故感苦樂二報渤昌。則業(yè)力牽引受苦受樂虽抄。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独柑。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迈窟。造業(yè)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忌栅。 使學者究心车酣。了知起滅下落。易于調(diào)治索绪。不致盲修瞎練湖员。不是徒知名相而已。

眾生日用見聞覺知瑞驱。不離心境娘摔。其能緣之心。具有三量唤反。量者量度凳寺。揀非真智。今妄識 對境彤侍。便有量度肠缨。故心有三量。謂現(xiàn)量盏阶。比量晒奕。非量以第一念現(xiàn)前明了。不起分別般哼。不帶名言吴汪。無籌度心。如鏡現(xiàn)像名為現(xiàn)量蒸眠。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杆融。名 為比量楞卡。比度不著名為非量。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蒋腮。而所緣之境淘捡。(能,所之分池摧,即心境之分)亦有三焦除。謂性境。帶質(zhì)境作彤。獨影境”炱牵現(xiàn)量緣性境。性者竭讳。實也创葡。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绢慢。無 美無惡灿渴。以心無分別。故境無美惡胰舆。是為性境骚露。(此時還有根,塵之分嗎缚窿?)帶質(zhì)境者棘幸。比量所緣。若比度不著滨攻。則為
非量够话。

其帶質(zhì)境。有真有似光绕。以六七二識女嘲。各有所緣故。若六識外緣五塵比 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诞帐。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欣尼。故為比量。此長短等相停蕉。是帶彼外境本質(zhì)而起愕鼓。名似帶質(zhì)。以是假故慧起。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菇晃。亦名有質(zhì)獨影。乃意 識所變蚓挤。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zhì)磺送。中間相分一頭生驻子。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若緣空華兔角等事估灿。名無質(zhì)獨影崇呵。若散心所緣设拟。又有夢中境界陶衅。及病中狂亂所見。皆是非 量总寻。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xiàn)量汗销。(現(xiàn)量我一直以為是真如自性犹褒,但這里說魚米肉山也是現(xiàn)量,如何理解大溜?)明了意識雖通三量』幔現(xiàn)多比非少也。(現(xiàn)多比非少如何理解钦奋?)
(第六識相對于第七識智能從“能”起分別座云,無法生成“所”,也就是能成為自己心中幻化的情景付材,但是無法成為眾生共同所見之境 )

帶質(zhì)境 (是帶彼外境本質(zhì)而起)
有質(zhì)獨影境
無質(zhì)獨影境

真帶質(zhì)境(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朦拖,內(nèi)在的感受,認為真的有一個我)
若七識緣八識見分為我厌衔。中間相分兩頭生璧帝。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故名真帶質(zhì)境富寿。此心境之 辨也睬隶。以心境對待。境有逆順好丑則能緣心页徐。依之而起憎愛取舍等見苏潜。故起惑造業(yè)。染成善惡二性变勇。故感將來受苦樂二報恤左。故心王有苦受樂受。若不起善惡搀绣。屬無記 性飞袋。則平平受。因此受亦有三链患。所以三界眾生上下升沉輪回苦樂不忘者巧鸭。皆由唯識內(nèi)習熏變。發(fā)起心境麻捻。故三量三境三性三受蹄皱。由是不能出離生死览闰。皆心意識之過 也芯肤。故論云巷折。眾生依心意意識轉(zhuǎn)。今唯識宗崖咨。因凡夫日用不知苦樂誰作誰受锻拘。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取法击蹲。故佛說萬法唯識署拟。使知唯識。則知不出自心歌豺。以心不見 心推穷。無相可得。故參禪做工夫类咧。教人離心意識參馒铃。離妄想境界求。正是要人直達自心本無此事耳痕惋。今八識頌而稱規(guī)矩者区宇。只是發(fā)明心境。其所作善作惡值戳。皆是心所助 成议谷。以各具多寡之不一。故力有強弱之不等耳堕虹。此唯識之大綱也卧晓。其心所法。已見百法赴捞。今預列心境則臨文不必繁解逼裆。恐礙觀心耳螟炫。參禪若了妄心妄境皆唯識所現(xiàn)波附。 則用功之時。內(nèi)外根境一齊放下昼钻。不逐緣影掸屡。能所兩忘。絕無對待然评。單提一念仅财。攝歸自心。則一切境量分別碗淌。皆剩法矣盏求。

○五識頌
  性境現(xiàn)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頌前五識抖锥。首句言五識與八同體。緣境之時碎罚。單屬現(xiàn)量磅废。以前五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境之用荆烈。以初映境時拯勉。當?shù)谝荒睢N雌鸱謩e憔购。不帶 名言宫峦。無籌度心。故名為現(xiàn)量玫鸟。境即性境导绷。若起第二念分別。則是同時意識屎飘。相應(yīng)而起則屬比量妥曲。故云性境現(xiàn)量。言三性者枚碗。乃善惡無記三性逾一。由此五識體非恒審。 故三性皆通肮雨。問曰遵堵。五識現(xiàn)量本無善惡。何以通三性耶怨规。答曰陌宿。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波丰。同時而起壳坪。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掰烟。非專五識也爽蝴。問曰。若 前與八同體纫骑。然八識畢竟無善無惡蝎亚。而五識何獨通耶。答先馆。八識畢竟不起分別发框。五識則有任運分別。約后分別位義說通耳煤墙。眼耳身三二地居者梅惯。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 地也宪拥。二地者謂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铣减。以欲界五識全具她君。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離舌識徙歼。既不受食犁河。則亦不聞香。故無鼻識魄梯。但有眼耳 身三識而已。居者宾符。止也酿秸。謂此三識亦止于初禪。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魏烫。以入定中三識亦無辣苏。故云居止于此。遍行二句哄褒。頌相應(yīng)心所也稀蟋。其相應(yīng)心所。通有五十一呐赡。 而前五識退客。但具三十四心所法。余不具者链嘀∶瓤瘢互相違故。
  五識同依凈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頌初句言五識所依之根怀泊。次句言生識之緣茫藏。三句言了境之用。言依根者霹琼。謂八識精明之體务傲。今映五根門頭。各了自境枣申。不能圓通者售葡。以被五色根之所籠 罩。故各別區(qū)分糯而。然五根乃四大所造天通。有浮塵。有勝義熄驼。今凈色根像寒。乃清凈四大所造烘豹。為勝義根。則浮塵根不足依也诺祸。且如盲者見暗携悯。與有眼處暗無異。足知根壞而 見不壞筷笨。則所依乃凈色根耳憔鬼。言凈色者舊解但云四大初成之凈色。此最難曉胃夏。唯天眼能見轴或。愚謂凈色。即無明殼也仰禀。何以明之照雁。且妙明真心本來圓明廣大。今變而為 識答恶。則被無明拘礙饺蚊。及結(jié)色成根。而無明識體棲托其中悬嗓。是為五蘊之眾生污呼。且此妙心。非無明力包竹。誰能裹此而入軀殼之中耶燕酷。故中陰身。亦有形狀映企。但輕薄耳悟狱。鬼神 五通。乃凈色之用堰氓。足可征矣挤渐。九緣等者。言生識之緣双絮。謂八識生起共有九緣浴麻。但具緣多寡之不同耳。九緣者囤攀。謂空软免。明。根焚挠。境膏萧。作意。分別。染凈榛泛。種子蝌蹂。根 本。此九通為生識之緣曹锨。以有為之法孤个。非無緣而生。偈曰沛简。眼識九緣生齐鲤。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椒楣。后三五三四给郊。謂眼識必仗九緣方生。耳識八緣撒顿。除明緣丑罪。以暗中 能聞故。鼻舌身三識除明空二緣凤壁。故唯七耳。相鄰次第也跪另。應(yīng)云八七拧抖。后意識五緣者。謂除分別與根免绿。以根乃七識染凈依故唧席。七識三緣者。但有作意種子根本耳嘲驾。八 識四緣者淌哟。謂根。即末那辽故。境徒仓。即種子根身器界。作意誊垢。即遍行一掉弛。種子。乃八識親生種子喂走。此通言生識之緣殃饿。意取前五識。因便及后三也芋肠。鼻舌身乎芳。乃合中取境。 以合方知故。眼耳離根取境奈惑。以合則壞根故吭净。此言了境之用也。愚者難分一句携取。言小乘人攒钳。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凈根本。不知八識三分雷滋。以根乃相分色法不撑。識乃見分 心識。以不知此晤斩。只說根識相生焕檬。縱許五識依五根生澳泵。則六識依何為根耶实愚。經(jīng)云。根能照境兔辅。識能了別腊敲。二乘不知。故為愚者维苔。此上八句頌有漏識碰辅。下四句頌無漏成 智。
  變相觀空唯后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fā)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此四句頌轉(zhuǎn)識成智也介时。變没宾。謂變帶。相沸柔。謂相分循衰。以五識一向緣五塵相分境。以此識同八齊轉(zhuǎn)褐澎。今托彼相会钝。變帶觀空。而此方成智乱凿。其相雖空顽素。亦未離空 相。以不能親緣真如無相理故徒蟆。智有根本后得胁出。根本智緣如。名真智段审。后得智緣俗全蝶。名為假智。果中不詮真者。正謂佛果位中尚名假智抑淫。此破異師計也绷落。以安慧師宗 言后得因中緣如。故此破之始苇。圓明初發(fā)砌烁。謂八識轉(zhuǎn)大圓鏡智。初發(fā)之時催式。此前五識即成無漏函喉。以同體故。所謂五八果上圓荣月。若此五轉(zhuǎn)成所作智在佛果中則能現(xiàn)三類 身管呵。謂大化。小化哺窄。隨類化捐下。以此三身。應(yīng)機利物萌业。以在因中有外作用坷襟。故果上亦成利生大用也。參禪無明一破生年。則五根門頭啤握。皆光明智照。如鏡照物晶框。不將不迎。 終日應(yīng)緣懂从。了無一法當情矣授段。
  ○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yīng)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此頌六識。初句言六識善惡無記三性》Γ現(xiàn)量比量非量侵贵。性境帶質(zhì)獨影。一一皆具缘薛。以諸識中唯此具足窍育。故其力最強。三界生死善惡因果宴胧。唯此識造漱抓。故云 三界輪時易可知。所以能取三界生死者恕齐。以五十一心所法法全具乞娄。故業(yè)力殊勝。但就善惡一念起時。則心所齊集仪或。以類相從确镊。故云分別配之。則易可知也范删。然意識有 五種緣境不同蕾域。五種。謂明了意識到旦。散位獨頭意識旨巷。定中獨頭意識。夢中獨頭意識厢绝。散亂獨頭意識契沫。此五種緣境。唯后夢中散亂位二種昔汉。單緣獨影境懈万。其前三種。皆 能緣三境靶病。以凡有影像皆落意識巢臼会通。故參禪工夫。必要離心意識者娄周。要不墮光影門頭涕侈。以非真實故耳。
  性界受三恒轉(zhuǎn)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fā)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yè)力牽
  此頌六識業(yè)力強勝也煤辨。受雖云三受裳涛。其實有五。內(nèi)外粗細之不同众辨。謂苦樂憂喜舍端三。逼悅心曰憂喜。逼悅身曰苦樂鹃彻。憂喜苦樂不行時郊闯。名為舍受。以此六識 于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轉(zhuǎn)變改易也蛛株。正如善時忽生一惡念团赁。喜時忽生一憂念。改易不定谨履。次句承之云欢摄。若惡念起時。則根本與隨煩惱連帶而起屉符。若善念起時剧浸。信等善法 亦相連而起锹引。以其善惡心所齊行。故助其強勝耳唆香。于八識中嫌变。能動身發(fā)語。獨此識最強躬它。其造善惡之業(yè)腾啥。亦此識最強。引者冯吓。能引諸識作業(yè)倘待。滿者。能滿異熟果報组贺。 故一業(yè)引一果凸舵。多業(yè)能圓滿。其所造業(yè)力失尖。招后報者啊奄。則牽引八識受生死苦。故八識頌云掀潮。界地從他業(yè)力生者此耳菇夸。故楞伽。不立七識仪吧。但言真識現(xiàn)識分別事識庄新。足 知此識過患最重也。
  發(fā)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xiàn)纏眠
  遠行地后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頌六識轉(zhuǎn)成妙觀察智也薯鼠。以第六識择诈。順生死流。具有分別俱生我法二執(zhí)出皇。若逆流還源吭从。亦仗此識作我法二空觀。今轉(zhuǎn)識成智恶迈。從觀行位。入生空觀谱醇。至 七信位暇仲。方破。分別我執(zhí)副渴。天臺云奈附。同除四住此處為齊。從八信起煮剧。作法空觀斥滤。歷三賢位将鸵。至初地初心。方斷分別法執(zhí)佑颇。故云發(fā)起初心歡喜地顶掉。俱生二執(zhí)方現(xiàn)。故云 現(xiàn)纏眠挑胸。纏痒筒。目現(xiàn)行。眠茬贵。目種子簿透。以俱生我法二執(zhí)。乃七識所執(zhí)者解藻。七識無力斷惑老充。亦仗六識入二空觀。初則有相觀多螟左。無相觀少啡浊。至第七遠行地。六識恒在雙空 觀路狮。方破俱生我執(zhí)虫啥。俱生法執(zhí)永伏不起。至此六識方得純凈無漏奄妨。相應(yīng)心所亦同轉(zhuǎn)成妙觀察智也涂籽。若此識成智。則日用現(xiàn)前六根門頭砸抛。放光動地评雌。一切云為。皆大機 大用矣直焙。
  ○七識頌
  帶質(zhì)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zhí)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頌七識境量心所也景东。此識唯緣帶質(zhì)境以心緣心。名真帶質(zhì)奔誓。言通情本者斤吐。以揀六識緣外境為似帶質(zhì)也。以此七識緣內(nèi)見分為我厨喂。中間相分和措。識與見分本 質(zhì)。交帶變起蜕煌。故名為真派阱。三性之中。唯有覆無記斜纪。謂此識雖無善惡贫母。而有四惑我見文兑。相應(yīng)而起。蓋覆真性腺劣。故名有覆無記绿贞。隨緣執(zhí)我量為非。此句揀量也誓酒。若言帶 質(zhì)境樟蠕。則屬比量所緣。今因執(zhí)內(nèi)見分為我靠柑。以非我計我寨辩。恒謬執(zhí)故。故名非量歼冰。此識唯具十八心所靡狞。以雖無善惡。而為染污意隔嫡。故具八大遍行并別境中慧甸怕。慧即我 見腮恩。貪癡見慢梢杭。同一我見故。余不具者秸滴。以善是凈法武契。此識染污。小隨粗猛荡含。此識微細咒唆。由見審決。故疑無容起释液。愛著我故全释。嗔不得生。故唯四惑误债。然無別境四者浸船。 以欲希望。此識任運無所希望寝蹈。故無欲糟袁。解者。印持未定境躺盛。此識恒緣定事。故無勝解形帮。念乃記憶曾所習事槽惫。此識恒緣現(xiàn)所受境周叮。無所記憶。無不定四者界斜》碌ⅲ悔者「鬓保悔 先所作项贺。此識恒緣現(xiàn)境。故無惡作峭判。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眾緣力此識一开缎。類內(nèi)執(zhí)。不假外緣林螃。故無睡眠奕删。尋伺二法粗細發(fā)言。淺深推度疗认。此識唯依內(nèi)門而轉(zhuǎn)完残。一類執(zhí) 我。故皆無之横漏。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鎖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yīng)起  六轉(zhuǎn)呼為染凈依
  此頌七識力用也谨设。此識恒常思察量度第八見分為我。故云恒審思量我相隨缎浇。恒之與審扎拣。八識中四句分別。第八恒而非審华畏。不執(zhí)我鹏秋。無間斷故。第六審而非 恒亡笑。以執(zhí)我侣夷。有間斷故。前五非恒非審仑乌。不執(zhí)我故百拓。唯第七識亦恒亦審亥至。以執(zhí)我無間斷故筐眷。有情由此生死長夜捕发。而不自覺者砸烦。以與四惑八大相應(yīng)起故惜犀。第六依此為染 凈者革屠。由此識念念執(zhí)我剑逃。故令六識念念成染沛膳。此識念念恒思無我扁远。令六識念念成凈俊鱼。故六識以此為染凈依刻像。是為意識之根。以此識乃生死根本并闲。故參禪做工夫细睡。先要 志斷四惑。內(nèi)離我見帝火。方有少分相應(yīng)溜徙。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xiàn)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頌七識轉(zhuǎn)識成智也。分別俱生我法二執(zhí)犀填。乃六七識各有所執(zhí)蠢壹。分別二執(zhí)。從初發(fā)心宏浩。六識修生空觀知残。至七信位。斷分別我執(zhí)比庄。隨入法空觀求妹。歷三賢位。 至初地方斷佳窑。此則七識當轉(zhuǎn)平等性智制恍。因有俱生二執(zhí)未凈。故此識未得純凈無漏神凑。故曰極喜初心平等性净神。無功用行我恒摧。謂六識恒住雙空觀中溉委。至第七遠行地鹃唯。方 舍藏識。破俱生我執(zhí)瓣喊。至八地無功用行坡慌。則我執(zhí)永伏。法執(zhí)藻三。間起洪橘。故云恒摧。若此七識轉(zhuǎn)成無漏平等性智棵帽。在佛果位中∠ㄇ螅現(xiàn)十種他受用身。為十地菩薩說法逗概。菩薩 所被之機也弟晚。行人此識一轉(zhuǎn)。則不動智念念現(xiàn)前。法界圓明卿城。湛然常住矣淑履。
  ○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yè)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zhí)  由此能興論主諍
  此頌八識行相也。此識唯一精明藻雪。本無善惡。故四性中唯無覆無記狸吞。諸心所中勉耀。唯與遍行五法相應(yīng)。以有微細流注生滅故蹋偏。三界九地便斥。乃生死六道。此識 為總報主威始。當體雖無善惡枢纠。而被他六識業(yè)力牽引而生。前六識頌引滿能招業(yè)力牽者黎棠。此也晋渺。以此識深細。世尊尋常不說脓斩。故云陀那微細識木西。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 迷随静。我常不開演八千。向為二乘。但說六識建立染凈根本燎猛。二乘一向未聞恋捆。故不了耳。又云重绷。阿陀那識甚深細沸停。習氣種子成瀑流。我于凡愚不開演论寨⌒橇ⅲ恐彼分別執(zhí)為我。故 云因迷執(zhí)葬凳。以小乘不知绰垂。故不信有此識。是故大乘論師火焰。引大小乘三經(jīng)四頌劲装。五教十理。證有此識。故云由此能興論主諍占业。十證之義绒怨。論中廣明。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后來先作主公
  此頌八識體相力用也谦疾。浩浩者南蹂。廣大無涯之貌。謂藏識性海念恍。不思議熏變而為業(yè)海六剥。故此識體廣大無涯。以具三藏義故峰伙。名為藏識疗疟。三藏者。能藏所藏瞳氓。 我愛執(zhí)藏策彤。以前七識。無量劫來善惡業(yè)行種子習氣匣摘。唯此識能藏店诗。前七識所作異熟果報。唯八識是所藏之處恋沃。由第七識執(zhí)此為我必搞。故云我愛執(zhí)藏。論云囊咏。諸法于識 藏恕洲。識于諸法爾。更互為果性梅割。亦常為因性霜第。積劫因果不失不壞。故云不可窮户辞。本是湛淵之心泌类。為境風鼓動。故起七識波浪底燎。造種種業(yè)刃榨。經(jīng)云。藏識海常住双仍。境界風 所動枢希。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朱沃。故云淵深七浪境為風苞轿。前七現(xiàn)行茅诱。返熏此識。以其體有堅住可熏性搬卒。故云受熏瑟俭。前七善惡種子唯此識能持。又能持根身器界契邀。一期 令不散壞者摆寄。以是此相分。乃所緣之境故坯门。以為三界總報主椭迎。故死時后去。投胎先來田盈。為眾生之命根。故云作主公缴阎。共實不知不死不生法身常住也允瞧。故經(jīng)云。識藏如 來藏所謂如來藏轉(zhuǎn)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身中蛮拔。故如來藏有恒沙稱性凈妙功德述暂。豈生死耶。今迷而為藏識建炫。亦具恒沙染緣力用畦韭。能一念轉(zhuǎn)變。則妙性功德肛跌。本自圓成艺配。 以真妄覿體。故頌四句嘆其力用廣大也衍慎。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后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fā)  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頌轉(zhuǎn)成大圓鏡智也转唉。謂此識因七識執(zhí)為我。故后無始時來相續(xù)長劫稳捆。沉淪生死赠法。圓教菩薩從初發(fā)心修行。漸斷習氣乔夯。歷過三賢登地以去砖织。至第七地破俱 生我執(zhí)。此識方得舍藏識名末荐。顯過最重侧纯。故云不動地前才舍藏。以微細法執(zhí)鞠评。及有漏善種間起茂蚓。尚引后果。名異熟識。至金剛心后聋涨。證解脫道晾浴。異熟方空。故云爾 也牍白。異熟若空脊凰。則超因果。方才轉(zhuǎn)成大圓鏡智茂腥。言無垢同時狸涌。發(fā)者。以佛果位中最岗。名無垢識帕胆。乃清凈真如。謂鏡智相應(yīng)法身顯現(xiàn)般渡。圓明普照十方塵剎懒豹。故結(jié)云普照十 方塵剎中。以理智一如驯用。方證究竟一心之體脸秽。此唯識之極則。乃如來之極果也蝴乔。諦觀此識深潛難破记餐。此識絲毫未透。終在生死岸頭薇正。古德諸祖未有不破此識而有超佛 越祖之談片酝。今人生滅未忘。心地雜染種子挖腰。未凈纖毫钠怯。便稱悟道。豈非未得謂得曙聂。未證謂證晦炊。可不懼哉宁脊。
  此論古存一解断国。今人解者甚多。但委細分別名相榆苞。轉(zhuǎn)見難入稳衬。而修行之士未親教者。望崖而退坐漏。即久依講席罷學參禪者薄疚。但勘話頭一著碧信。而心地生滅頭 數(shù)。亦沒奈何街夭。此論雖云相宗砰碴。但顯唯心之相。若不知此板丽。亦難究心呈枉。不免得少為足。故予此解雖未盡依論文埃碱。唯取其義而變其語猖辫。使學者一覽便見。正要因此悟 心砚殿。不是專為分別名相也啃憎。若責予杜撰荒邈之罪。固不敢辭似炎。而為修行者未必無功荧飞。幸高明達士。得意遺言名党。是所望也。
  ○六祖大師識智頌解
  大圓鏡智性清凈
  教中說轉(zhuǎn)識成智挠轴。六祖所說識本是智传睹。更不須轉(zhuǎn)。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凈岸晦。當體便是大圓鏡智矣欧啤。
  平等性智心無病
  此言七識染污無知。乃心之病也启上。若無染污之病邢隧。則平等性智念念現(xiàn)前。
  妙觀察智見非功
  言六識本是妙觀察智冈在。于應(yīng)境之時倒慧。若以功自居。則執(zhí)我見包券。此則為識纫谅。若不居功。則日用應(yīng)緣溅固。純一妙觀察智矣付秕。
  成所作智同圓鏡
  言前五識轉(zhuǎn)成所作智。此亦不必轉(zhuǎn)侍郭。但悟八識清凈圓明询吴。則于五根門頭放光動地掠河。一切作為。皆鏡智之用矣猛计。
  五八六七果因轉(zhuǎn)  但轉(zhuǎn)名言無實性
  此言轉(zhuǎn)識分位唠摹。雖說六七二識是因中轉(zhuǎn)。五八二識乃果上轉(zhuǎn)有滑。其實轉(zhuǎn)無所轉(zhuǎn)跃闹。但轉(zhuǎn)其名。不轉(zhuǎn)其體毛好。故云但轉(zhuǎn)名言無實性望艺。
  若于轉(zhuǎn)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此結(jié)前轉(zhuǎn)而不轉(zhuǎn)之義也。所言轉(zhuǎn)識成智者肌访。無別妙術(shù)找默。但于日用念念流轉(zhuǎn)處。若留情念系著吼驶。即智成識惩激。若念念轉(zhuǎn)處。心無系著蟹演。不結(jié)情根风钻。即識成智。 則一切時中酒请。常居那伽大定矣骡技。豈是翻轉(zhuǎn)之轉(zhuǎn)耶。觀六祖此偈羞反。發(fā)揮識智之妙布朦。如傾廿露于焦渴喉中。如此深觀昼窗。有何相宗不是參禪向上一路耶是趴。予昔居五臺。夢升 兜率澄惊。親見彌勒為說唯識曰唆途。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掸驱。依識染窘哈。依智凈。染有生死亭敢。凈無諸佛滚婉。予因此悟唯識之旨。此雖夢語帅刀。不可向夢人說也让腹。
  八識規(guī)矩通說(終)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远剩,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骇窍,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瓜晤,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7,277評論 6 50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腹纳,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痢掠,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嘲恍,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2,689評論 3 39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足画,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佃牛,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淹辞。” “怎么了俘侠?”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3,624評論 0 35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象缀,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爷速,道長央星,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356評論 1 293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惫东,我火速辦了婚禮莉给,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凿蒜。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胁黑,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402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废封。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丧蘸。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漂洋。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292評論 1 301
  • 那天力喷,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刽漂,去河邊找鬼。 笑死弟孟,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贝咙,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拂募,決...
    沈念sama閱讀 40,135評論 3 41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庭猩,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窟她!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蔼水,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8,992評論 0 27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震糖,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趴腋,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吊说,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429評論 1 31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636評論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优炬,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颁井。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39,785評論 1 348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穿剖,死狀恐怖蚤蔓,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糊余,我是刑警寧澤秀又,帶...
    沈念sama閱讀 35,492評論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贬芥,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吐辙,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蘸劈,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092評論 3 328
  • 文/蒙蒙 一昏苏、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威沫,春花似錦贤惯、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723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烟很,卻和暖如春颈墅,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雾袱。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858評論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恤筛,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芹橡。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7,891評論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毒坛,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林说。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粘驰,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713評論 2 35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