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年前寫總結(jié)的時候铺呵,曾把以前陸陸續(xù)續(xù)記下來的書單拿出來看涮坐,想要看的作者已經(jīng)快列到十五名開外。等過完年后客峭,就默默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biāo)芳杏,今年無論如何要把想了解的作家的書矩屁,至少都先看完一本。直到有一天讀完舒明月老師的新書后爵赵,這種想要刷作家的欲念象小火苗一樣吝秕,蹭一下就洶洶燃燒起來。
開始看的第一本書是簡媜的《舊情復(fù)燃》空幻,不僅是因為舒明月老師曾極力推薦過烁峭,也因我早在很久之前就看過簡媜在一席上的演講,十分喜歡秕铛。沒有看她的散文之前约郁,我以為象余光中、張曉風(fēng)那樣的臺灣作家但两,已經(jīng)算十分了得鬓梅。及至看了她的散文后,我的心里除了贊嘆谨湘,只有贊嘆绽快。
讀她的散文,純粹是一場美的游歷紧阔,全身心都能感受到這種美的呈現(xiàn)坊罢。覺得十分遺憾,為何活到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這世間竟有如此美的文字擅耽。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看完整本書艘绍,根本無法停下來。感嘆的是秫筏,那些平時在我眼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在簡媜的眼中挎挖,卻可以用那么精準(zhǔn)獨(dú)到的文字描述出來这敬。
她的文字風(fēng)格雅致雋永、深情典麗蕉朵,讀之只覺錦心繡口崔涂,滿口余香。讀的當(dāng)下始衅,遇到喜歡的文字冷蚂,來不及摘抄缭保,直接用手機(jī)拍了下來。隨便列出幾段蝙茶,以饗讀者艺骂。
這時,窗外高聳的三棵椰子樹在寒風(fēng)中悠然搖曳隆夯,像三個高個子老朋友正在練三部合唱钳恕。我瞥見了。
我相信我是唯一看見的人蹄衷。這小小的感動讓我覺得溫暖忧额,仿佛被路過的神拍了肩膀。
看到這段描寫椰子樹的文字愧口,所呈現(xiàn)出來的趣味和意象睦番,換做是我,是無論如何作不到如此比擬的耍属。真真沒有這樣的惠質(zhì)托嚣,還有這句“仿佛被路過的神拍了肩膀√窠В”神來之筆注益,充滿了無盡的想象力。
雨溯捆,沒來丑搔。
明明看見那幾棟丑陋大樓聯(lián)手逗弄一朵云,把她弄污了提揍∑≡拢看看就該哭了,她卻復(fù)仇似的忍住劳跃。
雨谎仲,還是沒來。
喜歡這段文字的擬人化處理刨仑,“幾棟丑陋大樓聯(lián)手逗弄一朵云”郑诺,如此清新有趣。
站在橋上拋灑種子杉武,喂那條溪一些零食辙诞。我幻想有一日,垂釣剖魚時轻抱,發(fā)現(xiàn)魚肚里竟有一株蔦蘿飞涂,攀附魚骨,綻放流星似的小紅花。
這逆天了的想象力较店。行云流水士八,信手拈來,有一種莫名的奇幻感梁呈。
往事的聲音是窸窸窣窣的婚度,帶了一點(diǎn)傻。時而被風(fēng)夾在腋下跟隨季節(jié)流轉(zhuǎn)捧杉,時而被流浪之犬銜在嘴里迤行陕见,四處尋它的主人。
將雨不雨的晚春午后味抖,天色昏沉评甜,仿佛一種威脅,預(yù)警即將墜落鋼筋鐵條之雨仔涩。然忍坷,逐漸加深的灰暗并不能遮蔽我眼前在空中盤枝蕩椏的三角梅艷影,一夕之間熔脂,她怒放起來佩研,像被情所困的人焚燒自己。我甚至相信霞揉,若真有鋼鐵雨點(diǎn)旬薯,也會在碰觸三角梅花簇時自動消融成煙。
時而适秩,往事也像這燒燙的三角梅灼痛人的眼睛绊序。
這段寫三角梅開得正盛的姿態(tài),光看文字秽荞,就迸發(fā)出無窮想象骤公。對于三角梅,我太熟悉了扬跋,因為長年生活在深圳這樣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城市阶捆,三角梅從每年的三月可以一直開到年底。大街小巷都可以見到三角梅的身影钦听。它們開起花來一團(tuán)團(tuán)洒试,一簇簇,幾乎看不到葉子朴上,只見得到累累綴綴的花瓣垒棋。
“她怒放起來,像被情所困的人焚燒自己余指。”形容得是如此妥貼。
不能再摘錄下去了酵镜,如果繼續(xù)這樣碉碉,恐怕整本書的內(nèi)容,都要被我抄寫下來呢淮韭。我很慶幸自己因著某一個契機(jī)開始看這些作家的書垢粮,很慶幸先讀的是簡媜的書,好象遇到一個瑰寶靠粪。她的書蜡吧,我決定全部讀完,甚至如果可能占键,要全部買來放在家中昔善,常讀常新,不會厭倦畔乙。
第二本讀的書是王鼎鈞的《書滋味》君仆,他的書是采銅老師之前極力推薦過的,也在不同的場合被不同的老師們提起過牲距。對他有太多的好奇心返咱,是怎樣的一位作家?什么寫作風(fēng)格牍鞠?直到看完這本《書滋味》咖摹,明白了。
我以前曾無數(shù)次詬病過自己难述,掌握的詞匯量太少萤晴,用詞太平凡,沒有靈氣龄广,寫不出特別的字詞句硫眯。直到看完《書滋味》,至少明白了用詞考究择同,不帶一點(diǎn)廢話是種什么境界两入。用王鼎鈞自己的話說,就是寫字為文敲才,要做到“修辭考究裹纳,氣度高貴,有人說源自英國散文的傳統(tǒng)紧武√暄酰”
知道自己寫作到底差在哪里,知道什么是寫作的高境界阻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朋鞍∫烟恚看完王鼎鈞的書后,我好象明白一些些了滥酥。
第三本書是琦君的《水是故鄉(xiāng)甜》更舞,在讀之前特地搜索了一下關(guān)于她的介紹。琦君老師生于1916年坎吻,算一算如果能活到現(xiàn)在的話缆蝉,也已經(jīng)101歲了。事實上她是在2006年故去的瘦真,享年90歲高齡刊头。
讀她的書,有年代感诸尽,但絲毫不影響讀者的閱讀快感原杂。因為她太擅長描寫對話場景了,讀起來充滿稚趣弦讽∥畚荆看她的散文里,有許多生動活潑的生活場景往产,光看對話被碗,那些人的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仿村,讀之令人忘憂锐朴。
接下來準(zhǔn)備讀的書是葉嘉瑩的自傳體書籍《紅蕖留夢》,上周末讀了序言蔼囊,已經(jīng)有沖動想把書直接看完焚志,可惜最近備考壓力太大,再不能分心了畏鼓,不然后果堪憂酱酬。生生把想要快速看完此書的心給扯了回來。
這一輪閱讀寫作名家云矫,所謂看閑書的小小探險膳沽,暫時告一段落,期待五月让禀。到時決定讓自己每天都徜徉在這些喜歡的作家挑社,所建構(gòu)的世界里,不要醒來喔巡揍,不要醒痛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