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縣地,商代至漢初為羌戎牧地壳繁≌鸬罚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拉卜楞寺建立闹炉,周邊寺院陸續(xù)歸附蒿赢,原受各寺院控制的部落亦成為拉卜楞寺的屬民,青海渣触、四川的部分寺院羡棵、部落,就連循化廳附近的蒙古親王轄區(qū)的寺院亦依附拉卜楞寺嗅钻。
感覺自己一定是自帶烏云……
現(xiàn)在的夏河縣城正在盡情沐浴著大雨皂冰。
昨天下火車以后就在客運中心買了今早7點半到夏河的車票,還暗自慶幸著不用跑到遙遠的汽車南站去買票了啊犬;事先也確實沒做過什么攻略灼擂,不知道“夏河縣”和“夏河縣路口”中間差著30多公里的距離……
我和另一個哥們就這樣在下高速的地方被扔下了,站在路口一臉凌亂觉至,感覺自己被賣了……
所以剔应,不要圖方便去客運中心買票,一定要去南站買到縣城的!買到縣城的峻贮!買到縣城的席怪!
重要的話說三遍……畢竟都是淚。
從蘭州出發(fā)經(jīng)臨夏到夏河纤控,原本以為昨天的“古典風”清真寺只是一個異類挂捻,今天卻驚覺臨夏州沿途散落的清真寺里,這種飛檐樣式的仿古建筑并不在少數(shù)船万,若不是頂端伸出的鎏金星月標志刻撒,全然看不出來是清真寺——不知這種“雜糅”的情況是否是這里的地方特色?
蘭州到臨夏的路上山勢大抵平緩而低矮耿导,很多山體都被滿眼青翠所覆蓋声怔,山腳下種著莊稼。而隨著遠方突然開始出現(xiàn)連綿不絕的山脈舱呻,大巴一頭扎進去后醋火,兩側的山巒驟然就高大了起來,車輛似乎是在山谷間穿行箱吕,谷底的河流湍急而清淺芥驳,而山體也漸漸退卻了綠色,稀疏的青草掩不住棕黃色的巖石茬高,大塊大塊地裸露出來兆旬。(這巖石露頭還真是不錯啊。
就在進入崇山峻嶺之中后怎栽,山間的房屋也幾乎是一瞬間便出現(xiàn)了濃郁的藏式風格爵憎,中間夾雜著白塔和風馬旗,就連隧道名稱的標注都變?yōu)榱瞬貪h雙語婚瓜;雖然仍有零星的清真寺?lián)诫s其間,卻已全然不是主流刑棵。似乎是一個呼吸間便跨越了一道無形的藏回分界線巴刻,藍天白云下的高原就是藏族的標志。
雖然和一個哥們一同被不幸撂在路口蛉签,不過這倒也直接促成了我們的同行胡陪。吃罷午飯便結伴去了拉卜楞寺——我不得不吐槽一下拉卜楞寺的管理,按理說完全沒開發(fā)的話倒也是好事一樁碍舍,然而既然收了40塊錢柠座,服務卻是如此混亂……-_-進門要走好遠才能找到講解,一個講解要負責幾十人的隊伍片橡,委實擁擠妈经;而講解員的普通話……咳咳,一開始我以為我在聽外語。
幾乎沒有開發(fā)的地方吹泡,看的就是原生態(tài)骤星;然而既然已經(jīng)收門票安排講解走了商業(yè)化的路子,這種不完善的情況高不成低不就爆哑,最是令人頭疼洞难。對比一下香格里拉的松贊林寺,成熟的商業(yè)化也并非要棄之如敝履揭朝,它往往也會帶來完善的服務和更省心的旅游體驗队贱。
——而不是在寺廟里一臉懵逼地找講解啊潭袱!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去的時候是淡季吧-柱嫌。-
不知道是因為我之前看的藏傳佛教寺廟都太金碧輝煌了么,布達拉宮大昭寺松贊林寺什么的……拉卜楞寺沒有想象中的驚艷敌卓。寺院建筑的分布相較而言比較零散慎式,向游人開放的地方很少,不知道是因為我穿了短褲還是寺廟里正在舉行活動啊=_=好多地方都不讓進……唉趟径。
向游人介紹講解的地方都差不多瘪吏,散發(fā)著濃郁氣味的酥油燈,釋迦牟尼塑像蜗巧,宗師塑像掌眠,八大金剛,和漢傳佛教迥異的彌勒佛造型幕屹,etc.不過倒是看到了肉身塔和舍利塔=^=雖然外表看上去還是和那些白塔是一樣的造型……
拉卜楞寺的一大獨特之處應該在于它還是一個佛學院吧蓝丙,或許是趕上了下課還是什么?經(jīng)過一處門前時望拖,剛好有一群僧侶魚貫而出渺尘,里面不止有成年喇嘛,更有許多裹著紅袍還在嬉鬧的小男孩说敏。有的估計只有六七歲鸥跟?語言都自帶屏蔽功能……
后面和人去桑科草原盔沫,簡直就是個杯具医咨。
草原的看點無疑是需要藍天來映襯的,缺失了藍天的草原就如同畫龍卻少了最關鍵的點睛一筆架诞。出發(fā)時便趕上了雷雨拟淮,遼闊的視野更顯得空中大塊翻滾著的烏云像要壓下來;走出室外就看到樹枝狀的閃電橫亙天空谴忧。草原顯得灰綠灰綠的很泊。
只是藏餐確實算實惠角虫,一人20塊錢,奶茶撑蚌,酸奶上遥,面包和糌粑,還可以續(xù)杯争涌。糌粑的味道挺不錯粉楚,像是蘸濕了的芝麻糊;酸奶真是太酸爽了亮垫。于是最后大家都愛喝奶茶模软。老板娘不會說普通話,大概只能聽懂諸如“奶茶”“騎馬”這些關鍵詞饮潦,以及一句“聽不懂”-燃异。-
希望明天別再下雨了。還能不能愉快玩耍了继蜡,我是不是把武漢的雨給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