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羅輯思維的上看到羅胖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動機落差笼痛,主要是提到了一個階層固化的問題捞奕,他提出以前階層固化是由于工具落差帶來的,比如說你掌握了某一技能或是擁有使用某個工具的能力桥狡,別人沒有搅裙,那么你就能勝任某一個行業(yè),這樣就導致了階層固化裹芝;但是現(xiàn)在就這個社會來講部逮,工具越來越普及,你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任何資源嫂易,以前由于途徑和地緣所帶來的限定差不多蕩然無存兄朋,這時會產生一個新的落差,就是這個動機落差炬搭,這個落差同樣最終還是會使階層固化下來蜈漓。這當然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穆桂,我想要表達的是這個動力落差對咱們個人而言意味著什么宫盔。
當每個人面對資源豐富的社會環(huán)境時融虽,學習的資源和途徑不再是問題的時候,那么影響我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灼芭?我覺得吧有额,應該是我們的環(huán)境和眼界。
環(huán)境左右著我們當下的一切彼绷,包括我們興趣培養(yǎng)巍佑,生活習慣,甚至價值取向寄悯。
舉個簡單的例子萤衰,比如說你身邊的朋友都喜歡運動,我想你也應該會經(jīng)常參與猜旬,至于你興趣有多大這個不必深究脆栋,當大家都出去嗨皮的時候,你覺得你會坐下來靜靜看書或是在線學習么洒擦,這種可能性比較小椿争,或者說不常發(fā)生。羅胖在17年跨年演講上提到一個很好觀點:你對時間的分配就不斷的暴露你的人生底色熟嫩。我覺得很有道理扒刈佟!你每一次的選擇決定了你應該往那走掸茅,你能夠往那走椅邓,不是么!你在別人玩耍的時候選擇了看書或是學一項技能昧狮,那么你在未來就可能因為這看過的書或是技能景馁,人生走向不同的方向。
眼界決定了我們能看多遠陵且,多高裁僧,多廣。眼界也不是與生俱有慕购,還是得依賴環(huán)境聊疲,同時也是時間和精力分配背后的總和。為什么這么說呢沪悲?對國家形勢获洲,社會發(fā)展,行業(yè)趨勢殿如,專業(yè)技能學習贡珊,那一塊是能通過看一篇推文或是專業(yè)人士的分析就能搞得定的最爬,對這些的洞察力往往就是在不斷的關注思考分析總結后慢慢積攢下的,沒有數(shù)據(jù)门岔,沒有案例爱致,就沒有預測可言。
為什么要談到影響我們的兩個重要的因素環(huán)境和眼界寒随,這就要回歸主題動機落差糠悯。有什么樣的價值在主導你,你就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妻往,每個人都是足夠聰明互艾,我不懷疑,當然這是限定在所在的價值認知體系之下讯泣,經(jīng)常有人說纫普,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我是越來越認同這個觀點啦好渠。因此在茫茫學海中昨稼,總要坐上自己認為比較牢固的那艘船。這就限定了你的動機方向晦墙,坐上不同船的人就會駛向不同的方向和終點悦昵,最終差異性還是明顯體現(xiàn),人生的走勢也就因為動機不同而出現(xiàn)落差晌畅。
有一部分人會很辛苦但指,就是同時想上兩艘甚至更多的人。他們會過得很累抗楔,但收獲不會太大棋凳。在這個社會里,我個人覺得還是專注的人最能成功连躏,當然現(xiàn)在的社會也喜歡多技能高手剩岳,就是那種一身兼具多重本領的人,他們是最受歡迎和待見的入热,但我個人覺得不要因為這樣而讓自己不專注起來拍棕,高手或是專家或是精英總是應該有最強技能傍身的,其他附帶技能做輔助才能大放異彩勺良,沒有大招全是一堆小技能就不能致勝绰播。所以重點在哪,就是要有一技之長尚困,而且盡量把這項本領打磨到最好蠢箩,才能成為真正被需要的人才。
我的建議就是兩字,專注谬泌,這是我最近體會最深的東西滔韵,讓我覺得有種多年來惶惶虛度的感覺,這兩字也是我接下來應該好好落到實處的東西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