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偶爾刷到當(dāng)年陳小奇老師的作品《濤聲依舊》,這首歌九十年代唱遍大江南北圃郊,我很喜歡陳小奇老師的作品薪寓,尤其他填的詞:
帶走一盞漁火 讓他溫暖我的雙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無助的我 已經(jīng)疏遠(yuǎn)了那份情感
許多年以后才發(fā)覺 又回到你面前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
久違的你 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
許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fēng)霜
濤聲依舊不見當(dāng)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樣重復(fù)昨天的故事
這一張舊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
久違的你 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
許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fēng)霜
濤聲依舊不見當(dāng)初的夜晚
? ? ? ? 當(dāng)唱到這首歌使人很自然聯(lián)想到一首詩:《楓橋夜泊》攘已。原來陳小奇老師的《濤聲依舊》的創(chuàng)作靈感真是來自唐詩《楓橋夜泊》炮赦。陳老師重讀《楓橋夜泊》時覺得“江楓漁火對愁眠”之類的文字讓人遐想不盡,于是想以此寫一首歌曲样勃。在此讓我們重溫唐朝詩人張繼的經(jīng)典作品吠勘。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峡眶。
姑蘇城外寒山寺看幼,
夜半鐘聲到客船。
? ? ? 《楓橋夜泊》是一首羈旅詩幌陕,詩中的殘?jiān)隆跆淦蟆⒑ā鳂颉O火暇赤、孤舟心例、夜半、鐘聲鞋囊,組成的江南夜景止后,有景有情,意境幽怨溜腐,詩人愁思心境加重译株,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著,清晰聽到寒山寺傳來的鐘聲挺益,當(dāng)時詩人是失眠狀態(tài)歉糜,他又為何失眠呢?
? ? ? 原來張繼當(dāng)年是因?yàn)槎惚馨彩分畞y從京城流落江南望众,一路顛沛流離匪补,乘一葉孤舟,隨流飄蕩烂翰,途經(jīng)姑蘇城夯缺,夜泊楓橋,看著一輪孤月甘耿,慢慢的沉下山去踊兜,棲鴉啼寒,四野盡顯寒氣棵里,此時此景润文,愁情油然而生就很自然了姐呐。難得詩人值此時此景,觸景生詩典蝌,創(chuàng)作出這首流傳千古的作品曙砂,這是詩人完全沒有想到的。
? ? 《楓橋夜泊》詩的核心是鐘聲骏掀。正是這首詩引起了人們情愿的共鳴鸠澈。這鐘聲越敲越響,再也無法止步停息了截驮,竟然能穿過千個春秋的時空笑陈,直逼進(jìn)人們的心靈深處,敲得人們的靈魂為之顫動葵袭。在文人墨客心中回蕩悠悠涵妥,可見鐘聲的魅力。
? ? ? ? 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坡锡,恐怕也算不上名家蓬网,如果千年絕唱《楓橋夜泊》詩沒有流存下來,可能今天我們已忘記了他的名字鹉勒。這首詩首先被唐代高仲武編選的唐詩選集《中興間氣集》收錄帆锋,題目是《夜泊松江》。以后歷代詩選禽额,都收錄此詩锯厢,直到《唐詩三百首》,使這首詩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脯倒,傳誦于眾口了实辑。因?yàn)閺埨^這首詩,寒山寺成了名剎盔憨,凡到寒山寺的人也都要聽一聽那夜半的鐘聲徙菠。一首詩可以成就一處名勝,詩歌的影響力可謂大矣郁岩!而且這首詩還漂洋過海婿奔,為日本人所喜愛,甚至被選入日本的教科書中问慎。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說:“唐人七絕佳作如林萍摊,獨(dú)此詩流傳日本,幾婦稚皆習(xí)誦之如叼”荆”中外共賞,足見此詩文化藝術(shù)的感染力。
? ? ? ? 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踊沸,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歇终,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該寺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逼龟,建筑面積三千四百余平方米评凝。寒山寺屬于禪宗中的臨濟(jì)宗。唐代貞觀年間腺律,當(dāng)時的名僧寒山奕短、希遷兩位高僧創(chuàng)建寒山寺。1000多年寒山寺先后多次遭到火毀匀钧,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翎碑。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nèi)古跡甚多之斯,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日杈,寒山、拾得的石刻像佑刷,文徵明达椰、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 ? ? ? 最令人向往的鐘聲项乒,發(fā)出鐘聲的那口唐朝的大鐘還在嗎? 很遺憾梁沧!詩中所說的古鐘早已從人間消失了檀何,每年12月31日夜間寒山寺響起的108下鐘聲,都由另一口鐘發(fā)出廷支。關(guān)于寒山寺的鐘频鉴,歷來有“唐鐘早失,明鐘銷為炮恋拍,清鐘懸鐘樓”的說法垛孔。
? ? ? ? 姑蘇寒山寺的古鐘,著名的共有三口:一口即是唐鐘施敢,就是張繼夜泊聽鐘的那口周荐。但張繼夜泊楓橋時傳出夜半鐘聲的唐鐘, 自明代被竊運(yùn)往日本后僵娃,去向早己下落不明概作,成了千古之謎。據(jù)近代吳縣名人《寒山寺志》作者葉昌熾說默怨,他曾在寶室寺和景龍等處讯榕,見過唐鐘模型的紙拓本, “唐鐘冶煉超精,云雷奇古愚屁,波磔飛動济竹,捫之有凌”。唐鐘聲宏亮霎槐,夜深人靜時敲擊送浊,連七八里外的蘇州城內(nèi)也能隱約聽見。而關(guān)于唐鐘己流落日本的傳說非常盛行栽燕。
? ? ? ? 第二口古鐘是明代的古鐘罕袋,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寒山寺僧本寂募捐寂重鑄一口巨鐘碍岔,并建造了鐘樓浴讯,懸掛其間。明代唐寅寫有《姑蘇寒山寺化鐘疏》: “本寂禪師悟真筌而古德贊頌蔼啦∮芘Γ……本寺額號寒山,建始普明捏肢。殿宇粗備奈籽,銅鐘未成。月落烏啼鸵赫,負(fù)張繼楓橋之句:雷霆鼓擊衣屏,愧李白化城之銘。今將鼓洪爐以液精金辩棒,范土泥而鑄大樂”狼忱;并寫有偈詩:“姑蘇城外古禪房,擬鑄銅鐘告四方一睁;試看脫胎成器后钻弄,一聲敲下滿天霜≌哂酰”但該明鐘鑄成后30年左右窘俺,即又毀失。 《百城煙水》記載: “明嘉靖間复凳,僧本寂鑄鐘建樓瘤泪。鐘遇諉變,銷為炮育八【浚”
第三口鐘是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江蘇巡撫陳夔龍督造仿照舊鐘式樣新鑄一口大鐵鐘单鹿,該鐘有—人多高掀宋,外圍三人合抱,鐘身高1.3米, 口徑1.24米劲妙,重約2噸湃鹊,鐘上鑄有八卦圖案;又復(fù)建了精巧的二層六角鐘樓“大覺樓”镣奋,懸掛在樓上币呵,十分莊重,鐘聲宏亮悠揚(yáng)侨颈。清俞樾《新修寒山寺記》中寫道: “堂之西余赢,尚有隙地,乃構(gòu)重屋哈垢,是曰鐘樓妻柒。鑄銅為鐘,懸之其—上耘分,以存古跡”举塔; “筱石(即陳夔龍)中丞之撫中州(指中原地區(qū))返于節(jié)暑(指二十四節(jié)氣中小暑)得八葉(葉即貝葉,指佛經(jīng))焉求泰。其八日‘蕭寺(即佛寺)鐘聲’央渣。”古鐘上鑄“古寒山寺”渴频; “大清光緒歲次丙午三十二仲冬月谷旦”等芽丹。這就是今天懸掛在鐘樓內(nèi)的清代古鐘。據(jù)《百城煙水》所記:在寒山寺隔岸舊有聽鐘橋卜朗,于此聽鐘聲更覺清越深遠(yuǎn)志衍。
現(xiàn)存寒山寺內(nèi)大雄寶殿右側(cè)東南角懸大銅鐘,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4月聊替,由日本各界人士募集、日本工匠制作的仿唐青銅乳頭大鐘培廓。相傳日本明治年間有位日本僧人叫山田潤惹悄,西渡訪華,投寺暫住寒山寺肩钠,與寺僧相處十分融洽泣港。他得知寒山寺古鐘被日本人所劫,并改名為山田寒山价匠,發(fā)誓回國要去找到這口古鐘当纱,歸還寒山寺。他回日本后到處搜索踩窖,還是找不到坡氯。他只好發(fā)動籌資鑄造了一對青銅奶頭姐妹鐘,一口懸于日本館山寺,一口送到蘇州寒山寺箫柳,懸在大雄寶殿里手形。該鐘高約0.82米, 口徑約0.62米悯恍,周圍鑄陽文漢字《姑蘇寒山寺鐘銘》: “姑蘇寒山寺歷劫年久库糠,唐時鐘聲空于張繼詩中傳耳。嘗聞寺鐘轉(zhuǎn)入我邦涮毫,今失所在瞬欧,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罢防。乃將新鑄一鐘赍往懸之艘虎,來請余銘。寒山有詩篙梢,次韻以代銘顷帖。”渤滞。該鐘還有當(dāng)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撰寫了刻于鐘上的銘文: “姑蘇非異域贬墩,有路傳鐘聲。勿說盛衰跡妄呕,法燈滅又明陶舞。”
? ? ? ? 雖然日本人重新鑄造了一口鐘給寒山寺绪励,但是寒山寺的僧人和各界人士肿孵,對寒山寺的唐鐘依然情有獨(dú)鐘,總希望有朝一日能從日本找回來疏魏。 抗戰(zhàn)勝利后停做,寒山寺的住持培元禪師專門給政府寫文,希望政府能夠出面向日本交涉大莫,由駐日盟軍總部徹底調(diào)查寒山寺古鐘的蹤跡蛉腌。在給政府的呈文中,培文禪師講:“唐時古鐘只厘,早年被日本人大隈伯陰謀竄竊烙丛,運(yùn)往日本,嗣經(jīng)交涉羔味,由大隈伯鑄鐘認(rèn)賠河咽,其用心在狡匿古鐘,當(dāng)時為理所屈赋元,浼伊藤博文出面轉(zhuǎn)圜忘蟹,并于新鐘上鐫明認(rèn)竊……”由此可以看出飒房,唐鐘是被日本人掠走了,鑄了新鐘來賠償給中國寒瓦,而唐鐘的竊賊就是日本人大隈伯情屹。接到了培文禪師的請求,中國政府函請駐日盟軍司令部協(xié)助調(diào)查杂腰,駐日盟軍經(jīng)過調(diào)查后垃你,專門回函說:“該古鐘飭令日本政府,向大隈伯之孫等查詢喂很,均未獲得結(jié)果惜颇,目下已無更詳細(xì)之線索足供調(diào)查。 ”
? ? ? 日本人把寒山寺的古鐘掠奪到日本少辣,到底到了什么地方呢凌摄?股野琢是日本的漢學(xué)家,生于1838年漓帅,死于1921年锨亏,曾擔(dān)任過日本帝室博物館總長等職,在任期間曾到中國旅游忙干,1908年到寒山寺旅游器予。回國后捐迫,專門寫過一本書《葦杭游記》乾翔,在書中,曾經(jīng)記載:“午后又傭轎子施戴,經(jīng)二里抵寒山寺反浓。小院荒廢,有一鐘系近時新鑄赞哗。聞團(tuán)匪之亂雷则,古鐘為惡漢所掠奪,落上海骨董商手肪笋,后轉(zhuǎn)歸我富山縣某寺月劈,寺僧當(dāng)鑄造大鐘,投之爐中以充其用云涂乌。”這段記載英岭,揭開了所有的謎團(tuán):明鐘的流失時間是在中國的太平天國運(yùn)動階段湾盒,當(dāng)時無賴惡漢乘亂盜取了古鐘,賣到了上海的古董商人那里诅妹。后來古鐘輾轉(zhuǎn)來到日本富山縣一家寺廟里罚勾,但該寺的僧人竟然把寒山寺古鐘熔化毅人,用于鑄造自己的大鐘了。后人在寒山寺看到的是清朝所鑄之鐘和日本鐘尖殃,畢竟不是張繼詩中提到的那口古鐘丈莺,因此有清末康有為曾到蘇州寒山寺游覽,留下一首感慨萬千的七絕:
“鐘聲已渡海云東送丰,
冷盡寒山古寺楓缔俄。
勿使豐干又饒舌,
他人再到不空空器躏±兀”
在題款中又云:“唐人古鐘已為已為日人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