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內(nèi)涵與意義

作者:何俊兴想,杭州師范大學教授、國學院院長赡勘。杭州大學(現(xiàn)浙江大學)哲學專業(yè)畢業(yè)嫂便,哲學博士。曾任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闸与、博士生導師毙替。從事中國哲學與思想史研究。著有《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等践樱。
來源:《光明日報》

孟子曾言“心之官則思”厂画,認為“心”是用來思考的。古人所言之“心”并非心臟的“心”拷邢,而是類似于大腦的概念木羹。孟子賦予了“心”一種自覺的認識,確立起“心”的主體地位解孙。這開辟了中國思想文化中注重精神層面的傳統(tǒng)。

陽明先生是明代中葉人抛人,其思想和孟子一脈相承弛姜,其學說思想被稱為心學。陽明的心學不僅在傳統(tǒng)的精英階層影響深遠妖枚,而且在中下層也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廷臼,對于明代的思想建設、社會民智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绝页。除了在中國學術(shù)思想史上產(chǎn)生巨大影響外荠商,王陽明心學還對東亞文明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晚清以降续誉,中國逐漸走上了一條以反思傳統(tǒng)為前提的現(xiàn)代化道路莱没。也許在那個時代,這是一種必要手段酷鸦,但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饰躲,當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牙咏,此時的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接近于偉大復興的目標,因此嘹裂,也更有責任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為世界文明提供自己的思考妄壶。在這樣的背景下,體會王陽明心學是有益的寄狼。

陽明先生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組成丁寄。第一,心外無物泊愧。這在哲學上屬于本體論伊磺,構(gòu)成了他對整個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觀拼卵。第二奢浑,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無物的世界觀之后腋腮,陽明先生就需要依照其世界觀來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雀彼,也就是說,要轉(zhuǎn)向?qū)嵺`和行動即寡。在此基礎上徊哑,他進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說,這改變了此前思想家們把知與行進行分割聪富、區(qū)別的做法莺丑,認為知行本為一體,是相互包含的墩蔓。更為重要的是梢莽,王陽明將知與行由簡單的人的行為的兩個部分,合一上升到一個本體概念奸披。也就是說昏名,知行合一的本體不是手段性的東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來樣態(tài)和應然樣態(tài)阵面,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學在心的層面上得以展開轻局。第三,致良知样刷。知行合一強調(diào)知行是生命的本體仑扑,但并沒有說清楚知什么、行什么的問題置鼻。所以镇饮,陽明先生在晚年明確提出知行的本體就是致良知。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體有了明確的內(nèi)涵與方向箕母。

總之盒让,王陽明的思想由心外無物梅肤、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個部分構(gòu)成,而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之一邑茄,也是他成己成物的基本指南姨蝴,既為陽明心學的存在論哲學構(gòu)筑了具體路徑,又使陽明心學充滿了鮮明的實踐本位特征肺缕。下面左医,我們主要圍繞知行合一來講解。為了更好地闡述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內(nèi)涵與意義,我們從知行問題的簡略回顧講起。

知行問題的簡略回溯

知易行難抹腿?知難行易?

知行問題秕硝,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要。這雖然是個哲學問題洲尊,但也切實存在于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远豺。例如,叩齒是養(yǎng)生良方坞嘀,但鮮有人能每天堅持躯护,總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丽涩,這就是知易行難棺滞。商朝賢臣傅說曾對商王武丁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矢渊〖套迹”在傅說看來,知道一個東西并不難矮男,行動才難移必,即知易行難。這就較早地提出了知行的關系問題昂灵。但實際上,認知也并非十分容易舞萄。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時眨补,全球僅有幾人能聽懂;弗洛伊德早年在柏林大學講述自己的代表作《夢的解析》時倒脓,也只有兩人聽課撑螺。可見崎弃,理解并接受一種新的道理或知識也實非易事甘晤,人很容易被既有的知識所捆綁含潘。在這方面,我國的改革開放也是很好的例證线婚。改革開放從解放思想開始遏弱,解放思想的實質(zhì)就是要沖破已有思想、知識塞弊、觀念對人的束縛漱逸,認清世界潮流,認清人民的真正需要游沿。

孔子對知行問題有何看法饰抒?

孔子的哲學以仁學為標志。關于仁的內(nèi)涵诀黍,孔子有不同層面的回答袋坑,其中一個層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礎上。樊遲問仁眯勾。子曰:“愛人枣宫。”問知咒精。子曰:“知人镶柱。”也就是說模叙,一個沒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仁者的歇拆。孔子曾言:“唯仁者能愛人范咨,能惡人故觅。”仁者不是簡單地愛人渠啊,也要知道什么行為值得痛恨输吏。可是替蛉,要區(qū)分這個問題就必須有“知”贯溅。所以,在孔子知躲查、仁它浅、勇的完整品格中,“知”是第一位的镣煮,“知”才能“仁”姐霍,有了“知”和“仁”,才能談“勇”。

《論語》以“學而時習之”開篇镊折,這其實就包含了知與行兩個方面胯府,學就是知,習就是行恨胚。所以骂因,知行問題是孔子學說中的重要問題。他把“知”的過程分成了學與思兩部分与纽,子曰:“學而不思則罔侣签,思而不學則殆〖庇兀”若一個人只學不思影所,就容易迷茫×潘椋可是猴娩,若只重視思而不重視學,同樣也是很危險的勺阐。以上均表明孔子對“知”已有深刻分析卷中。

雖然“知”是成為仁者的前提,但在知與行的輕重問題上渊抽,孔子又突顯了行的重要性蟆豫,認為行重于知,主張敏行懒闷。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十减。”子曰:“吾有知乎哉愤估?無知也帮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玩焰,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由驹。”子曰:“由昔园,誨汝知之乎蔓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默刚,是知也甥郑。”子曰:“弟子入則孝羡棵,出則弟壹若,謹而信嗅钻,泛愛眾而親仁皂冰,行有余力店展,則以學文⊥毫鳎”換言之赂蕴,知是前提,行是終端舶胀。若沒有行概说,知仍是空的。

總之嚣伐,知與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一對重要范疇糖赔。知行問題在儒家思想中自始就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因此轩端,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并非空穴來風放典,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基茵。

《中庸》對知行相關問題也有相關的描述奋构。在孔子之后,儒家關于知行問題仍有進一步展開拱层。例如《中庸》中敘述:“道之不行也弥臼,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根灯。道之不明也径缅,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箱吕〗娌担”“或生而知之;或?qū)W而知之茬高;或困而知之兆旬;及其知之,一也怎栽±鲡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熏瞄;或勉強而行之脚祟;及其成功,一也强饮∮勺溃”“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行您∶”

相傳《中庸》是子思的作品,但其中仍大量記錄著孔子的言語娃循,剛才所引的就有炕檩,所以,這些仍可看成是孔子的觀點捌斧。當然笛质,子思的言論也是很清楚的,如“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捞蚂,致廣大而盡精微妇押,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姓迅,敦厚以崇禮”舆吮。從這些話,可以看到队贱,知與行在子思這里基本是并重的色冀。

在孔孟之后,不少人對知行問題的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柱嫌。我們舉荀子與朱熹兩個例子锋恬。

荀子——知明而行無過,知之不若行之编丘。荀子非常重視知與行的問題与学,一方面,他強調(diào)知嘉抓,“故木受繩則直索守,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抑片,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卵佛。另一方面,他強調(diào)行比知更重要敞斋,認為“知之不若行之”截汪。在荀子那里,“知”本身又有很多細化植捎⊙媒猓“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焰枢,見之不若知之蚓峦∩嗉粒”也就是說,荀子把“知”區(qū)分為“聞”“見”“知”三個層面暑椰,聽到架诞、看到和知道是三個不同的概念「绍裕《論語》已提到學與思的區(qū)分,荀子實際上又把“學”的過程進行了細化很泊,分成了“見聞之知”和在見聞之上的最后把握角虫,即一個是感性認識,一個是理性認識委造。

朱熹——知行相須戳鹅,知先行重。王陽明的心學是直接針對著朱熹的理學提出的昏兆,所以這里我們對朱熹稍微展開來講一點枫虏。朱熹是宋代的偉大儒者,他在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可與孔子相媲美爬虱×フ孔子繼承上古中華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換跑筝,開辟了軸心時代的文明死讹,也正因此,中華民族才在整個世界文明史中曲梗,獨樹一幟赞警、自成系統(tǒng)÷擦剑可是愧旦,文明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就像是長江定罢、黃河一樣笤虫,是由涓涓細流匯合而成的,它在奔騰的過程中祖凫,不斷地轉(zhuǎn)彎耕皮,不斷地吸納,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蝙场,形成了不同的樣態(tài)凌停。漢代以后,中國經(jīng)歷了巨大的思想文化的改變售滤,這就是佛教的傳入罚拟,使得孔子以來的思想文化有了新的變化過程台诗。在佛教的刺激之下,中國文化的內(nèi)部也發(fā)生了一些調(diào)整和整合赐俗。

除了思想層面上的樣態(tài)變化拉队,漢代以后,華夏民族的族群也發(fā)生了重要的民族融合阻逮,歷史上著名的匈奴粱快、鮮卑、羯叔扼、氐事哭、羌等民族融匯到了漢族中。而且瓜富,中國的社會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鳍咱,以前的中國由大戶人家主持,平民依附于大戶人家与柑,唐代以后谤辜,大戶人家慢慢解體,小戶人家慢慢崛起价捧。但大戶人家能做的事丑念,小戶人家卻無法完成。以祭祖為例结蟋,大戶人家祭祖時會有家廟渠欺,排場也較大,這些禮儀小戶人家是難以做到的椎眯。

所以挠将,無論是在思想文化、族群血統(tǒng)上编整,還是在社會結(jié)構(gòu)舔稀、生活方式上,漢代以后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掌测。到了宋代内贮,面對這樣多樣性的世界,人們迫切需要重建一種秩序汞斧,宋儒承擔起了這項偉大工作夜郁,朱熹集大成。他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孔子以來的儒家文化粘勒,創(chuàng)造性地轉(zhuǎn)化了漢代以來的文化竞端,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化的新格局。朱熹強調(diào)“格物窮理”“格物致知”庙睡,中國民間有這樣的俗語:“有理走遍天下”事富,“凡事要講一個道理”技俐,這個“理”“道理”,雖非朱熹首倡统台,但他對此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梳理和闡發(fā)雕擂。簡言之,朱熹最偉大的成就就在于為中國文化注入了理性主義的光輝贱勃。

怎樣來理解這個理性主義光輝井赌?在中國傳統(tǒng)的原始文化中,宗教的氣息贵扰、信仰的氣息占很大部分仇穗,神話、傳說拔鹰、迷信都混雜在一起」蠛孔子的貢獻在于完成了一個世俗性的轉(zhuǎn)換列肢,使得上古的充滿想象的虛妄的歷史觀念轉(zhuǎn)化為世俗的人文的觀念,奠定了我國以世俗文化為底色的傳統(tǒng)宾茂。中國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人文的傳統(tǒng)瓷马,是以人為主的世俗生活的傳統(tǒng)。但是跨晴,世俗生活的傳統(tǒng)是感性的欧聘,若只是感性的,當然是活潑卻不深刻的端盆。朱熹的工作就是在人文傳統(tǒng)的基礎上怀骤,進一步地提升了理性的傳統(tǒng)。

現(xiàn)代化源起于西方焕妙,現(xiàn)代性中最重要蒋伦、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理性。世俗和理性在西方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是一并展開的焚鹊。中華民族雖然較早地從宗教信仰中轉(zhuǎn)到了世俗的人文主義痕届,但它的理性是分階段的∧┗迹孔子的時代更多地停留在經(jīng)驗理性研叫,到了朱熹的時代則有了明顯的提升,思辨性的理性強化了璧针。晚清之后嚷炉,多樣的西方文化相繼涌入中國,人們選擇與歡迎德先生與賽先生探橱,其根源在于我們自身的思想文化中包含著民主與科學的因素渤昌。在接受科學的方面虽抄,朱熹的格物窮理顯然是提供了思想基礎的。

回過頭独柑,我們再講朱熹對于知與行的看法迈窟。在知與行的關系問題上,朱熹強調(diào)“知行相須”“知先行重”忌栅〕岛ǎ“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索绪,足無目不見湖员。論先后,知為先瑞驱;論輕重娘摔,行為重』椒矗”“致知凳寺、力行,用功不可偏彤侍。偏過一邊肠缨,則一邊受病≌到祝”王子充問:“某在湖南晒奕,見一先生只教人踐履∶澹”曰:“義理不明脑慧,如何踐履?”曰:“他說:‘行得便見得砰盐⊙龋’”曰:“如人行路,不見楞卡,便如何行霜运。今人多教人踐履,皆是自立標致去教人蒋腮。自有一般資質(zhì)好底人淘捡,便不須窮理、格物池摧、致知焦除。圣人作個大學,便使人齊入于圣賢之域作彤。若講得道理明時膘魄,自是事親不得不孝乌逐,事兄不得不悌,交朋友不得不信创葡≌闾撸”這些話都反映了朱熹在知行問題上的看法。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提出

外緣時弊灿渴,因病與藥洛波。朱熹強調(diào)理性,十分重視“知”的問題骚露,強調(diào)知識和讀書的重要性蹬挤。他強調(diào)讀書,強調(diào)做學問棘幸,是要讓人在學知識的過程中焰扳,訓練、培養(yǎng)和確立自身的理性精神误续,進而成為圣賢吨悍。但這也導致了天下的讀書人均以讀書為敲門磚,拿做學問去獵取功名利祿女嘲,追求榮華富貴畜份〉剩可以說欣尼,這是朱熹重“知”的副作用。

正是針對這樣的時弊停蕉,陽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說愕鼓,強調(diào)“知”最后要落實到實踐中去,“知”的目的不是獵取功名慧起,而是要讓自身成為真正的仁者菇晃,成為圣賢。所以蚓挤,陽明的思想是因病下藥磺送,是針對朱子學的弊端提出的。當然灿意,這個弊端并不是朱子學本身的弊端估灿,而是朱子學的社會化運用所帶來的問題。

內(nèi)在理路缤剧,本然如是馅袁。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也有自己的內(nèi)在理路。在王陽明看來荒辕,如果理性是通過知識的探求汗销、學問的追求而獲得的犹褒,那么,人的精神就容易被吸引到外在的世界中去弛针,從而使自我主體性喪失叠骑。所以,王陽明思想的根本意義就在于其在理性的基礎上確立起人的主體性钦奋,這也是陽明思想的核心座云。

朱熹賦予人以理性的力量,但這個理性很可能被湮沒在對外在事物的認知上付材。再者朦拖,當大家都比較蒙昧時,凸顯理性是十分必要的厌衔¤档郏可是,當理性的力量十分強大時富寿,就可能對精神層面造成很大的遮蔽和扼殺睬隶,因為人不完全是理性的動物。更直接引導人類生活页徐、思考和工作的可能是情感苏潜。理性想要駕馭情感,就需要另外一種精神力量——意志的幫助变勇。所以恤左,知、情搀绣、意這三者在整個生命精神中是非常復雜的飞袋,很難分辨到底是意志部分,還是情感部分链患,抑或是理性部分為主巧鸭,也很難說哪個部分多了就有利。例如麻捻,醫(yī)生對病危病人說纲仍,回家準備后事吧。從理性的標準講贸毕,這并沒有錯粪小,可是這很傷情静檬。也許,病人原本可以活六個月,把實情告知后咐熙,他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人不僅是理性的動物,人同時也是情感的動物婉宰。王陽明賦予了人一個豐滿的主體——精神主體,在此基礎上推穷,他又進一步提出知行合一說心包。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是王陽明本身思想的自然延伸:“某今說個知行合一馒铃,正是對病的藥蟹腾,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区宇⊥拗常”

知行合一的內(nèi)涵

知行合一的內(nèi)涵應該包括了知行一體、真知真行议谷、知行功夫炉爆、知行本體四個方面。

知行一體在陽明之前卧晓,我們前面講了芬首,學者們是把知和行分開來說的,知是知逼裆,行是行郁稍。而陽明則認為,知中就有行胜宇,行中就有知耀怜。“知行工夫本不可離掸屡,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封寞,失卻知行本體然评,故有合一并進之說仅财。”“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碗淌。行是知的功夫盏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亿眠。若會得時碎罚,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纳像。只說一個行荆烈,已自有知在。”“知者行之始憔购。行者知之成宫峦。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玫鸟〉急粒”實際上,知和行是融在一起的屎飘,每個人關注的東西和每個人的興奮點妥曲、喜好是連在一起的,這不完全是知的問題钦购,這包含了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偏向在里面檐盟。所以,知里面就有行押桃,行就包含了知遵堵。平時做工作時,越是熟悉的工作怨规,就越喜歡做陌宿。越是不熟悉的工作,就越不愿意做波丰,甚至害怕去做壳坪,也是這個道理。簡言之掰烟,一個人的行動當中包含著他本身的知識爽蝴,知行是一體的。

真知真行知是行的主意纫骑,行是知的功夫蝎亚。這里面有一個真知與假知、真行與假行的問題先馆。知行合一发框、知行一體指的都是真知真行∶呵剑“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梅惯,說,如好好色仿野,如惡惡臭铣减。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脚作,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葫哗,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劣针,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桨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酿秸,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灭翔。”王陽明的弟子王龍溪曾闡發(fā)王陽明的思想辣苏,他講:“天下只有個知肝箱,不行不足謂之知。知行有本體有工夫稀蟋,如眼見得是知煌张,然已是見了,即是行退客。耳聞得是知骏融,然已是聞了,即是行萌狂。要之只此一個知档玻,已自盡了。本體原是合一茫藏,先師因后儒分為兩事误趴,不得已說個合一。知非見解之謂务傲,行非履蹈之謂凉当,只從一念上取證,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售葡,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看杭。知、行二字挟伙,皆指工夫而言楼雹,亦原是合一的,非故為立說以強人之信也像寒『姹”常人可能認為瓜贾,想對父母孝诺祸,就要了解到底什么時候要讓父母暖和一點,什么時候讓父母涼快一點祭芦,這都是知識筷笨,都需要學習。而王陽明則認為,若一個人真的想孝胃夏,并不需要專門學習轴或,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會學會仰禀。所以照雁,這里面存在一個真知真行的問題。

知行功夫陽明主張凡事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上答恶,一定要有生命的感受饺蚊。知識是外在的、零散的悬嗓、碎片化的污呼,可最后落實在生活中是整合為一體的。也就是說包竹,每個人都要把外在的知識燕酷,經(jīng)過自身生命的整合、認可周瞎,把它展現(xiàn)出來苗缩,這個生命的整合和統(tǒng)一的過程就是一個功夫的過程。例如声诸,想要講好陽明學挤渐,僅有一份課件是不夠的,還需要讀陽明双絮、孔子浴麻、孟子、朱熹的書囤攀,進而形成自己的認知软免。這個過程就是知行的功夫。日常生活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焚挠,可能有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為我們安排好了膏萧,但我們還是總感覺此人不誠,這個不誠可能就表現(xiàn)在某種言談中蝌衔、某種態(tài)度上榛泛。在整個過程中,那個做事情的人的精神的呈現(xiàn)就是知行的功夫噩斟,這個知行的功夫是在生命中經(jīng)過整體性的熔鑄后表達出來的曹锨。

知行本體陽明通過功夫把知行上升為生命的本體。在陽明之前剃允,知與行只是人的行為思考的兩個行為方式沛简。但是齐鲤,在陽明這里,通過知行合一就變成了本體椒楣。這個本體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给郊。這個存在的方式中,理性的部分捧灰、情感的部分淆九、踐行的部分融通為一體,以心毛俏、以精神表達出來吩屹。往往感動人的不是行動,而是心拧抖。人的能力有大小煤搜,但是心到不到是關鍵。俗語云:“精誠所至唧席,金石為開擦盾。”這就是要上升到那個本體淌哟〖B“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徒仓「睿”“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掉弛,方知痛症见。知寒,必已自寒了殃饿。知饑谋作,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乎芳?此便是知行的本體遵蚜,不曾有私意隔斷的∧位螅”本體就是心本體吭净,就是精神本體。這個精神是來統(tǒng)轄人的所思肴甸、所想寂殉、所行、所言的雷滋。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有精神不撑,有心文兢,有知行本體晤斩,而動物則沒有焕檬。陽明把知行合一上升到本體,實際上是對生命的高度禮贊澳泵,賦予了人的生命以主體性实愚。

知行合一的意義與局限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兔辅,重新闡明了“知”與“行”的內(nèi)涵腊敲。第二,為“致良知”學說提供功夫路徑维苔。在王陽明看來碰辅,人之所以異于其他動物,就在于人有良知介时。朱熹強調(diào)天理没宾,故而有了“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講一個道理”之說,但民間也有“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說法沸柔,這就等于是在天理之后又有了良心循衰。所以,今天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褐澎,在對人会钝、對事的過程中,都秉承著天理良心工三。做人要講天理迁酸,做人要講良心,這個良心的觀念就是由王陽明強化了的俭正。第三胁出,重筑儒家修身傳統(tǒng)中的力行特色。儒家并不主張空談段审,孔子曾言:“我欲托之空言全蝶,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峦鳎”王陽明繼承并重筑了儒家修身傳統(tǒng)中的力行特色抑淫。總之姥闪,王陽明思想的光輝性始苇,既在理論的方面,又在實踐的方面筐喳。

當然催式,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函喉,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其嚴判良知與知識之別,強調(diào)良知為重荣月,對知識層面關注不足管呵。也就是說,王陽明過分地把良知和一般的知識做了區(qū)分哺窄,并以良知代替了知識捐下,從而使得朱熹追求的理性、道理萌业、格物窮理未能得到進一步彰顯坷襟。

眾所周知,歐洲理性主義的傳統(tǒng)大約從17世紀開始走向現(xiàn)代化生年,朱熹的思想本早于他們五百年婴程,陽明所處的時代正是大航海時代的前夜,陽明之后沒多久抱婉,西方天主教的傳教士就來到了中國档叔,即意味著大航海開始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里授段,王陽明把人們的視野從格物窮理的外部世界探索蹲蒲,又拉回到人的生命。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侵贵,因為無論科學如何昌明届搁,最后都應以人的豐滿和完善為最終目標。只是窍育,人類雖是終極目標卡睦,但在歷史的過程中,它是通過具體目標來實現(xiàn)的漱抓。在具體的歷史階段中表锻,西方走向了科學昌明的時代,而我國則不然乞娄。這雖不完全是陽明的問題瞬逊,但王陽明思想本身確實存在著對知識追求的某種遮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仪或,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确镊,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范删,老刑警劉巖蕾域,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6,372評論 6 498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到旦,居然都是意外死亡旨巷,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巨缘,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2,368評論 3 39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采呐,“玉大人若锁,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竿颍” “怎么了拴清?”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2,415評論 0 35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靶病,是天一觀的道長会通。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娄周,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涕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157評論 1 29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煤辨,結(jié)果婚禮上裳涛,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众辨,他們只是感情好端三,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171評論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鹃彻,像睡著了一般郊闯。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蛛株,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125評論 1 297
  • 那天团赁,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谨履。 笑死欢摄,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笋粟。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怀挠,決...
    沈念sama閱讀 40,028評論 3 41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害捕!你這毒婦竟也來了绿淋?”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8,887評論 0 274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吨艇,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躬它,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东涡,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310評論 1 310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冯吓,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533評論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倘待,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组贺。...
    茶點故事閱讀 39,690評論 1 348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凸舵,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失尖,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啊奄,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5,411評論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掀潮,位于F島的核電站菇夸,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仪吧。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庄新,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004評論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薯鼠。 院中可真熱鬧择诈,春花似錦、人聲如沸出皇。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659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郊艘。三九已至荷科,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暇仲,已是汗流浹背步做。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812評論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奈附,地道東北人全度。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7,693評論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斥滤,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将鸵。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577評論 2 35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筆者寫下這個題目佑颇,可謂誠惶誠恐顶掉,深感要對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評判,力道仍非常淺薄挑胸。能寫這篇文章痒筒,緣于讀梁漱溟先生的書...
    云之漢閱讀 4,974評論 0 15
  • “知行合一”之前 《尚書·說命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就福” 我們知道一件事情并不算太難移袍,真正困難的是要去做這件事...
    段壹來了閱讀 1,825評論 1 10
  • 一 《海闊天空》中有這樣一句歌詞: 謝謝你們曾經(jīng)看輕我葡盗,讓我不低頭,更精彩得活啡浊。 我喜歡這首歌觅够,但不贊同這句歌詞。...
    歪叔留小白閱讀 620評論 0 2
  • 1 我曾經(jīng)談過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苹祟。 一個安徽女孩砸抛,長相甜美评雌,有兩個可愛的小虎牙,細細彎彎的眉毛笑起來仿佛全世界都跟...
    鄧眼珠子閱讀 1,197評論 2 5
  • 感恩直焙,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景东。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奔誓。古往今來斤吐,懂感恩的人的事跡不勝枚舉——子路負...
    詩與自己1閱讀 32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