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山花開
?原詩
人生歸有道蜡娶,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映穗,而以求自安窖张?
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蚁滋。晨出肆微勤宿接,日入負耒還。
山中饒霜露辕录,風氣亦先寒睦霎。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走诞。
四體誠乃疲副女,庶無異患干。盥濯息檐下蚣旱,斗酒散襟顏碑幅。
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塞绿。但愿長如此沟涨,躬耕非所嘆。
?翻譯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异吻,p115】
人生本應皈依正道裹赴,衣與食是生存的根源。
怎能連這樣的事都不理會诀浪,卻可以求得自我心安棋返?
開春后抓緊做日常農(nóng)活,這一年的收成還頗可觀笋妥。
早晨下田參加一些輕微勞動懊昨,日落時背負著稻捆歸還。
山中田里多有霜露春宣,氣候也比山下早寒酵颁。
種田人家難道不辛苦?無法擺脫這樣的艱難月帝!
四肢確實非常疲乏躏惋,卻沒有意外的災禍糾纏。
洗凈手腳在屋檐下休息嚷辅,喝一杯酒散散寒氣簿姨,舒展容顏们妥。
遠古時長沮、桀溺的心懷窃蹋,千載下卻與我息息相關者铜。
但愿能夠長久如此,親身耕作域仇,也自心甘刑然。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p121】
人生歸依有常理暇务,衣食本自居首端泼掠。誰能棄此不經(jīng)營,便可求得自身安垦细?
初春開始操農(nóng)務择镇,一年收成尚可觀。清晨下地去干活括改,日落扛犁把家還腻豌。
居住山中多霜露,季節(jié)未到已先寒叹谁。農(nóng)民勞作豈不苦饲梭?不可推脫此艱難。
身體確實很疲倦焰檩,幸得不會惹禍患憔涉。洗滌歇息房檐下,飲酒開心帶笑顏析苫。
長沮桀溺隱耕志兜叨,千年之下與我伴。但愿能得長如此衩侥,躬耕田畝無怨嘆国旷。
【謝先俊/王勛敏《陶淵明詩文選評》,p56】
人生總歸有常道茫死,吃飯穿衣是開端跪但。豈有衣食不營理,而能安樂免饑寒峦萎!
新春致力干農(nóng)活屡久,一年收成尚可觀。清晨下地勤操作爱榔,日落扛犁把家還被环。
山地高寒多霜露,入秋氣候冷得早详幽。耕種莊稼豈不苦筛欢,田家終歲任辛勞浸锨。
雖說身體真疲倦,幸喜災禍或可消版姑。洗罷手腳檐下歇柱搜,喝虛酒兒散散心。
長沮桀溺去我遠剥险,相隔千載情相親冯凹。但愿生活長如此,躬耕田畝一身輕炒嘲。
?解釋
【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p114】
本詩作于義熙六年(410)匈庭,陶淵明四十六歲夫凸。詩人參加了種植早稻的全過程。秋收后阱持,既鄭重又愉悅地寫下了本詩夭拌。詩從對務農(nóng)的認識開篇,再總提歲功衷咽,點出秋獲鸽扁,接著寫農(nóng)作的辛苦,再轉寫避祿就耕的樂之所在镶骗,最后表示志耕不渝桶现。淵明的躬耕思想與實踐,以本篇反映得最為全面而典型鼎姊。收獲而喜骡和,竟全篇無一“喜”字,此頗耐人尋味相寇。這是對務農(nóng)的樸實認識所致慰于,種之獲之難“歸有道”;或是田家多苦唤衫,苦盡不一定甘來婆赠。故此不書一“喜”字。在技法上佳励,以轉勢避平直休里,“孰是”一轉,“田家”又一轉植兰,“庶無”再轉份帐,“非所嘆”反轉作結。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楣导,p119】
庚戌歲是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废境,陶淵明四十六歲。陶淵明自四十一歲辭去彭澤令歸田之后,經(jīng)過多年的躬耕體驗噩凹,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有了更深的感受與思考巴元。這首詩并不是描寫秋收的具體情況,而是強調(diào)勞動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勞動過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驮宴,從而使其隱耕之念更加堅定不移逮刨。清代邱嘉穗在《東山草堂陶詩箋》卷三評此詩說:”陶公詩多轉勢,或數(shù)句一轉堵泽,或一句一轉修己,所以為佳。余最愛‘田家豈不苦’四句迎罗,逐句作轉睬愤。其他推類求之,靡篇不有纹安。此蕭統(tǒng)所謂‘抑揚爽朗尤辱,莫之與京’也∠崞瘢”很能說明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光督。
【謝先俊/王勛敏《陶淵明詩文選評》,p55】
“庚戌歲”是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塔粒,陶淵明四十六歲结借。西田指當時住所西邊的田。陶淵明辭彭澤令歸田后窗怒,親身參加了一段時間的耕作映跟,對農(nóng)業(yè)勞動有了進一步的體驗和感受。他在詩中強調(diào)解決衣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扬虚,抒發(fā)了通過辛勤勞動終于贏得豐收的感慨:致力躬耕得以潔身遠禍努隙,并獲得物質(zhì)的滿足和精神的慰籍。
【張彥《陶詩今說》辜昵,p70】
筆者長期酷愛陶詩荸镊。年輕時曾多次讀其詩文,并在其書之空白處寫下一點兒“隨感”或“讀后印象”之類的文字堪置。這首詩讀后留言是:“怪哉躬存!這是一首與前一首迥然相異的詩,充滿著樂觀的情調(diào)舀锨,大有人生積極之意義岭洲。然而,作者也確有避世躲災之心坎匿《苁#”
這首詩寫于晉安帝義熙六年(公元410年)雷激,時年四十六歲「嫠剑可以說屎暇,這首詩是詩人全年參加種植早稻勞動的一幅寫真畫:起首寫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的必要和重要(“衣食固其端”),為了求得生存和“自安”驻粟,必須下地躬耕根悼。春天來了,它既是給人帶來希望的季節(jié)蜀撑,又是召喚農(nóng)民“理常業(yè)”抓緊大好時光栽種早稻以求豐收的時候挤巡,寫得十分入情入理。隨后酷麦,詩人就像是畫家玄柏,潑墨揮毫描繪勞動的全過程:早上沐浴著晨曦下地勞動,一直干到日落西山才扛著農(nóng)具回家贴铜,活不一定很費力,但畢竟是從早到晚在田野瀑晒。山里濕氣襲人霜露多绍坝,氣溫非暖仍先寒,可見農(nóng)勞非易事苔悦,辛苦勞頓莫須言轩褐!勞動一天手腳累得實在疲倦不堪,但可以躲避諸如官場上那意外的非常禍患玖详。(兩相對比把介,田園保平安!)勞動結束回到家蟋座,先洗后喝(酒)拗踢,散淡、泰然向臀。不由得靜下心來巢墅,想起那遙遠古代兩位隱者長沮與桀溺,(也真怪H颉)千年之后的我卻和他們心相通且息息相關君纫。(唉,算了吧G郾颉)但愿一輩子如此下去(從事農(nóng)耕)蓄髓,親自參加勞動自食其力沒有厭惡、無所悲嘆(心安理得舒帮,自自然然)会喝。在寫法上陡叠,也有高妙之處。全詩貫穿的是一個“喜”字好乐,可是全詩卻無一個“喜”字出現(xiàn)匾竿,故頗耐人尋味。最后蔚万,詩人只用三個字“非所嘆”作結岭妖,妙哉!大手筆也反璃。
【金融鼎《陶淵明集注新修》昵慌,p92】
(1)說明:
庚戌歲,此即晉安帝義熙六年(公元四一〇年)淮蜈,時陶淵明四十六歲斋攀。西田,即《歸去來兮辭》中說的“西疇”梧田,當在上京的西邊淳蔼。這首詩寫詩人在西田收獲早稻時的感想。他認為裁眯,人生有一定的道路鹉梨,吃飯穿衣必須靠自己經(jīng)營;田家雖然勞動辛苦穿稳,但不能推卻這種生活存皂;一天的勞動雖然使四肢感到非常疲勞,但在屋檐下喝酒散心也是快慰的逢艘。因此旦袋,自己愿意像長沮、桀溺那樣長期過著這種躬耕生活它改。
(2)輯評:黃文煥《陶詩析義》卷三:(“人生”二句)衣食從有道說起疤孕,善為觀獲占地步,會心不遠央拖,無一非道也胰柑。(“四體”二句)看破世界之言,非閱世憂患后爬泥,不知此語之確柬讨。耕即有患餒而已,無意外之異也袍啡。(“遙遙”二句)屢言沮踩官、溺以自況,所處之時運同也境输。感嘆晉衰蔗牡,胸中有故颖系。(“但愿”句)悵然有易運之悲。
邱嘉穗《東山草堂陶詩箋》卷三:陶公詩多轉勢辩越,或數(shù)句一轉嘁扼,或一句一轉,所以為佳黔攒。余最愛“田家豈不苦”四句趁啸,逐句作轉,其他推類求之督惰,靡篇不有不傅,此蕭統(tǒng)所謂“抑揚爽朗,莫之與京”也赏胚。他人不知文字之妙全在曲折访娶,而顧為平鋪直敘之章,非贅則復矣觉阅。
張蔭嘉《古詩賞析》卷十三:此獲稻后賦歲功既成之可樂也崖疤,總重在當力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