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是大家都愛去的一處皇家園林,但一直以來耍目,人們都只注意了仁壽殿膏斤、玉瀾堂、佛香閣邪驮、昆明湖莫辨、長廊、十七孔橋毅访、南湖島沮榜、西堤等建筑和風景,而忘記了這里也曾和紫禁城一樣俺抽,是文物薈萃之所敞映,也早該成立一座博物館,在人們在瀏覽它美景的同時磷斧,也感受文物之美振愿,文化之美。
2021年9月28日弛饭,經過4年的精心準備冕末,在全國18家文博單位的見證下,頤和園博物館正式掛牌成立了侣颂。博物館位于昆明湖東岸文昌閣東側档桃,是一處具有皇家園林特色的文物博物館。
作為一個新開館憔晒,頤和園博物館有其后發(fā)優(yōu)勢藻肄,充分借鑒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蔑舞,采用了世界通行的藏品庫與展館相結合的現代化博物館模式,滿足了陳列與文物管理的現代化要求嘹屯。
整個博物館為中國傳統(tǒng)四合院形式攻询,有7個文物展廳2777平方米,中央展廳面闊5間州弟,前出廈3間钧栖,通過游廊與四座獨立的展廳相連。四座獨立展廳是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婆翔,分別是“瓷器館”“玉器廳”“盆景廳”和“外國文物廳”拯杠,分別展示收藏在頤和園里的清代,特別是晚清時期的文物啃奴。
頤和園的歷史始終與福壽相伴潭陪。它的前身清漪園,是1750年最蕾,乾隆為母親崇慶皇太后祝壽挖昆明湖堆萬壽山而成畔咧。1860年,它和圓明園等都被英法聯軍搶后焚毀揖膜。1888年,光緒皇帝希望慈禧太后退位梅桩,以祝壽的名義重修清漪園壹粟,并改名為頤和園。主殿仁壽殿也取自《論語》“仁者壽”之義宿百。
因此趁仙,頤和園博物館開館首展舉辦“園說Ⅲ—文物中的福壽文化與藝術特展”,個人認為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垦页。
展覽依托頤和園所藏文物資源雀费,聯合了故宮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館痊焊、湖南省博物館盏袄、古陶文明博物館等18家文博單位,聚焦園林中的福壽文化與藝術薄啥,展覽展出了286件/套福壽主題的國內文物及外銷文物辕羽,分為“福壽綿長”“壽山福海”“福壽萬象”“福壽滿堂”及“福壽攸同”五部分垄惧;展品時間跨度四千年余年刁愿,包括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西周青銅器到逊、漢代瓦片铣口、唐代銅鏡滤钱、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時代的家具、器物脑题、字畫件缸,甚至還有從唐代開始的外銷瓷器,全面追溯了福壽文化的歷史淵源旭蠕,學術挖掘亦深入新穎停团,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質樸美好的審美意趣、精神追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掏熬。
頤和園博物館就是文昌院內佑稠,因是一個單獨的小院,很多游客旗芬,特別是旅游團都不太會光顧舌胶,我給大家分享自己拍到的部分展品,希望能引起您的興趣并走進博物館去近距離參觀疮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