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秋風是秋天最好的禮物。今晚的秋風一直吹胎撤,令人心曠神怡分蓖,很走心。我從北教看完《自由在高處》下來桨仿,看到銀盤掛中天,剛好是“十六的月兒圓”案狠,想想系統(tǒng)還沒有填完服傍,索性就找了一塊草地,躺在草地上骂铁,一邊望月一邊補錄吹零。
似乎很久沒有這樣望月,在一個淡淡的秋夜里拉庵。銀輝滿地灿椅,秋夜的月光如水,靜謐钞支,流淌茫蛹,水如天,無休無止烁挟。月暈晃動婴洼,感覺就像是被風吹散的光,被風撩起的水信夫。月影卻是那么清清楚楚窃蹋,干干凈凈卡啰。樹枝高高,連在一起警没,托著那月匈辱,然后樹影婆娑;圓燈矮矮杀迹,在草地中錯落有致地蹲著亡脸,泛著白光。
在秋夜里聽秋風树酪,在聽秋風的夜里望月浅碾,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是美,想必就是這種想要愉悅的需求不經意間得到了滿足续语。我想我們的生活乃至文化里應該存在一種月光美學垂谢。月亮不僅僅是實物的存在,也是情感的寄托疮茄、生命的追索滥朱、乃至哲思的沉淀,升落圓缺之際力试,這種滿足人們需要的月光便有了美的意味徙邻。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畸裳,一個孤身置于他鄉(xiāng)的人缰犁,在夜深難眠之際,望月思鄉(xiāng)怖糊,雖然孤寂帅容,但也凄美;“但愿人長久蓬抄,千里共嬋娟”丰嘉,沒有華麗的語言,異地兩人嚷缭,你若好便是我若好,即使無奈耍贾,但也斐美阅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荐开,仿佛看到了月光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大開大合付翁,或許明知只是聊以安慰,但也大美晃听。諸如此類百侧,都是借月光寄托情感砰识,月光安撫了心靈,流淌著的是一種情感美佣渴,
“今人不見古時月辫狼,今月曾經照古人”, 人事風物常常就在時間虛晃之際辛润,今是而昨非膨处。面對月光萬古如一和面對生命倏忽即逝,難免多生喟嘆砂竖。有人問天“夜光何德真椿,死則又育”,有人問月“不知天上宮闕乎澄,今夕是何年”突硝,更有人不解“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置济,人生代代無窮已狞换,江月年年望相似”。永恒即美舟肉,一切的美感都或多或少包含著恒定的性質修噪,玉兔東升,日復日路媚,年復年黄琼,生命自然也想追求這種永恒美≌鳎可是當面對月光的無限永恒脏款,難免頓生這樣一個錯覺:自我生命的短暫看上去就如同蜉蝣那般消亡。其實再想想裤园,生命從來沒有放棄追求月光的永恒之美撤师,個體的消亡不是代表著結束而是代表著生命的生生不息,我想這就是生命的永恒之美拧揽。
中國文化始終離不開陰陽兩字剃盾,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月亮作為陰柔之代表淤袜,有著“太陰之精”的說法痒谴。柔并不代表著弱,老子言:柔弱勝剛強铡羡。雖說太陽照化萬物积蔚,當太陽很耀眼,所有人都躲之不及烦周,然而月光陰柔尽爆,所有人都可以與之長夜相伴怎顾,或許這么多文學作品的誕生與之不無關系,詩人游子望了一夜月又想了一夜月下人漱贱,總會留下點東西槐雾。想想今夜的我亦如是。從這點看月亮反而是勝出不少饱亿。我們常說“柔情似水”蚜退,而水便是以陰柔之力量戰(zhàn)勝了一切阻礙。試想有一個“柔情似水”的女子在彪笼,哪個男人忍心讓“佳期如夢”發(fā)生钻注。借用美學大師朱光潛的話說,“中西山水詩有剛柔之分:中國詩自身已有剛柔的分別配猫,但是如果拿它來比較西方詩幅恋,則又西詩偏于剛,中詩偏于柔泵肄。西方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大海捆交,是狂風暴雨,是峭崖荒谷腐巢,是日景品追;中國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風細雨冯丙,是月景肉瓦。”這月景正是包含了這種陰柔文化胃惜。陰陽和合的理念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內容泞莉,其外在體現很多都體現在處世哲學的“和”上。誠如“致中和”船殉、“以和為貴”鲫趁、“家和萬事興”。一輪明月利虫,就這樣伴隨著斗轉星移照進了中國人的思想里挨厚。可以說天上有一輪明月列吼,我們的心中也有一輪明月幽崩,那就是我們所流露出來的溫潤與謙和。
我就這樣靜悄悄望著這一輪圓月寞钥,她就在高高豎起的旗桿的上方,不知不覺就從旗桿左邊游走到旗桿右邊陌选。想想很多時候理郑,我們好像又沒有了月光美學蹄溉,感覺我們的生活沒有什么需要可以被月光滿足。也都是要很晚才“荷鋤歸”您炉,但是我們往往不是“帶月”而是“看機”柒爵,同樣都是“發(fā)光的”,前者的光照進了美后者把美從光中消亡殆盡赚爵;本來“月上柳梢頭”棉胀,然后夜話闌珊,現在或許都是滴滴一下冀膝,餐桌上見唁奢,同樣都是面對面的心上人,不同的是并不在意能否能多望一眼月光下的你那一抹低頭的溫柔窝剖;有多久不曾“誦明月之詩麻掸,歌窈窕之章”,有多久不曾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赐纱,有多久不曾發(fā)現那一抹“月出皎兮脊奋,佼人僚兮”的倩影與嬌羞「砻瑁或許應該多些這樣時光诚隙,靜一靜,找一塊草地起胰,發(fā)現生活之中的未滿的空白久又,好好的領教這別樣的月光美學。
就在我望月的倏忽待错,月亮之下就有七架飛機掠過籽孙,遠遠的聲音慢慢消散。我在望月之際火俄,依舊有很多人在天上忙碌犯建。不由想起今天下午和一個華師美學在讀研究生討論的問題:現在普通人生活里是否還存在著美的意識。也就是說我們是否還關心生活中的美感幾何瓜客。大多數人平時忍受著忙碌的無奈适瓦,放假忍受著“人從眾”而刷存在感,大部分時間遵循著按部就班節(jié)奏谱仪,過著社會所有的約定俗成規(guī)則玻熙,全然僅剩下作為社會關系里的人存在。
我不知道是否還有人意識到美疯攒,或關心美的存在嗦随。雖然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敬尺,誠然我也接受“貧者求富枚尼,富者求雅贴浙,雅者求真”的說法。生存是美的前提署恍,活著才有美可言崎溃。但是貧者也應該有美,也需要美的意識盯质。美應該是沒有貧富之分沒有善惡之別的袁串。不應該因為生活平淡就平庸,不應該因為生活拮據就邋遢呼巷,不應該因為位卑就忘記天上還有一輪明月囱修。
就像我,像這草地中千萬棵小草所代表的生命一樣也僅僅代表著一個獨立的生命罷了朵逝,一邊要補錄著系統(tǒng)蔚袍,也要一邊望月。
農歷九月十五日寫于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