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瑛:昆曲旦角細(xì)分
想知道昆曲旦角分幾種嗎?
不同的旦角在化妝、頭飾上都會(huì)有區(qū)別宏娄。不是所有昆曲舞臺(tái)上的女性都像前兩期中那樣的扮相喲问裕。所以孵坚,了解昆曲旦角細(xì)分是一個(gè)基礎(chǔ)知識(shí)喲粮宛。且聽“傳字輩”小生全才周傳瑛為大家講解“昆曲旦角細(xì)分”:
但凡戲中女性人物都屬旦卖宠,乃自古而然巍杈,至今各劇種都一樣扛伍。細(xì)分之筷畦,昆劇有老蜒秤、正汁咏、作作媚、四、五纸泡、六、貼七門之說;其中以正蚤假、五、六吧兔、貼為主體。
正旦 一般是扮演已婚女子的境蔼。昆劇中有一句行話,叫「正旦只有兩件半紅衣裳」箍土,大約是指以下三折戲中穿紅衣裳的正旦是重頭戲:《琵琶記》中的趙五娘(在《稱慶》一折中穿紅衣)、《風(fēng)箏誤》中的柳夫人(《后親》一折中穿紅衣)和《爛柯山》中的崔氏(在《癡夢(mèng)》一折中穿紅衣)吴藻。這三人規(guī)定由正旦扮演瞒爬,在上述三折戲中必須穿紅衣裳沟堡,只是崔氏因?yàn)樗窃谧鰤?mèng)時(shí)自以為做了誥命夫人侧但,她的大紅霞帔不好算真穿航罗,只能算作半件吧俊犯,所以有「兩件半」之說伤哺。
五旦 一般是扮演年已及笄的淑女燕侠,或待字閨閣的千金立莉,所以又稱閨門旦绢彤,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蜓耻、《浣紗記》中的西施等茫舶。有一些一時(shí)蒙塵流落的善良俠義少女也多由五旦扮演刹淌,如《玉簪記》中的陳妙常饶氏、《繡襦記》中的李亞仙有勾、《雙紅記》中的紅綃等疹启。
六旦 通常比五旦的年齡稍小些蔼卡,身份略低些喊崖,又稱活潑旦;或者因?yàn)樵Q快樂旦或樂旦荤懂,轉(zhuǎn)音而稱為六旦。觀眾熟悉的《西廂記》中的紅娘节仿、《牡丹亭》中的春香晤锥、《漁家樂》中的鄔飛霞廊宪、《翡翠園》中的趙翠兒等矾瘾,皆屬六旦挤忙。
貼旦 此名色由來已久霜威,在旦初分為兩個(gè)家門時(shí)册烈,就是旦與貼戈泼。據(jù)說其原義是在主要旦之外又「貼」一旦赏僧,就旦中之「貼」大猛,猶如生中之「外」淀零,也就是次要者的意思挽绩。但事實(shí)上在我們學(xué)戲時(shí)驾中,貼旦所扮演的固然多數(shù)為村姑貧女唉堪、侍妾丫環(huán)肩民,但也不乏夫人小姐唠亚、千金淑女持痰。她們往往有獨(dú)立的身份灶搜、自主的言行及鮮明的性格工窍,在不少戲中是很重要或最主要的角色割卖,甚至是唯一的女角患雏,如《相約 相罵》(《釵釧記》)中的蕓香鹏溯、《彩樓記》中的劉千金纵苛、《紅梨記》中的謝素秋剿涮、《蝴蝶夢(mèng)》中的田氏等攻人,原都是歸屬貼旦行的取试。實(shí)際上怀吻,貼旦和六旦相去不遠(yuǎn)瞬浓,我們過去分家門時(shí)蓬坡,貼和六便是分在一起的猿棉。
昆劇中關(guān)于旦角有「衣西翡蝴」和「一門九娘」兩句話屑咳,從中可以看出正萨赁、五、六兆龙、貼重頭戲之一斑。所謂「衣西翡蝴」紫皇,那是指旦角很難演的四出戲:《衣珠記》(荷珠,貼旦)聪铺、《西樓記》(穆素徽化焕,五旦)铃剔、《翡翠園》(趙翠兒撒桨,六旦)键兜、《蝴蝶夢(mèng)》(田氏凤类,貼旦)蝶押。所謂「一門九娘」踱蠢,系指昆劇戲目中有九個(gè)「娘」棋电,是旦這個(gè)家門中的重頭戲茎截,她們是:趙五娘(《琵琶記》赶盔,正旦)企锌、李三娘(《白兔記》于未,正旦)撕攒、杜麗娘(《牡丹亭》,五旦)抖坪、京娘(《風(fēng)云會(huì)》,五旦)擦俐、白娘娘(《雷峰塔》脊阴,五旦)蚯瞧、雪娘(《一捧雪》嘿期,五旦及四旦)埋合、紅娘(《西廂記》备徐,六旦)甚颂、趙翠娘(《翡翠園》蜜猾,六旦)西设、美娘(《占花魁》瓣铣,貼旦)贷揽。?老旦 顧其名而知其義棠笑,老旦是扮演老年女性的禽绪。在旦行中蓖救,老旦是規(guī)定專門單獨(dú)分出印屁,而同其他諸門都不相通的一個(gè)細(xì)家門循捺。其代表人物有:《荊釵記》中的王十朋之母雄人、《精忠記》中的岳母、《紅梨記》中的花婆等础钠,都是老旦的重頭戲恰力。老旦也有反串男角的旗吁,如《鐵冠圖》中的王承恩踩萎,便是老旦的骨子戲很钓。腳色同人物反串香府,固然有各種因素,但也非任意可為企孩。王承恩是個(gè)老太監(jiān),由老旦反串扮演柠硕,傳統(tǒng)戲作這樣的安排工禾,似亦不能全算無稽蝗柔。
四旦 這是一個(gè)特殊的家門。昆劇中有一些具有特殊性質(zhì)和特殊表演的「刺殺戲」癣丧,扮演其中女角者叫刺殺旦,大約由「刺殺」促言轉(zhuǎn)音而成為四旦栈妆。「刺殺戲」 的代表作是「三刺」鳞尔、「三殺」×燃伲「三刺」是指《刺梁》(《漁家樂》)、《刺湯》(《一捧雪》)糕韧、《刺虎》(《鐵冠圖》)中的鄔飛霞枫振、莫雪娘萤彩、費(fèi)貞娥粪滤∪阜觯「三殺」則指《殺嫂》(《武十回》)杖小、《殺山》(《翠屏山》)愚墓、《殺惜》(《宋十回》)中的潘金蓮予权、潘巧云转绷、閻婆惜伟件。
「三刺」是為自守而刺殺他人议经,「三殺」是不守婦道而被人所殺斧账。刺殺旦有其特殊的表演身段,特別是鄔飛霞和莫雪娘在《刺梁》咧织、《刺湯》中刺殺仇人時(shí)的特殊表演,反映了兩個(gè)人物性格的突變习绢。所以,上演《漁家樂》和《一捧雪》闪萄,演到《刺梁》梧却、《刺湯》時(shí)败去,按規(guī)定要另?yè)Q演員——四旦去扮演鄔飛霞和雪娘放航。如早年我們「?jìng)鳌棺州呇荨稘O家樂》圆裕,先由張傳芳以六旦扮鄔飛霞主演广鳍,到《刺梁》一折則由劉傳蘅上場(chǎng)刺殺吓妆,兩人前后同扮一個(gè)人物赊时。?作旦 這個(gè)名稱據(jù)說起源于唐代優(yōu)伶的「弄假婦人」行拢。但事實(shí)上祖秒,到老先生給我們講戲的年代剂陡,昆劇中的作旦則是其家門雖屬于旦狈涮,而其扮演的人物卻大多是男的鸭栖,似乎同古代剛好相反歌馍。作旦又以扮演男小孩為多晕鹊,如《南柯夢(mèng)》中的花郎松却,《浣紗記》中的伍員之子溅话,《邯鄲夢(mèng)》中的番兒,《尋親記》中的周瑞隆等飞几;偶爾竟也有扮成年男子的砚哆,如《千金記》中的漢王劉邦等屑墨。
旦分上述七個(gè)細(xì)家門躁锁。舞臺(tái)上的人物形象總是窈窕嬌柔、艷容麗質(zhì)的战转,所以「?jìng)鳌棺州呏蟹彩堑┬卸脊谝浴钙H」作為藝名,取「艷若嬌花」之意槐秧,如朱傳茗(五旦)啄踊、張傳芳(五旦及六旦)刁标、華傳萍(五旦)颠通、姚傳薌(五旦及六旦)命雀、劉傳蘅(四旦)蒜哀、方傳蕓(四旦及作旦)吏砂、袁傳蕃(作旦)乘客、沈傳芷(正旦)狐血、王傳抟缀恕(正旦)匈织、馬傳菁(老旦)牡直、龔傳華(老旦)等缀匕,皆頗負(fù)名望碰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