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儀軌中有“不與外道為侶”的頌詞,那么佛教徒應該如何對待外道,例如道家和儒家牧抵,或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
當然侨把,這段頌詞并不意味著一個佛教徒不能和一個基督教徒犀变、猶太教徒或者穆斯林教徒在一起逗留,或者以朋友之間的方式出去喝酒或喝咖啡秋柄。這些都是可以的获枝。皈依戒里這項禁令的意思是,你不應該有這樣一個在精神上會影響你的精神伴侶骇笔。這是因為有的宗教所信仰與宣講的與佛教大相徑庭省店。
例如嚣崭,佛教徒相信因緣,而基督教徒懦傍、猶太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則相信有一個萬能的造物主雹舀。這是兩種不同的見地。佛教徒相信轉(zhuǎn)世粗俱,而他們則不说榆。佛教徒相信非二元,而他們的見地非常二元寸认。因此签财,如果你想要去左邊,并且通過皈依確定無疑要這樣做偏塞,那么一個向右邊走的人就不該影響你唱蒸,使你偏離自己已經(jīng)選擇了的方向,否則你會感到困惑烛愧。
在這里油宜,我們并沒有判斷說其他宗教不如佛教,僅僅是說它們本質(zhì)上是不同的怜姿,而你無法同時追隨兩種不同的法道。
我遇見一些人疼燥,他們信仰某種特別的法道沧卢,聲稱是基督教、佛教醉者、道教等更多宗教的混合體但狭。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有著善良的意愿撬即,但它不僅不會有效立磁,且對人類來講是種傷害。最好是保持多樣性剥槐,就像有中國菜唱歧、印度菜、法國菜粒竖,這樣人們可以選擇颅崩。如果以和諧的名義將它們混在一起,最終只會做出一道不好的菜肴蕊苗。
至于儒學沿后,我的理解是,它更像一種關(guān)于怎樣生活的社會倫理與禮儀朽砰。儒學對證悟不一定感興趣尖滚,既然這樣喉刘,我看不到重大的沖突,你可以信仰佛教漆弄,同時應用儒家的價值睦裳。我能看到和一個道家的學者或者修行者在一起會有很多助益,但沒有必要把道家和佛教混為一談置逻,對這二者來說推沸,那都是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