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也聽過那個有關谷粒的復利故事逸尖。舍罕王打算獎勵發(fā)明象棋的人--宰相西薩·班·達爾依古沥,問他想要什么樣的獎勵,宰相回答冷溶,他希望國王以他請求的方式在象棋棋盤上面放谷粒渐白。
第一個棋盤格放1粒尊浓,第二個格放2粒逞频,第三個格放4粒,第四個格放8粒栋齿,依此類推苗胀,每個小格都比前一個小格谷粒數量多一倍襟诸,直到放完第64個棋盤格。并請求國王把棋盤上的谷粒都賞給仆人基协。
國王覺得這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要求歌亲,爽快地答應了,當仆人們按照宰相的要求擺放谷粒的過程中發(fā)現澜驮,即便把全世界的谷粒都搬過來也不夠數目陷揪。
那么,按照宰相的要求杂穷,最終會得到多少谷粒呢悍缠?
1+2+2^2+2^3+… …+2^63=2^64-1=18446744073709551615(粒),即1844億億粒耐量。
這就是復利的指數效應飞蚓。在復利效應的初始,變化不大很難被注意到廊蜒,但是通過持續(xù)積累會產生讓人訝異的數量級變化趴拧。
復利跟兩個因素相關:利率和執(zhí)行次數。
如果我們打通了自己的底層思維認知山叮,會發(fā)現復利不止可以用于投資領域著榴,還可以應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只需要找到那些A作用于B屁倔,B反加強A兄渺,這樣持續(xù)正向循環(huán)的事情,多次執(zhí)行就會在將來享受復利所帶來的收益汰现。
比如讀書這件事情挂谍。我們以閱讀的方式得到知識,以寫作的方式進行輸出瞎饲,輸出的過程也是一個以教為學的過程口叙,我們需要把所得知識在腦中加工,然后用盡可能清晰的描述把事情表達清楚嗅战,這個過程很可能還會發(fā)現這個知識的某些方面自己還不清楚妄田,無法解釋,于是會再去閱讀其他書籍驮捍,直到把相關知識全部搞清楚疟呐,再將所得通過寫的方式教給別人。
這個過程东且,利率就是我們真正學會并希望傳遞的知識启具。文章開頭的谷粒故事說明了執(zhí)行次數于復利的增強作用。
同樣珊泳,我們可以將復利運用于寫作鲁冯。也許你會發(fā)現拷沸,在你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你花了幾個小時構思薯演,對每一句話斟酌有加輸出的文章撞芍,發(fā)布后得到的閱讀量并沒有達到期望值,也有可能無人問津跨扮。如果你連續(xù)寫了一段時間依然很少有人關注序无、閱讀,是不是你的激情就因此而減退了衡创?
那么愉镰,請你繼續(xù)跟自己對話,碰撞火花钧汹,持續(xù)輸出吧丈探,因為現在的你經歷的是復利曲線的初始緩慢成長期,當你持續(xù)輸出高質量文章拔莱,終有一天會被某主編注意到碗降,他會邀請你合作;或被某大V注意到塘秦,他會毫不吝嗇地幫助你推廣讼渊、背書。等到那個時候尊剔,就是你的寫作產生復利效應的階段爪幻。
也許你會說:“哪那么容易被大V看到啊须误?挨稿!”
有一個“六度分隔理論”--如果你想認識一個人,那么你會通過6個人認識到他京痢。
這里有一個有關六度分隔理論的故事要講給你聽奶甘。
曾經有一位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信件傳遞實驗。他把一套內含波士頓一位股票經紀人名字的信件隨機發(fā)給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人祭椰,要求是這些人要把信件郵寄給自己認識人中最有可能認識這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臭家,并請收到他們郵寄的朋友也做同樣的傳遞,最終發(fā)現方淤,大部分信件通過五到六步便可到達信件中股票經紀人處钉赁。
這是為什么呢?
每個人平均有150個朋友携茂,經過六次傳遞你踩,這封信可經由150^6=113906億人,遠超出地球總人數數倍。
這個故事也說明姓蜂,只要選擇了正確的方向,付出持續(xù)的努力医吊,來自各方面幫助的力量會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很多钱慢。
見證了復利效應的強大,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機會進行刻意練習卿堂。首先束莫,要分析哪些事情會產生復利效應。然后草描,找到這件事情的利率览绿,投入注意力和時間多次執(zhí)行,相信終有一天穗慕,我們會驚異于復利所得饿敲。
大家好,我是婕然布桐逛绵,這是我在簡書持續(xù)千字寫作的第40/100天怀各,在這里記錄自己的成長,期待五年后的婕然布桐漲停板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