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子問道》

《寧子問道》一:寧子用10個問題,解決了人生真義伙判,道之真義象对。

寧子問:師,何名道宴抚?

師曰:《中庸》曰:‘天命之謂性勒魔;率性之謂道〗此’天命者沥邻,萬物之本,性者羊娃,生來自有唐全。故人之自性,心之本也蕊玷。率者邮利,主宰也,則心之意垃帅。故心意合明則道延届。《中庸》曰:‘道也者贸诚,不可須臾離也方庭;可離厕吉,非道也⌒的睿’又曰:‘莫見乎隱头朱,莫顯乎微×浼酰’又曰:‘上天之載项钮,無聲無臭。至矣希停∷肝祝’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宠能。玄牝之門亚隙,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棍潘,用之不勤恃鞋。’

又曰:‘有物混成亦歉,先天地生恤浪,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肴楷,周行而不殆水由,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赛蔫,強(qiáng)字之曰道砂客。’谷神者呵恢,物之根鞠值,心之本也。萬物皆有其本渗钉,有其根彤恶。有物混成則率性,則心意合明鳄橘,則道声离。

寧子問:師,心意合明則道瘫怜。然术徊,人緣何難為道?

師曰:道者鲸湃,心意合明也赠涮。然人之涉世子寓,無不沉于情牽意逐之中不能自拔。故人之真心難明世囊,其心之意難回别瞭,那心意合明亦就猶如空中花,更甚難求株憾。《老子》曰:‘視之不見晒衩,名曰夷嗤瞎;聽之不聞,名曰希听系;搏之不得贝奇,名曰微。此三者靠胜,不可致詰掉瞳,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浪漠,其下不昧陕习,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於無物址愿。是謂無狀之狀该镣,無物之象,是謂惚恍响谓。迎之不見其首损合,隨之不見其后∧锓祝’《老子》此言盡述心意之難守嫁审。佛家有云:‘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赖晶÷墒剩’又云:‘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嬉探。則汝心性擦耀。各有所還。云何為主涩堤【祢眩’此塵為物,則物是物胎围,我是我吁系,心如能分別物我德召,則得知‘真汝心’。諸法緣隨物而生汽纤,心如能悟萬物于我心無分別上岗,則心之意能離物而還,心好靜為陰蕴坪,意好動為陽肴掷,意歸來合心,則心意陰陽合明背传,此時呆瞻,汝心方為汝心之主人。是故‘離一切相径玖,則一切法痴脾。’

寧子問:師梳星,人應(yīng)如何修道赞赖?

師曰:《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冤灾;修道之謂教前域。’需教則未至瞳购,未至則須修话侄,故人之貴在自教自修。自教自修在慎獨学赛,君子慎其獨年堆,勇其事,無咎盏浇。陽明子有曰:‘無善無惡心之體变丧,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绢掰,為善去惡是格物痒蓬。’心之體無分別滴劲,心之意有分別攻晒。對器物世界之事物有了分別,心便起了擇逐之念班挖,若道德根基不穩(wěn)鲁捏,便會由此迷惑于器物世界之中。故知心之意逐妄之后萧芙,擇之逐之给梅,離本已遠(yuǎn)假丧。故人應(yīng)歸根固本。此也為佛家所云‘離一切相动羽,則一切法包帚。’之意运吓。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渴邦,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拘哨,其良知也几莽。’人之良知本有宅静,為不慮而知。不慮則心之意不離心站欺。然人涉世意動之頻姨夹,情牽意逐,心有逐慮矾策,則困迷途磷账,那不慮而知的良知也就喪失了。是故陽明子以格物為教贾虽,教明教行逃糟,明行促進(jìn),終會練就為善去惡之能為人之本能蓬豁。達(dá)至人不慮而知是良知绰咽,人慮而知亦是良知,此兩者則為陽明子的‘致良知’地粪∪∧迹‘致良知’至深時猶如如如不動,為善去惡猶如自己之本能蟆技,應(yīng)事不迷玩敏,隨來隨應(yīng)。故此‘致良知’實為遣欲清靜之法质礼,亦為修道法旺聚。是故由圣人言,為善去惡格物法為修道之要眶蕉。

《中庸》曰:‘道也者砰粹,不可須臾離也;可離妻坝,非道也伸眶。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惊窖,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厘贼,莫顯乎微界酒。故君子慎其獨也∽旖眨’是故毁欣,修道之要在事事,假若君子在一事上自欺岳掐,那心之本難守矣凭疮!心之意不歸矣!

寧子問:師串述,師解‘道’执解,解‘修道’。然《中庸》曰:‘道不遠(yuǎn)人纲酗。人之為道而遠(yuǎn)人衰腌,不可以為道∶偕蓿’《老子》亦云:‘道可道右蕊,非常道;名可名吮螺,非常名饶囚。’徒迷望解鸠补。

師曰:《老子》曰:‘吾不知其名萝风,強(qiáng)字之曰道∧迹’道者闹丐,心意合明,率性也被因。性者物本卿拴,亦即為人之本,人之本梨与,人自生則有堕花,故‘道不遠(yuǎn)人’。心之本粥鞋,心之意缘挽,人應(yīng)天而有,自始不減不滅。然人涉世迷逐已久壕曼,因緣生起為道之心苏研,又不知自性本有,此時腮郊,其若強(qiáng)為道則為欲摹蘑,認(rèn)欲為良知,猶如認(rèn)妄賊做自己的主人轧飞⌒坡梗《陰符經(jīng)》曰:‘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克过咬;奸生于國大渤,時動必潰〉Ы剩’則此喻也泵三。此乃過猶不及,故迷逐之心不可修衔掸,不可為切黔。《大學(xué)》曰:‘大學(xué)之道具篇,在明明德,在親民凌埂,在止于至善驱显。’故修道有三步行瞳抓,一者明德埃疫,二者親民,三者止于至善孩哑。明德為明理栓霜,親民為親行,一知一行横蜒,知行合一間胳蛮,止于至善為法。名為三者丛晌,實為一也仅炊。止于至善為正念,正念過之則為欲澎蛛,是故‘道可道抚垄,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呆馁⊥┚’修道之人不可不慎。

寧子問:師浙滤,道在明理親行阴挣,不明理即行,則有欲瓷叫,吾輩不可不慎屯吊,所以望師解道之理。

師曰:人之道摹菠,師已解『行叮現(xiàn)予汝解物之道,《陰符經(jīng)》曰:‘觀天之道次氨,執(zhí)天之行蔽介,盡矣≈蠊眩’‘其盜機(jī)也虹蓄,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幸撕∞弊椋’陽明子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坐儿,知善知惡是良知律胀,為善去惡是格物∶部螅’故知此道為萬物衍化之道炭菌,物道之理在行,行則有機(jī)逛漫,有機(jī)則有轉(zhuǎn)黑低,有轉(zhuǎn)則兩分。善惡酌毡,陰陽克握,無有,黑白枷踏,行止玛荞,作息,漲跌呕寝,升落勋眯,此等莫不是物道理所指婴梧。是故物道之理則為兩分互為相生滅。亦為萬物衍化之象客蹋。

寧子問:師塞蹭,《陰符經(jīng)》云:‘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讶坯,盡矣番电。’壯哉辆琅!然化象理行漱办,兩分互為相生滅。其機(jī)如盜難知婉烟,人應(yīng)如何方能‘觀天之道娩井,執(zhí)天之行∷圃’洞辣?

師曰:物道之理為兩分互為相生滅,其執(zhí)物道之行在制時昙衅。天時有年扬霜,月,日而涉,時之分著瓶,故十年樹木,四時耕種啼县,日出而作蟹但,日落而息,此等都是‘觀天之道谭羔,執(zhí)天之行÷笙颍’

寧子問:師瘟裸,‘十年樹木,四時耕種诵竭,日出而作话告,日落而息÷盐浚’如此之類沙郭,甚易知,甚易行裳朋!人為何就是難行乎病线?

師曰:《中庸》曰:‘喜、怒、哀送挑、樂之未發(fā)绑莺,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惕耕,謂之和纺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司澎。致中和欺缘,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挤安⊙枋猓’致中和,則致良知漱受,二者一也络凿。則不慮而知是良知,人慮而知亦是良知昂羡,方能天地位焉絮记,萬物育焉。是故為道在去情虐先,此情怨愤,‘喜、怒蛹批、哀撰洗、樂’是也。此情一發(fā)腐芍,人常執(zhí)一端差导,律變而不知,亦則難行猪勇。人亦就常被物所轉(zhuǎn)设褐。

寧子問:師,律變何解泣刹?

師曰:律變助析,律行機(jī)變也∫文《老子》曰:‘道沖外冀,而用之或不盈 ∠朴荆’‘萬物負(fù)陰而抱陽雪隧,沖氣以為和西轩。’沖者膀跌,陰陽兩分互為相生滅遭商。陰生陽,陽生陰捅伤,大陰抱小陽劫流,大陽和小陰,陰轉(zhuǎn)陽丛忆,陽轉(zhuǎn)陰祠汇,此陰陽之變不可勝窮。其中有律熄诡,其中有變可很。《陰符經(jīng)》曰:‘日月有數(shù)凰浮,大小有定我抠。圣功生焉,神明出焉袜茧〔送兀’則其律可執(zhí),《陰符經(jīng)》又云:‘其盜機(jī)也笛厦,天下莫能見纳鼎,莫能知∩淹梗’則其變難擒贱鄙。是故律行機(jī)變則為兩分互為相生滅之象。

寧子問:師姨谷,《中庸》曰:‘自誠明逗宁,謂之性;自明誠梦湘,謂之教瞎颗。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践叠。’何解嚼蚀?

師曰:‘自誠明禁灼,謂之性;自明誠轿曙,謂之教弄捕。誠則明矣僻孝;明則誠矣∈匚剑’自誠則心穿铆,心明則性。是故明心見性斋荞,性則自誠明荞雏。自明誠則未至,心墮迷境平酿,然本心如能做到清靜去欲凤优,則心之意未發(fā)或能歸根返求,則可脫離迷境矣蜈彼。是故自明誠常要約束自我不良之為筑辨,修持自己的知、止幸逆、定棍辕、靜、安还绘、慮楚昭、得功夫,心境猶如《中庸》所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蚕甥,恐懼乎其所不聞哪替。’故謂之教菇怀,教以明道凭舶,循道而趨,德長行道爱沟。誠帅霜,心之本,明呼伸,心之意身冀,二者合名性也,一也括享,是故誠則明矣搂根;明則誠矣。

寧子問:古人云:‘人之三寶精氣神铃辖∈@ⅲ’望師解。

師曰:精氣神娇斩,人之自性仁卷,分別有三穴翩,三亦一也。人之自性與虛锦积、地芒帕、風(fēng)、水丰介、火皆天命所出背蟆,其性同源,此源強(qiáng)名為氣基矮,《老子》強(qiáng)名為谷神淆储。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家浇,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本砰,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钢悲,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9,110評論 6 508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点额,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莺琳,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jī)还棱,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3,443評論 3 39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jìn)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惭等,“玉大人珍手,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亲觯” “怎么了琳要?”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5,474評論 0 35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秤茅。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稚补,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框喳?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881評論 1 29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课幕,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五垮,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乍惊。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放仗,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902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润绎。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凡橱。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698評論 1 305
  • 那天亭姥,我揣著相機(jī)與錄音稼钩,去河邊找鬼。 笑死达罗,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坝撑,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粮揉,決...
    沈念sama閱讀 40,418評論 3 41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巡李,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扶认?”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侨拦,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9,332評論 0 27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辐宾,沒想到半個月后狱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796評論 1 31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叠纹,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968評論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季研,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誉察。...
    茶點故事閱讀 40,110評論 1 35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与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持偏,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驼卖,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5,792評論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综液,位于F島的核電站款慨,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谬莹。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檩奠,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455評論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附帽。 院中可真熱鬧埠戳,春花似錦、人聲如沸蕉扮。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003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喳钟。三九已至屁使,卻和暖如春在岂,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蛮寂。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3,130評論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蔽午, 沒想到剛下飛機(jī)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酬蹋。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8,348評論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及老,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范抓。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骄恶,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5,047評論 2 35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孔子與老子的第一次會面是孔子年少時在曲阜,老子助孔子在巷黨為孔子助葬匕垫。 孔子問:先生來我魯國有何感受吧场? 老子說:...
    厚德載物也閱讀 1,309評論 0 0
  • 上次孔子見老子象泵,是在孔子幼年時在曲阜相見過悔捶,當(dāng)時老子在巷黨為丘助葬,己二十年多年了单芜。這次專為老子“大道之學(xué)”蜕该,請賜...
    快樂大拙閱讀 1,323評論 1 15
  • (其一) 朝問霞,晚詢露洲鸠。天道潛何處堂淡?貞靜洞宏微,先哲真冥悟扒腕。 師自然绢淀,依德度。明慎盈虛數(shù)瘾腰。篤意向無為皆的,形魄歸淳素...
    鑿冰而釣閱讀 1,284評論 22 48
  • 老聃,就是老子蹋盆。老子的大智慧费薄,孔子早有耳聞,心向往之栖雾±懵眨孔子當(dāng)時雖然也是名聞天下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但他認(rèn)為自己的...
    彩虹_姐姐閱讀 1,007評論 0 1
  • 從公元前551年起析藕,吳楚之間戰(zhàn)爭不斷召廷,吳軍打到了鹿邑附近,戰(zhàn)火不時騷擾著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勸說下竞慢,老子來到...
    秋水413閱讀 1,12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