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
本書講的是人在局限環(huán)境下的苦難颅悉,以及從苦難里如何借著意義地尋找帆调,將自己超拔出來库物,去重新愛人。全書分為兩部分贷帮,第一部分是在集中營中的經(jīng)歷戚揭,第二部分是偏理論的意義療法。
作者維克多1905年出生于維也納的猶太人撵枢,納粹時期他們?nèi)叶急蛔ゾo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民晒,他的父母精居、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潜必,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來靴姿。
評論人南方朔在序言中說他的偉大之處在于:
「他從奧斯維辛集中營這個人間煉獄歸來,盡管滿身滿心的創(chuàng)傷磁滚,但他卻能克服苦難與傷害佛吓,讓自己的靈魂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高度。而他的這種升華垂攘,其實也就是他的思想與體現(xiàn):人們面對傷害维雇、苦難與失去,第一階段必然震驚晒他、失望吱型,而接著會自已營造出一個冷漠的保護殼,用來抵抗世界和自己陨仅。只有到了第三階段的超越:小我消失津滞、感性升華,始能重新愛人與愛這個世界灼伤〈バ欤」
一、集中營的經(jīng)歷:輕描淡寫的傷痛反而更深刻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狐赡,但它唯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锌介。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fā)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猾警。
如果你看過關(guān)于二戰(zhàn)題材的電影孔祸,比如《辛特勒的名單》《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等,可能就會對書中關(guān)于集中營的經(jīng)歷更加深刻发皿,從一開始的驚恐崔慧,到適應與麻木,再到如果有幸獲得解放穴墅,心理上需要承受很多的磨難惶室。
在集中營中很多人死去的真正原因不是勞動強度大、食物短缺玄货、氣候寒冷或流行病皇钞,而是看不到希望,認為生活沒有任何意義松捉、任何目標夹界,這種心理嚴重減弱了他們的抵抗力導致了最終的死亡。
尼采說:“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隘世,便能生存可柿。那些未能殺死我的鸠踪,會讓我更強壯「闯猓”
如果你發(fā)現(xiàn)經(jīng)受磨難是命中注定的营密,那你就應當把經(jīng)受磨難作為自己獨特的任務。你必須承認目锭,即使在經(jīng)受磨難時评汰,你也是獨特的、孤獨的一個人痢虹。沒有人能夠解除你的磨難被去,替代你的痛苦。你獨特的機會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負的方式之中世分。
作為集中營的犯人,這樣的想法絕非脫離實際的臆想缀辩,這也是唯一能幫助我們解脫的想法臭埋。它使我們免于絕望,哪怕是處于看似毫無希望之時臀玄。客觀來說瓢阴,未來似乎確實沒有希望。但盡管如此健无,也不要放棄希望荣恐。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講帶給我們什么,更不用說下一個鐘頭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累贤。
我們真正需要的叠穆,是在生活態(tài)度上來個根本的轉(zhuǎn)變。我們需要了解自身臼膏,而且需要說服那些絕望的人:我們期望生活給予什么并不重要硼被,重要的是生活對我們有什么期望。我們不應該再問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渗磅,而應該像那些每時每刻都被生活質(zhì)問的人那樣去思考自身嚷硫。我們的回答不是說與想,而是采取正確的行動。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與接受所有的挑戰(zhàn)始鱼,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這一巨大責任仔掸。
二、意義療法:探尋生命的意義
意義療法不同于傳統(tǒng)的心理分析医清,即“在心理分析的過程中起暮,患者需要躺在診察臺上,告訴你那些有時難以啟齒的事情会烙⌒常”双泪,而是“筆直地坐著,傾聽那些有時很不中聽的事情密似”好”意義療法著眼于未來,著眼于患者在將來應當完成的意義残腌,并且對所有的惡性循環(huán)群系和反饋機制進行散焦村斟,從而破解了而不是持續(xù)地促進和強化神經(jīng)官能病患者的自我中心癥結(jié)。
1.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生命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抛猫?這個問題并沒有特定的答案蟆盹。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每一天闺金、每一刻都是不同的逾滥,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義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败匹。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寨昙。這個使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來一次掀亩。這樣舔哪,每個人生命的任務就是特定的,完成這些任務的機會也是特定的槽棍。
由于生命中每種情況對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zhàn)捉蚤, 都會提出需要你去解決的問題,所以人不應該問他的生命之意義是什么炼七,而必須承認是生命向他提出了問題缆巧。簡單地說,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問題豌拙,他必須通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盅蝗。對待生命,他只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姆蘸。
2. 三種方法幫你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總是在變化墩莫,但作為意義永遠不會消失。按照意義療法逞敷,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發(fā)現(xiàn)生命之意義:
?(1)通過創(chuàng)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yè)狂秦,即是成就或成功。
(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推捐,如真善美——通過體驗自然和文化或體驗另一個人的獨特性一就是說去愛某個人裂问。
(3)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tài)度。即使是處于絕境的無助受害人,面對無法改變的厄運堪簿,仍能自我超越痊乾,并且以此改變自己。
遭受痛苦不是尋找意義地必要方式椭更。如果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話哪审,即使是在遇到痛苦時,人們也有可能找到意義虑瀑,但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湿滓,那么有意義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無論這種原因是心理的舌狗、生理的或政治的叽奥。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其說是英雄行為,不如說是自虐痛侍。
3. 克服恐懼的方法是想象更多的恐懼
意義療法運用“矛盾意向法”讓患恐懼癥的人去關(guān)注所害怕的事情朝氓。其原理是基于以下兩方面的事實:一方面,正是恐懼導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現(xiàn)主届;另一方面赵哲,過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變得不可能。
比如害怕出汗的人在遇到了引發(fā)他預期焦慮的人岂膳,對自己說:“以前我只出過12公斤的汗誓竿,這次我至少要在他面前出上120公斤的汗磅网!”谈截。睡眠障礙的人不要試圖入睡,而是試著做相反的事涧偷,就是盡可能晚點上床睡覺簸喂。換句話說,對入睡的過度關(guān)注會產(chǎn)生一種不能入睡的預期焦慮燎潮,因此必須運用矛盾療法喻鳄,以不睡覺來替代它,這樣很快就會入睡了确封。
>>>>>>>>>>>>>>>>>>>>>>>>>>>>>>>>>>>>>>>>>>>>>>>>>>>>>>>>>>>>>>>>>>>>>>>>>>>>>
往期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