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區(qū)的藝術
「偉業(yè)從無一蹴而就,向賴點滴小處積累钓株∈的担」
——文森特·梵·高
真要命,我得遲到轴合。不是為了端架子创坞、顯得你是個大忙人的那種遲到,是真有點狼狽不堪受葛,尤其頂著一頭大長發(fā)题涨、皮夾克里「鐵娘子」T 恤衫偎谁、很多口袋的迷彩褲這樣的裝扮,在你趕時間時顯得尤為邋遢纲堵。我從父母家里沖出來跳上自己那輛小面——裝著大號喇叭巡雨、掛著有凈化空氣作用的塑料小松樹。我得趕緊滾席函。
要能「滾」起來就算不錯了铐望。我和整個南英格蘭一半的車流緊密貼合在一起,每個坐在車里的人都在想邁克爾·道格拉斯那部電影[1]里的類似場景會否在這個英式冷天兒里成真茂附。不正蛙,這對我的神經沒啥好處。我是個普通的营曼、還算外向(當然也帶有那個年紀的人多少都有的敏感)的青年乒验,平時幾乎意識不到神經的存在,但現在意識到了蒂阱。我神經過敏锻全,有點焦慮。
今晚有些不同尋常录煤,因為我要做一件不同尋常的事鳄厌,一件我覺得還算是個好主意的事...是的,在遲到半鐘頭仍在路上狂奔之前辐赞,在我的那盤《野獸數》[2]磁帶儀式性地去見音像界的上帝之前部翘,我確實是那么想的硝训。
謝天謝地响委,這隊世界上最長的鋼鐵長龍終于裂開一個口子,我用快到自己都沒意識到是怎么回事的速度沖到一扇門前窖梁,一扇位于一個我從未到過的城市的一條從未到過的街上的門赘风。我就要見到這群素未謀面的家伙了,一群奉一個簡潔的圖騰為精神象征的人纵刘。那圖騰是...
一只企鵝[3]邀窃。
一個鐘頭之前,那只企鵝看上去相當友善假哎,且熱情好客瞬捕。作為圖騰,它是一個驅動一代科技工作者建立一種體系去追求自由的運動之象征...為了追求自由舵抹,陌生城市肪虎、陌生街道里的陌生人以它為名團結到一起。但是惧蛹,當我按下門鈴之后扇救,腦子里完全找不到那些冠冕堂皇話語的痕跡刑枝,這個喬納森·E·J·培根(本書作者的全名——譯者注)的大腦,做好了迎接一切可能的最糟糕情形的準備迅腔。我站在這個既想來又寧愿自己沒來的地方装畅。
然后門開了,一個看上去人很好的伙計沧烈,尼爾掠兄,熱情地將我迎進屋里。
不理解社區(qū)的人锌雀,會覺得這玩意怪異且不可想象徽千。那些喜歡看電視選秀節(jié)目的人,或者在昂貴的飯店里用面包浸油吃的人汤锨,永遠不會理解像尼爾這樣的家伙双抽。打開家門?讓一群網上認識的陌生人進到自己家來闲礼?而且還不是為了賺錢牍汹?花整晚的時間邊喝茶邊開一種叫做'Emacs'的東西的玩笑? 自掏腰包資助例如郵件列表等等的線上資源柬泽?為社區(qū)提供借書服務慎菲?甚至免費提供茶水和餅干?哦不锨并,他究竟為什么要這樣做露该?
不理解尼爾的人當中也包括他的妻子,她簡單地把管我們這幫人歸類為尼爾的「網友」第煮,然后決定去拜訪一個久未聯系的親戚(可能直接就是不想聯系吧)解幼,而非留在這里裝作對我們的對話感興趣。
打心里愿意包警,并且在行動上追求協作
但是撵摆,在開源社區(qū)和自由軟件運動里,或者說在有「自由文化」[4]精神的地方害晦,尼爾并不孤獨特铝,你能在世界各地找到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伙,他們組成團體壹瘟,建立郵件列表鲫剿,安排聚會,聚集起來形成一種氣質稻轨,這種氣質是在志同道合的人們當中流動著的情緒灵莲、習慣和信仰的綜合體。在過去 15 年里澄者,我們看到了自由文化運動被尼爾這樣的人驅動著笆呆,在科技请琳、藝術和媒體等領域里取得爆發(fā)式增長。
在「自由文化」的世界之外赠幕,也有尼爾這樣的人俄精。他們在教會團體里,幫助窮困和不幸的人榕堰;在「鄰里守望」或「免費送餐」這樣的社區(qū)互助竖慧、慈善計劃里,幫助著身邊的人逆屡;他們制作公共藝術裝置圾旨,加入政治團體,組織手工藝品集市魏蔗。從健美操砍的、針織手工到瑜伽,都可以看到他們提供志愿服務莺治、分享觀點或提供創(chuàng)意的身影廓鞠。
當我第一次走進尼爾家的客廳時,最令我感興趣的就是這種追求協作的氣質谣旁。盡管當時我對這四個字還毫無概念床佳。那段經歷帶給我的,與那個夜晚的談話帶給我的激勵榄审,是與相同氣質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時所感受到的可以成就一些事情的激動砌们,與愿意一起將可能性變?yōu)楝F實的那種共同意愿。
對我而言搁进,由這種氣質而產生出來的行動浪感,迄今已有自由文化運動、自由軟件運動拷获、數字版權篮撑、打破數字鴻溝等等,但它的體現匆瓜,既可以是在維護世界和平那般重要的地方,也可以是在分享小貓彈吉他的照片這種輕松休閑的地方未蝌。社區(qū)的重要性并不一定非要體現在大的社會運動當中驮吱,而是在你如何把人們連接起來,站在同一立場上共同前進萧吠。
《社區(qū)的藝術》的心臟左冬,就是精心提煉過的,關于如何構建一個社區(qū)的「道」與「術」纸型。這本書融合了來自我個人職業(yè)生涯當中以及別處的的經驗拇砰、見解和思想梅忌,我的目標是把這些混雜的概念梳理成為連貫的文本,并使它盡可能地適應各種寬泛的場景除破。本書提供的內容牧氮,你應該拿它們來構筑你個人體系的基礎,并且時刻記坠宸恪:行動踱葛,唯有行動才能創(chuàng)造出我們想要的魔法,而理論只負責聽起來有道理光坝。
社區(qū)的學問是一門相對而言的軟科學尸诽,比如說,與編程相比盯另。如果你想寫一個應用程序性含,你得用程序語言寫,在這個世界里鸳惯,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是」就是「否」胶滋,沒有「也許」、「大概」悲敷。在這個邏輯上沒有模糊地帶的世界里究恤,你可以步驟清晰地追尋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在社區(qū)這里后德,問題的多樣性不容忽視部宿。
路書
在這一章里我們將從整體的高度看看所有社區(qū)在大局方面的共同特征,提供很多重要且深入的理論依據瓢湃。
跳過這些東西一頭扎進后面有實操內容的章節(jié)也許在誘惑著你理张,但還是建議你閱讀并理解本章內容。本章被設計為就著茶和零食輕松地閱讀的感覺绵患,你可以把自己搞舒服一點雾叭,為了在社交原理方面做出探索而做好準備。
社區(qū)的本質
2004 年 2 月 26 號落蝙,我與三個朋友一起發(fā)布了一個叫做 LugRadio 的電臺節(jié)目的第一集织狐。盡管 LugRadio 會在后面多次被拿來舉例,這里你只需要知道:
- 這是一個關于開源和自由文化的松散筏勒、好玩的播客
- 在 26 號那天移迫,這個電臺節(jié)目是個徹底的新生事物,此前沒有任何人知道它管行,此時也只有我們四人知道
- 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厨埋、往后要怎么做
我們四個在一間差不多快被二手錄音設備填滿的臥室(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管它叫工作室)里,通過連著電腦的四個搖搖欲墜的麥克風錄制了這期節(jié)目捐顷。第一期時長差不多半鐘頭荡陷,由蹩腳的笑話和一篇書評構成雨效,完全未經任何編排。在當時废赞,這種形式非常新穎徽龟,我們也完全沒有料到四年后這檔節(jié)目能做到每期逾二百萬次下載...好了,停止沾沾自喜蛹头,回到正題顿肺。節(jié)目發(fā)出之后,我們做的事情是在開源世界里常見的那一套:建立論壇渣蜗,編寫百科屠尊,設置供人訂閱的頻道,試著拉人加入我們這個新項目耕拷。在這些當中論壇是最先上線的讼昆,人們開始慢慢涌入論壇。
論壇的第 22 個會員'mrben'是個名叫本·索普的家伙骚烧,一個住在蘇格蘭的英格蘭人浸赫。mrben 是個開源愛好者,偶然路過這里聽到了節(jié)目就喜歡上了赃绊。在 LugRadio 持續(xù)播出的四年間既峡,mrben 每天都在這里,發(fā)過三千多篇帖子碧查,參與聊天运敢,編輯 wiki,參加線下活動的組織工作忠售,維護一個我們節(jié)目的下載鏡像传惠,以及很多很多。他跟我們一同成長稻扬,享受每一秒與 LugRadio 在一起的時光卦方。
那么,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他的動力何來泰佳?是什么讓一個三十多歲的蘇格蘭-英格蘭人如此深入地投入一幫素未謀面的人們的活動當中盼砍?是什么令他決定把時間投入到異鄉(xiāng)的四個陌生人的一個電臺節(jié)目上,而不是花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待在一起乐纸?為什么他會愿意做出這些顯然不會給他帶來經濟回報衬廷、職場生涯方面好處或其他世俗利益的貢獻?
犬儒主義者會說汽绢,mrben 是那種典型的無法適應社會,而只能和與他同類的社交無能的宅男們一起玩的人侧戴。用世俗的眼光看宁昭,一個人要是總把時間投入到不能給他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事情上去跌宛,那就是個十足的怪胎。這些統(tǒng)統(tǒng)與 mrben 無關积仗。他有穩(wěn)定的工作疆拘,有妻子和孩子,定期去教堂寂曹。從我們愉快的交流當中我可以毫無疑問地感受到他是一個有趣哎迄、聰慧,能給大家?guī)須g樂的集體中的一份子隆圆。社交無能漱挚?不,不是正確答案——要么就是他天衣無縫地把這一點在我們面前隱藏了起來渺氧。
本和 LugRadio 產生如此深入的聯系旨涝,尼爾舉辦 Linux 用戶組的聚會,以及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社區(qū)當中難以數計的用戶們聚集到一起的原因侣背,統(tǒng)統(tǒng)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的詞:歸屬感白华。
根據定義,社區(qū)是一個人類(或動物)群體在同一環(huán)境里相互產生互動行為的集合贩耐。社區(qū)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弧腥,從人類到企鵝,從猴類到狐獴潮太,絕大多數生物都表現出某種形式的聚合管搪。「聚在一起」消别,就是「社區(qū)」的一個既簡潔又有共鳴的描述方式抛蚤。不過社區(qū)的產生并非由于個體機械地存在于同一個地方,而是由于個體之間的互動寻狂。這些互動行為岁经,以及由互動行為而產生的歸屬感,催生出一種獨特的經濟形態(tài):社交經濟蛇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