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概念炒了很久了歪架。
直到最近和蚪,我們這片區(qū)域終于也有了小黃車烹棉、小綠車、小橙車催束。
我才有幸感受到了傳說中的共享經濟辅髓。
真的很棒哦少梁。
最開始聽到共享單車的概念時凯沪,我是表示不信的买优。
這個創(chuàng)意很棒,但是要基于人的自覺性來維護共享單車的概念烘跺,反正我是不敢想的脂崔。
但是這些共享單車偏偏做成功了,還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砌左,走到現(xiàn)在規(guī)模這么大。
真的很厲害屁擅。
聽說已經盈利了产弹。
我還是有點不可置信。
好吧胶果,共享單車既然已經能走到這一步作谭,至少說明共享這個概念是成功了。
我想提出幾點建議,為了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吼过。
我提出的概念是在共享單車的數(shù)量滿足甚至超出足夠的用戶需求的情況下,也就是成熟的共享單車的商業(yè)模式酱床。
還有趟佃,未來個人代步自行車基本消失應該是很容易想到的結局吧昧捷。
首先要讓用戶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靡挥。
所有被找到的共享單車都是可以騎的鸯绿。
我會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我看到了摩拜單車的預約功能是針對某一輛車的毒返。
如果這樣會產生一種情況舷手,用戶焦急的在尋找可以騎的單車,好不容易看到一輛狡恬,發(fā)現(xiàn)被預約了蝎宇,好,再去找兔乞,又一輛凉唐,又被預約了……
如此循環(huán)往復,這種用戶體驗是不是很糟糕淡溯。
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滿足所以用戶的用戶體驗咱娶。
如果這樣一來難道不要預約功能了嗎强品?
不是的,我覺得預約功能才是真正未來共享單車的發(fā)展道路琼了。
所以要形成第二個認知夫晌。
要讓所有的用戶形成用車就提前預約的概念昧诱。
但是不是鎖定某一輛單車的預約盏档。
而是讓預約的用戶有一個概念纲熏,就是。
只要預約了那么預定第一一定有空閑的車在等我用勺拣。
這一點聽上去可能強人所難鱼填,用戶的行為的都是不可預知的,怎么可能保證某些地點會有足夠的車子用愤惰?
真的是不可預知的嗎赘理?
大多數(shù)人的行為還是可預知的吧商模,人們使用共享單車的時候大多數(shù)是在上班前后,放學前后的吧响疚。
而且每個人的出行都是幾乎都是有計劃的瞪醋,讓用戶提前在出行前的一個小時或者幾十分鐘預約一次車很難嗎?
當然這樣的概念形成必須要有充足的單車可供使用践盼,還要有足夠智能的算法計算每個區(qū)域需要的單車數(shù)量,還要人為的控制單車的流動宏侍。
所以說我的建議是介紹蜀漆,在未來共享單車規(guī)模足夠大的情況下的商業(yè)模式确丢。
要想讓用戶形成預約的概念,真的特別簡單鲜侥。
用價格來控制啊。
我其實不太清楚現(xiàn)在共享單車的計費模式是怎樣的描函。
在我寥寥幾次的使用中,我只是交了押金胆数,就開鎖互墓,然后開始計費,最后結果判莉,零元育谬。
好像都趕上活動了。
所以我真的想不通锰镀,他到底是怎么盈利的宿刮。
言歸正傳。
如何用價格控制用戶養(yǎng)成預約的習慣呢胡桃?
首先定一個非常高的基礎價格磕潮,比如,十元一小時之景?
然后贈送給每個用戶一條一折線路區(qū)間。
一折線路區(qū)間锻狗,具體就是轻纪,固定時間段,固定路段的騎行價格是一折潦嘶。
然后提供線路區(qū)間購買崇众,大概每個用戶都會擁有至少兩條線路區(qū)間吧,上班路和下班路顷歌。
這就是一種預約啊衙吩。
應該沒有人會選擇十元一次的原價騎行吧。
一定會選擇購買固定的線路區(qū)間冯勉。
然后就控制了上下班路上的預約人群。
還有其他的非規(guī)則路線的用戶呢灼狰?
分情況計費交胚,提前一小時固定區(qū)域預約一折盈电,提前半小時固定區(qū)域預約三折。
正常人出門都會提前預約吧熬词。
如果真的有急事到了必須立即用車的地步吸重,誰還會騎自行車啊颜矿!
有病嗎嫉晶?
著急成這樣了還騎自行車田篇?
真這么著急斯辰,那就去用十元一小時的車吧坡疼,生活總要為意外付出點代價衣陶。
以上的價格舉例可能不合理,只要我提供的概念傳達到了就可以剪况,我也沒經過過調研隨口胡編的價格肯定是不合理的。
我提出的商業(yè)模式同時需要高昂的維護精力授翻。
為每個固定區(qū)域提供足夠數(shù)量的共享單車孙咪,就意味著將來路上可能會有大卡車拉著無數(shù)的自行車來回跑,或者周邊的地下車庫封存著大量備用的單車淮菠。
但是為了極致的用戶體驗合陵,為了培養(yǎng)一種對人類健康的生活方式澄阳,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