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會拖延胡桨,是因為我們有一個會享樂的大腦官帘。然而就這么一個看起來偏向貶義的機制——享樂,卻是我們的祖先賴以生存的動物本能昧谊,它決定了我們祖先的生存和基因的延續(xù)遏佣。
在成萬數(shù)億年前的較為原始的生存環(huán)境中,自然界往往沒有足夠的食物揽浙,生活條件更為惡劣更沒有發(fā)達的醫(yī)療技術状婶,我們的祖先經(jīng)常處于復雜多變、朝不保夕的生活條件下馅巷,也許早上在吃著剛捕獲到的野鹿膛虫,晚上就成為獅子的盤中餐。
在種種的危險和落后中钓猬,使我們的祖先養(yǎng)成了對危險極度規(guī)避稍刀、同時盡早享樂的行為模式,盡多地進食敞曹,盡多地繁殖就是他們基因存活下來的最優(yōu)路徑账月。
他們必須對食物、性和廝殺感受到愉悅感澳迫,如不能局齿,那么他們就會慢慢因為不吃東西而餓死,不接受性而絕種橄登,并最終被淘汰抓歼。追求享樂的個體讥此,生存概率更大。
再經(jīng)過億萬年的進化谣妻,這種行為模式也早已變成了我們的本能萄喳,印刻成為基因的一部分。并且蹋半,享樂的類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開始泛化他巨,不再局限于食物、性和攻擊减江。但是我們的潛意識大腦不能進行細加工闻蛀,凡是能夠引起我們快感的它依然會將那些行為籠統(tǒng)地歸類為生存必需行為。
比如玩游戲您市、吃零食、睡懶覺等這些能讓我們產(chǎn)生快感的事物役衡,潛意識大腦都會把它們歸為“進食”和“性”茵休。
潛意識系統(tǒng),我們也稱之為爬蟲大腦手蝎。它處于我們大腦最深處的區(qū)域榕莺,與心臟距離也最近,能量輸送會最先到達我們的爬蟲大腦棵介。
這個大腦區(qū)域并沒有多少思考能力钉鸯,只能對信息進行極為簡單粗暴的加工。它也不懂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邮辽,只會機械地執(zhí)行能夠使機體最節(jié)能最安全的生存方式唠雕。看到草在動吨述,它立刻想到的是“獅子來了”岩睁;餓了,它就會發(fā)出“找食物”的信號揣云。
雖然在不斷發(fā)展進化的過程中捕儒,人類的大腦構建出了控制我們理智面的邊緣系統(tǒng)和新大腦皮層,但它們對人類行為的控制上可能只有幾億年邓夕,而爬蟲腦對生物行為的控制甚至可以追溯到生命出現(xiàn)的那一刻刘莹。
所以時至今日,我們的行為仍被爬蟲腦控制著焚刚,我們的行為首先是出于本能点弯。
爬蟲腦的決策大多是極度趨利避害的。當我們在工作時矿咕,它會一直誘導我們拿起手機聊天蒲拉,打開電腦游戲肃拜,或者跟朋友外出游玩。因為它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保存更多的能量并且不斷去尋找食物和交配雌团。
尤其是當我們遇到一點小坎坷的時候燃领,它對我們的刺激會更加強烈,因為任何的挫敗在爬蟲腦那里都會被歸類為潛在的威脅锦援,進而引起“逃避”的應激反應猛蔽。如果沒有新大腦皮層對我們的控制,那么我們會直接向爬蟲腦妥協(xié)灵寺。
而這就會造成我們的拖延曼库,在執(zhí)行過程中一旦遇到小的困難,我們的爬蟲腦就會跳出來提供各種享樂的選擇略板,讓自已避開那些讓我們覺得勞累的事物毁枯。
所以,當自己感到無所事事的時候叮称,我們的爬蟲腦不會自覺地選擇學習和工作种玛。如果我們的新大腦皮層不夠強大,那么我們不用多久就會對我們的爬蟲腦“俯首稱臣”瓤檐,進入享樂模式赂韵。
這么看來,我們的爬蟲腦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挠蛉,一副霸道總裁樣祭示。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谴古,是上天的最大善意质涛。在符合道德和法律規(guī)章等的前提下,追求享樂是件無可厚非的事情掰担。
所以蹂窖,我們拖延享樂,并不可恥恩敌。就如《堂吉訶德》里所說:“弓不可永遠彎曲瞬测,如果沒有合法的娛樂,人性將難以生存纠炮≡绿耍”
但如果本身是有所追求,并不是那種安于平淡的人過度追求享樂恢口,則很容易讓一個人走向平庸孝宗。
而一個懂得思量更長遠未來的人,往往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耕肩。也有心理學實驗證明因妇,一個懂得延遲享樂的人问潭,更可能有較大的成就。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曾針對4歲幼童進行了一項“延遲享樂”( delayed gratification)的實驗婚被。
實驗方式為每次找1位幼童進入一個房間狡忙,讓他們坐在桌邊,研究人員在桌上放1顆棉花糖址芯,并且告訴小孩灾茁,他要離開幾分鐘,在他回來以前谷炸,如果他能不吃掉桌上的棉花糖北专,那么等他回來之后,就能夠得到2顆棉花糖旬陡。
結果拓颓,大概有2/3的孩子不能夠延遲享樂,在實驗員回來之前吃掉了棉花糖描孟,另外1/3的孩子則抵制住了誘惑驶睦,等到了實驗員回來,并且獲得了約定的兩顆棉花糖画拾。
可能有人不禁要問,誰先吃了棉花糖很重要嗎菜职?答案是:是的青抛。
10年之后當華特·米歇爾再次聯(lián)系這些孩子的父母并且咨詢孩子們的狀況時,發(fā)現(xiàn)當初愿意等到研究人員回來的那群小孩酬核,長大后比較能夠自我激勵蜜另,擁有更強的抗挫能力。而那些馬上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嫡意,則更容易分心举瑰,缺乏動力,做事的規(guī)劃性也較差蔬螟。
所以此迅,如果我們不必須或者不想要,完全可以不必克服拖延旧巾。但如果你對自己有所追求耸序,那么延遲享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拆解自衛(wèi)藍《反本能》一書鲁猩,還有上篇:讀《反本能》:我們?yōu)槭裁纯傁胪涎樱?)關于拖延行為的部分還有最后一次拆解坎怪,繼續(xù)了解請關注。
簡寶玉寫作群日更打卡第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