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簡介
宋慈的《洗冤集錄》成書于七百多年前的宋代堤魁,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法醫(yī)學著作,在病理返十、解剖妥泉、藥理、傷科洞坑、骨科盲链、檢驗等方面已有比較突出的成就。
雖然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但至今仍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刽沾。由于該書以文言文寫成本慕,又涉及大量古代的名詞,當代人難以進行閱讀和研究侧漓。這個評注本就是將《洗冤集錄》譯成白話文锅尘,并結(jié)合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進行了必要的辨析。這樣既幫助讀者學習前人的經(jīng)驗布蔗,又不盲目全盤吸收藤违,便于中華古老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二纵揍、謹慎檢驗
宋慈認為審斷刑獄是關(guān)系到人的生死顿乒、命運的大事,必須慎之又慎泽谨。在長期的司法工作中璧榄,他一向認真細致,力求還原事件的真相吧雹,避免造成冤獄骨杂。在以下的兩個典型例子里,就體現(xiàn)了宋慈的謹慎態(tài)度吮炕。
(一)鐵釘釘頭
宋慈在書中反復(fù)提到檢驗尸體時腊脱,一定要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微之處。比如龙亲,要仔細察看后腦袋陕凹、頭頂心、頭發(fā)叢里鳄炉,有沒有被用燒過的鐵釘釘進去杜耙。因為,這類創(chuàng)傷不見血拂盯,不細看佑女,是看不出傷痕的。
評注者又引用了一則《折獄龜鑒》中記錄的“火燒釘子釘入骨內(nèi)”的古案例谈竿,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团驱。
宋代的尚書張詠在治理蜀地時,一日出行空凸,聽見小巷中有婦女號哭嚎花。然而她的哭聲聽起來并不悲哀,卻顯得十分害怕呀洲,這引起了他的懷疑紊选。于是啼止,張詠派下屬官員調(diào)查。這婦人稱其丈夫突然患病死了兵罢,而尸體上找不到致命傷的痕跡献烦。離奇的是,這位下屬的老婆指點他去仔細查看發(fā)叢卖词,果然發(fā)現(xiàn)有根大鐵釘釘入腦殼里巩那。
張詠心思縝密,覺得事情絕非如此巧合和簡單坏平,就審訊了這位高明的夫人拢操。原來,這個下屬的老婆曾經(jīng)用這個方法害死了前夫舶替。開棺驗尸證明令境,那顆鐵釘尚留在前夫的腦殼里。最終顾瞪,這兩個善以鐵釘釘頭的婦女被一并斬首舔庶。
事實上,這類案件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也有發(fā)生陈醒,以后就很少見了惕橙。
(二)真假傷痕
偽造有利于自己的物證,古已有之钉跷。所以弥鹦,分辨證據(jù)的真?zhèn)尉头浅V匾芯吞岬搅艘环N偽造傷痕的做法:把櫸樹皮敷在皮膚上爷辙,皮膚就會變成青紅色彬坏,而且水洗不掉,像被棍棒之類的鈍器擊傷了一樣膝晾。
辨別也很簡單栓始,按壓真正的傷痕處,會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浮腫血当,皮下因血液凝聚而顯得堅硬幻赚。而用櫸樹皮敷成的假傷痕,僅僅是一塊中間深黑色臊旭,四邊青紅色的表面痕跡罷了落恼。
評注者還補充一個類似的古代案例,就是“李公捏痕驗櫸傷”的故事离熏。北宋李南公在當長沙知縣時领跛,就是用手指摸捏斗毆二人的傷痕,判斷出一個是真的撤奸,而另一個是櫸柳樹皮偽造的吠昭。
三、存疑的判斷
由于古人的認知還存在一定的局限胧瓜,《洗冤集錄》中的一些觀點就不那么靠譜矢棚,尤以滴血驗親和銀釵驗毒為最。
(一)滴血驗親
在古代府喳,滴血驗親是我國流傳甚久的用以辨認父母蒲肋、子女、兄弟等血親關(guān)系的方法钝满。
具體做法是兜粘,同時刺血入水,如是血親關(guān)系弯蚜,血即合一孔轴,否則不合。還有一種是滴骨親碎捺,即將血滴在骸骨上路鹰,若血液滲入骨頭,則二者存在血親關(guān)系收厨,否則就不是晋柱。這種滴骨親的方法,大概起源于后漢诵叁、三國之間雁竞,到南朝已經(jīng)很流行了。東漢的陳業(yè)和南梁的蕭綜就用過此法驗親拧额。
滴骨親法起初僅用來鑒定血親關(guān)系碑诉,后來卻大都用來對付那些有意錯認和冒領(lǐng)尸骸的別有所圖的人。
實際上势腮,這種方法并不準確联贩。因為,任何人的血都會凝合為一體捎拯,滴血均能滲入已腐蝕的骨頭泪幌。現(xiàn)代的親子鑒定是通過檢測DNA,準確率可以達到99.999999%署照。
(二)銀釵驗毒
《洗冤集錄》提到祸泪,用銀釵檢驗尸體時,若銀釵變黑建芙,就是中毒致死没隘。因為銀碰到硫化物,會起化學作用禁荸,變成黑色的硫化銀右蒲。
不過阀湿,銀釵驗毒只可用于因硫化物中毒而死的新鮮尸體。腐敗的尸體一定會產(chǎn)生硫化氫瑰妄,又或者是非硫化物中毒陷嘴,銀釵檢驗在這兩種情況下就難以得出肯定的結(jié)論了。
總的來說间坐,這種評注古代典籍的方式非常方便現(xiàn)代讀者的閱讀灾挨,也對評注者的學術(shù)和文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傳統(tǒng)文化瑰寶因為晦澀難懂的文言文而曲高和寡竹宋,希望在這些評注版本的幫助下劳澄,越來越多的大眾能深入地認識和了解古人,并以中華文明的悠久和燦爛而自豪蜈七。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