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圈風起云涌地轉起了批評滴滴出行的文章。
文章的觀點主要是懷念以前沒有滴滴的日子蜓谋,上海的出租車多美好梦皮。批判現(xiàn)在滴滴的加價體制擾亂了市場,讓司機不加價不肯走桃焕。并且提到年紀大的人在滴滴面前手足無措剑肯,并呼吁其他公司聯(lián)合起來推出app滅了滴滴。
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并轉發(fā)观堂,我朋友圈里好多人都轉了让网,看得出很多人對滴滴有怨氣。
這幾周我經(jīng)常到北京出差师痕,都是用滴滴溃睹,很明顯的感覺也是車價比以前貴好多。我心中也有不滿胰坟,因為之前打車大戰(zhàn)正酣因篇,那個時候坐車真的好便宜。現(xiàn)在有了落差了自然不滿。
危機出現(xiàn)后竞滓,滴滴很快速地反應了咐吼,承諾在一定時間內取消掉加價機制。這讓我想到了商佑,在當年騰訊的3Q大戰(zhàn)之后锯茄,馬化騰的內部郵件里提到“過去,我們總在思考什么是對的茶没。但是現(xiàn)在肌幽,我們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認同的〗甘澹”
滴滴這件事情的熱點已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了牍颈,但我還是想靜下心思考下什么是對的。
原來人們說的老人用不了滴滴琅关,所以滴滴是壞的這種邏輯,我只是想說真正的解決方法是讓老人學會用滴滴讥蔽。至于說以前沒有滴滴的日子上海的出租多么好涣易,我只想說這是懷念過去美好歲月的個人感受,反正上海的出租服務是挺好冶伞,但也有服務不好的很多地方新症,過去出租車強奸搶劫的事也有。
我這里還是想重點說一下關于加價的問題响禽,我認為不應該把這種不滿推給滴滴徒爹。我們很多人都需要有一些經(jīng)濟學的思維,這樣能夠更加心平氣和的看待一些問題芋类。前段時間我讀《經(jīng)濟學思維》其中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個道理是隆嗅,真正與乘客在打車上進行競爭的是別的乘客,而非司機侯繁,更不是平臺胖喳。
因為加價,現(xiàn)在人們實際的打車價格上升了贮竟,但這不是平臺的錯丽焊,也不是司機的錯,因為專車和出租車的司機群體都是分散的咕别,不存在大家一起等待乘客加價的可能技健,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一方面是沒有了資本補貼惰拱,另一方面是供給的下降導致了出行的價格上升了雌贱。
沒有資本補貼,是因為打車大戰(zhàn)結束了。而供給減少帽芽,是前段時間各地地方政府出臺了專車管理辦法删掀,限定了供給,價格自然上升导街。
沒有了資本補貼披泪,以前羊毛黨擼慣羊毛,突然沒了搬瑰。供給減少款票,價格自然也上升了,就像通貨膨脹了泽论,醬油廠把價格調高了艾少,你痛罵人家超市,算什么事呢翼悴。
有的人也提出了缚够,認為出租車和專車等,都是城市的公共物品鹦赎,所以不應該放開價格管制更不應該加價谍椅。這種觀點一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問題是出租車和專車并不是公共物品古话,因為公共物品有非競爭性的特點雏吭。非競爭性的意思就是多一個人的使用不會影響到另一個人的使用。比如說煙花是公共物品陪踩,多一個人的觀看是不會影響到另一個人的觀看杖们,或者說這種影響是微乎極微的。
地鐵也算是公共物品肩狂,多一個人的使用對另一個人的影響不是特別大摘完,當然極端情況下,這種影響也是有的婚温,所以如果將地鐵定價免費或者很低描焰,會有什么后果,廣州地鐵已經(jīng)給了我們教訓栅螟。把出租和專車這種出行方式打著民生的旗號視為公共物品加以價格管制荆秦,一定會引起供需失衡。
后來力图,也有一個朋友和我在討論中提到了既然允許加價是否也應該允許減價步绸。一開始我也贊同這種很市場化的想法。但是事后我想到了交易成本問題吃媒,如果允許完全的價格浮動的確可以達到最優(yōu)結果瓤介。但我們也要考慮到交易成本問題吕喘,如果價格完全浮動,那么會有大量的無效報價刑桑,這會浪費了用戶和司機的時間氯质。
現(xiàn)在滴滴迫于認同的問題將要取消加價機制,看上去像是用戶的勝利祠斧,但是這改變不了車少但需求多的現(xiàn)實闻察,現(xiàn)在不許加價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琢锋,高峰時刻人們仍然打不到車的現(xiàn)實不會改變辕漂,甚至還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