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中看到了“二手知識”這個詞获枝,覺得挺有意思。什么是二手知識骇笔?如何去定義它省店?“二手知識”于我們來說是好還是壞呢?又怎樣獲得“第一手知識”呢笨触?
什么是”二手知識“懦傍,如何去定義它?打個比喻吧芦劣,剛出生的嬰兒是吃母乳的粗俱,再大一點兒,很多父母可能會開始喂五谷雜糧等之類的虚吟,但食物太大太硬嚼不爛啊寸认,怎么辦?許多父母會選擇先咀嚼一下再喂給小baby稍味。你說废麻,這食物有營養(yǎng)嘛,肯定有啊模庐,不然小baby怎么長身體呢烛愧。類比于小baby吃食的這一過程現(xiàn)在來說一下這個所謂的“一手知識”與“二手知識”。其實掂碱,父母攝入的大而硬的食物好比第一手知識怜姿,晦澀難懂,比較難以消化疼燥;而小baby攝入的經(jīng)過咀嚼過后的小塊易啃的食物好比二手知識沧卢,相比與一手知識更容易消化。都是食物醉者,都有營養(yǎng)但狭,只不過經(jīng)過咀嚼過后的食物有點變味啦,營養(yǎng)可能也便少啦撬即。
更具體的說立磁,一手知識其實更偏向于我們從課本中所獲得的,或者從其他渠道主動習得的剥槐,這里涉及到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唱歧;而“二手知識”更像是被投喂的,由別人獲得的一手知識轉化而來的。比如:我們經(jīng)陈溃看的微信公眾號几于,知乎問答,貼吧論壇沿后,百度文庫等所包含的內(nèi)容沿彭,里邊各種形態(tài)的教科書,干貨教程都有得运,有用沒膝蜈?有,而且太好用啦熔掺,獲得方便饱搏,完全用不著思考就得到啦。對天性懶惰的我們來說置逻,簡直是福利啊推沸。再者說,喜馬拉雅券坞,得到鬓催,趁早等APP上的各式各樣的教程,那簡直是沒有你找不到的恨锚,只有你想不到的啊宇驾。知識付費的時代,自媒體的時代猴伶,只要你有貨课舍,有料,能出各種各樣的教程他挎。而這里邊筝尾,很大程度上,很大一部分可以算是“二手知識”啦办桨。
那么筹淫,“二手知識”于我們來說是好還是壞呢?這個不能絕對地去評判呢撞。還是利用剛才的比喻损姜,小baby小的時候沒有主動吃食的能力,那么吃父母咀嚼過的食物是沒有問題的殊霞,這對他來說是營養(yǎng)摧阅,但當他長大時,是要學會自己去啃大而硬的食物的脓鹃,很難想象一輩子去吃別人嚼過的食物是個什么樣子逸尖。那么古沥,于我們來說瘸右,攝入“二手知識”也沒問題娇跟,它易得易消化,在你對一個概念太颤,一個行業(yè)不了解的時候苞俘,聽聽別人的解說和觀點是有幫助的。但現(xiàn)在是個什么狀態(tài)呢龄章,好像我們很多人都對它趨之若鶩吃谣,一聽到干貨教程趕緊收藏學習,這一過程純粹地攝入別人思考整理過的內(nèi)容做裙,它是不成體系的岗憋,也以至于我們經(jīng)常會覺得自己大腦空空。我們在追求”二手知識“的這一過程锚贱,慢慢地喪失掉了自己思考仔戈,組織整理的能力。所以拧廊,我們出不了教程监徘,賣不了干貨,只能等著被投喂吧碾。
那又如何獲得第一手知識呢凰盔?最快也是最笨的方法:讀書,思考倦春,輸出户敬,這是一個需要主動的過程。就好比小baby長大啦溅漾,終于不用在吃嚼過的食物啦山叮,可以自己選擇美食啦。再者添履,書其實也分為一手和二手(此二手非彼二手)屁倔,拿時間管理的書籍來說,市面上太多啦暮胧。但其實基礎的理論也就那些锐借,只不過被人用成千上萬種遣詞造句去表達。而我們要做的往衷,就是整合他們的輸出自己的觀點钞翔,并在實踐中去驗證它的實用性,如果有心的話席舍,我們也可以出書出教程啦布轿。當然,這一過程會很難。但是只要有心汰扭,就能獲得第一手資源稠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