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2年羊壹,陸毅曾經(jīng)拍過一部電視劇《蘇東坡》蓖宦,但是只看了幾個片段,不知道全集在哪里油猫。最近據(jù)說胡歌的《蘇東坡》也要上線了稠茂,很值得期待。
前些天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九死南荒吾不恨情妖,茲游奇絕冠平生”是蘇軾晚年七律中的絕唱主慰,如何賞析?
這首詩有些爭議鲫售,主要就在于結(jié)尾的這兩句。有人認(rèn)為寫得好该肴,但是有人卻認(rèn)為蘇軾這樣寫有問題情竹。
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匀哄∏匦В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涎嚼。天容海色本澄清阱州。 空余魯叟乘桴意法梯。粗識軒轅奏樂聲苔货。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立哑。
當(dāng)時蘇軾結(jié)束了在海南的貶謫生涯夜惭,終于可以北上回歸了。在其渡海的時候铛绰,寫下了這首七言律詩诈茧。
這首詩用典比較多, 關(guān)于最后這兩句捂掰,有人認(rèn)為后兩句顯示了蘇軾的度量敢会,有人則認(rèn)為蘇軾不知自省,因此不可效仿这嚣。
一鸥昏、東坡的度量
明朝蔣一葵《堯山堂外紀(jì)》評價到:
初,坡與弟子由相別渡海疤苹,既登舟互广,笑謂曰:“豈所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者耶惫皱?”元符間像樊,量移廣州,由澄邁北渡旅敷,賦詩有曰:“九死南荒吾不恨生棍,茲游奇絕冠平生∠彼”人服其量涂滴。
當(dāng)年蘇軾從惠州被貶往昌化軍(海南儋州),蘇軾和弟弟蘇轍分手渡海晴音,登舟時笑著說:這不就是孔子所謂的‘道不行柔纵,乘桴浮于海’嗎锤躁?
.......
可知蘇軾這首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焊榱希》中,頸聯(lián)其實是前有伏筆的:
空余魯叟乘桴意系羞。粗識軒轅奏樂聲郭计。
蘇軾當(dāng)年跟弟弟開玩笑說,道不行椒振,我就學(xué)孔子出海了≌焉欤現(xiàn)在接受詔書,讓我北歸到廣州澎迎。我當(dāng)年”乘桴“之意也可以放下了庐杨。
另外,如今我也有點理解《莊子》中軒轅黃帝”奏樂“的含義了嗡善。
《莊子·外篇·天運》中軒轅黃帝”奏樂“令人感到惶恐辑莫,又轉(zhuǎn)為和緩、迷惑罩引,于是軒轅黃帝說這種無知無識的渾厚心態(tài)接近于大道各吨,保持了本真。
.....
蔣一葵說袁铐,蘇軾的“九死南荒吾不恨揭蜒,茲游奇絕冠平生√藿埃”令人佩服他的度量屉更。
當(dāng)年因為”道不行“,被迫”乘桴浮于喝髯海“瑰谜,如今能夠安穩(wěn)的回歸欺冀,卻說”九死南荒吾不恨“,應(yīng)該是領(lǐng)悟了”軒轅奏樂“背后的含義萨脑。因此把這次磨難當(dāng)作了一種收獲隐轩,所以說“茲游奇絕冠平生〔吃纾”
二职车、了生死 輕得喪
乾隆年間的《唐宋詩醇》引用了元朝詩人方回的一段評價:
方回曰。紹圣四年丁丑鹊杖。東坡在惠州悴灵。年六十二矣。五月再謫瓊州別駕骂蓖。昌化軍安置积瞒。即儋耳也。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登下。七月十三日至儋州赡鲜。或謂尾句太過庐船。無省愆之意。殊不然也嘲更。章子厚蔡卞欲殺之筐钟。而處之怡然。當(dāng)此老境赋朦。無怨無怒篓冲。以為茲游奇絕。真了生死輕得喪宠哄。天人也壹将。
或謂尾句太過,方回說毛嫉,有人認(rèn)為蘇軾這首詩的最后一句有點挑釁之意诽俯,沒有自我反省的意思 。
無論當(dāng)事人有沒有“自我反省”承粤,但是執(zhí)政者可能認(rèn)為你沒有“自我反时┣(有點像黃教主啊P岭)”仙粱。
但是方回(1227~1305)方回認(rèn)為這樣評價沒有道理。
他認(rèn)為彻舰,蘇軾經(jīng)歷了章惇伐割、蔡卞的迫害候味,卻處之怡然,并不因此而記恨和憤怒隔心,反而認(rèn)為這一段“九死南荒”的磨難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奇絕游歷白群。
因此方回認(rèn)為蘇軾了生死、輕得喪济炎,這是天人川抡。言外之意,就是評價蘇軾”無省愆之意“未免用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须尚。
那么崖堤,方回說誰批評蘇軾的”尾句太過,無省愆之意“呢耐床?
這些人又從中讀出了什么呢密幔?
三、不可以效仿嗎撩轰?
認(rèn)為蘇軾這首詩有問題的人胯甩,可能不止一個,其中元末明初文學(xué)家瞿佑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堪嫂。
瞿佑生活在方回之后偎箫,可見方回批評的不是瞿佑,但是瞿佑《歸田詩話》中的解析很有代表性:
《渡航源》云:“九死南荒吾不恨淹办,茲游奇絕冠平生《窀矗”方負罪戾怜森,而傲世自得如此。雖曰“取快一時”谤牡,而中含戲侮副硅,不可以為法也。
何為”中含戲侮“呢翅萤?
......
可以聯(lián)想一下唐朝有名的刺頭詩人劉禹錫恐疲,當(dāng)年永貞革新失敗被貶十年。終于回到長安后套么,他卻寫了一首詩嘲諷當(dāng)朝權(quán)貴流纹,《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违诗。玄都觀里桃千樹漱凝,盡是劉郎去后栽。
當(dāng)朝的宰相正是劉禹錫的仇人武元衡诸迟,于是劉禹錫又被貶黜茸炒,一下子又是十年愕乎。可是劉禹錫秉性不改壁公,再次回到長安后感论,又寫了一首《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紊册。種桃道士歸何處比肄,前度劉郎今又來。
武元衡當(dāng)年把劉禹錫貶黜后不久囊陡,就被刺殺身亡了芳绩。這次劉禹錫終于安穩(wěn)下來了,可是大好青春已經(jīng)過去二十多年撞反。白居易曾經(jīng)有詩為劉禹錫感嘆:二十三年棄置身妥色。
......
如今蘇軾的情況,有點像劉禹錫第二次回歸遏片。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嘹害,年僅25歲的宋哲宗病死,宋徽宗繼位吮便,蘇軾被召回笔呀。北歸途中,蘇軾1101年8月在常州逝世髓需。
瞿佑說蘇軾”傲世凿可、取快一時、中含戲侮”授账,而且“不可以為法也”,有道理嗎惨驶?
知道蘇軾去世(1101年8月)以后的時局變化白热,就知道有沒有道理了。
崇寧元年(1102) 粗卜,宋徽宗令中書省進呈元祐中反對新法及在元符中有過激言行的大臣名單屋确。宰相蔡京以執(zhí)政官司馬光等22人,待制以上官蘇軾续扔、黃庭堅等48人攻臀,余官秦觀等38人,共計120人纱昧,分別定其罪狀刨啸,稱作奸黨。
宋徽宗親自書寫姓名刻于石上识脆,豎于端禮門外设联,稱之“元祐黨人碑”善已。 從此不許黨人子孫留在京師,不許參加科舉考試离例,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换团。
四、蘇軾真得毫無芥蒂嗎宫蛆?
民國初期的趙元禮在《藏齋詩話》中艘包,把蘇軾與南北朝的殷浩、宋朝的王安石作比較:
殷浩被黜放耀盗,徙于東陽之信安縣想虎,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王安石放廢袍冷,知為呂惠卿所擠磷醋,每書“福建子”三字。此兩人力能自矯胡诗,口無怨言邓线,而胸中介介,所蘊深矣煌恢。善夫東坡先生《渡海詩》收句曰:“九死南荒吾不恨骇陈,茲游奇絕冠平生」宓郑”不露牢騷而以骯臟奇崛出之你雌,是何等胸次。
殷浩兵敗許昌二汛,桓溫上表彈劾婿崭,朝廷將殷浩廢為庶人流放東陽。殷浩嘴上不說肴颊,但是”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氓栈;
王安石變法失敗被罷相,“惠卿得志婿着,忌安石復(fù)用授瘦,遂欲迎閉其途,凡可以害安石者無所不用其智”竟宋。等到王安石復(fù)出時提完,呂惠卿又說王安石“盡棄所學(xué),隆尚縱橫之末數(shù)丘侠,方命矯令徒欣,罔上要君”。當(dāng)年“迎合安石蜗字,建立新法”的呂惠卿竟然成了暗害王安石的小人帚称,呂惠卿是附件泉州人官研,因此王安石”每書福建子三字“。
殷浩闯睹、王安石兩個人戏羽,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兩個人總是寫“咄咄怪事”和“福建子”楼吃,可見內(nèi)心中并沒有放下始花。
不過趙元禮認(rèn)為蘇軾放下了,他評價蘇軾”不露牢騷而以骯臟奇崛出之孩锡,是何等胸次酷宵。“這個評價和蔣一葵躬窜、方回等人評價一樣浇垦。
骯臟,在這里是”高亢剛直“的意思荣挨。例如宋文天祥:骯臟到頭方是漢男韧,娉婷更欲向何人;唐高適:李侯懷英雄默垄,骯臟乃天資此虑。
也許蘇軾真得早已經(jīng)斷舍離了,但是黃教主說過口锭,我不要你覺得朦前,我要我覺得。
清朝詩人譚獻《〈復(fù)堂詞錄〉序》也說過:
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鹃操,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韭寸。
再回頭看看蘇軾的這首詩,會不會令他的那些政敵們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荆隘?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恩伺,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
天就要亮了臭胜,風(fēng)雨暫停,天也要放晴了癞尚。用現(xiàn)在的話說耸三,這是黎明前的黑暗。
云散月明誰點綴浇揩,天容海色本澄清仪壮。
頷聯(lián)這兩句也要注意,典出《晉書·列傳第四十九》:
子重胳徽,字景重积锅,明秀有才名爽彤,為會稽王道子驃騎長史。嘗因侍坐缚陷,于時月夜明凈适篙,道子嘆以為佳。重率爾曰:“意謂乃不如微云點綴箫爷∪陆冢”道子因戲重曰:“卿居心不凈,乃復(fù)強欲滓穢太清邪虎锚!”
謝重說:“雖然天明月凈硫痰,不過我覺得不如有些微云點綴更好〈芑ぃ”司馬道子對謝重開玩笑說:“你的心里不凈效斑,還想要天空不干凈呀 ≈悖“
司馬道子是晉簡文帝司馬昱第7子缓屠,晉孝武帝司馬曜同母弟弟。 淝水之戰(zhàn)謝安取得巨大勝利坐搔,但是受到司馬道子等人的嫉恨藏研。謝安死后,司馬道子父子專權(quán)亂政概行,后來被桓玄擊敗蠢挡,父子先后被殺。司馬道子死時年僅39歲凳忙。
司馬父子以后业踏,劉裕漸漸羽翼豐滿,十余年后涧卵,以宋代晉勤家。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柳恐。九死南荒吾不恨伐脖,茲游奇絕冠平生。
后面這四句乐设,前面說過讼庇,我當(dāng)年乘桴之意如今已經(jīng)落空,看來天又變了近尚。這一趟雖然艱辛但是我沒有什么怨恨蠕啄,而且我也有很大的收獲:粗識軒轅奏樂聲。在我看來是一次奇絕的游歷。
從這首詩的用典和已經(jīng)可能暗含寓意來說歼跟,或許真會再一次得罪蘇軾的那些政敵和媳。
假如蘇軾還活著,能有好果子吃嗎哈街?
瞿佑站在明朝人的角度留瞳,看較為寬松的宋朝,依然認(rèn)為“不可以為法也”叹卷。他對于蘇軾這首詩的評價撼港,是對于文人要注意明哲保身的忠告和勸戒。
結(jié)束語
這首詩的前四句景中有情骤竹,字面上可能是實際景物帝牡,然而 “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讀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蒙揣,其言外可以讀出諷喻之意靶溜。
后四句中,用瞿佑的話說懒震,有戲侮罩息、傲世之意。
蘇軾是不是有此意不重要个扰,那些奸佞之臣是不是讀出此意就難說了瓷炮。
蘇軾1101年去世,假如他再長壽一年递宅,馬上就能看到宋徽宗娘香、蔡京等人如何迫害元祐黨人了。蘇軾會不會再次被貶謫回海南呢办龄?
陸毅當(dāng)年的《蘇東坡》似乎一直無聲無息烘绽,不知道胡歌這一版《蘇東坡》會不會成為一部爆款電視劇,誰知道什么時候上線嗎俐填?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