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時間仰冠,每天30頁,精讀完了這本書,收獲很大乐疆,讀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立即推薦給大家划乖,尤其是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竊以為觸之已晚诀拭。據(jù)說這本書最小的讀者是一個5歲的男孩,他讓他的媽媽每天在睡覺前為他朗讀煤蚌,從小就發(fā)誓將來要成為一個厲害的人耕挨。
2016年它在當當、京東尉桩、亞馬遜筒占、豆瓣、微信讀書蜘犁、得到翰苫、吳曉波頻道等多家榜單上榜上有名,有的甚至擠進前三这橙,網(wǎng)站的排名和評分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奏窑,那么,都說好屈扎,都說厲害埃唯,到底好在哪里,厲害在哪里呢鹰晨?
書中有一個章節(jié)恰巧是說如何通過解碼來深入事物的深度墨叛,例如通過尋過程、做延展和對比的方法來破解一本書模蜡,當然作者已經(jīng)通過微博的一篇文章“自首”了解碼結果漠趁,即創(chuàng)作初衷和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所用的支持材料和參考文獻,而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理解來告訴大家作為一個讀者讀完之后的收獲和感受忍疾。
首先從結構和內容上闯传,廣而專,即專題多而且都很深入卤妒。
從本質上丸边,這本書依然是一個大雜燴,也可以理解為一篇題為《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的超長綜述荚孵,因為它的內容幾乎囊括了時下成功學中所關注的各個突破點妹窖,從時間管理,選擇決策收叶,到即刻行動骄呼,如何學習,思維鍛煉再到努力和創(chuàng)新,幾乎每一個專題都可以擴展成一本專著蜓萄,而作者硬是將這么多的主題拼在了一起隅茎,但是他難得的地方也在于此,雖內容廣泛嫉沽,但絕不是點到為止辟犀。
心理學的全面應用,使他將每個專題仍然分析得徹底而到位绸硕,犀利而獨特堂竟,總是抓住事物的本質,每一句都是良心話玻佩,就像送你一顆子彈出嘹,幫你擊穿這一切,所以當我了解到作者的參考文獻有150部中外著作時也就不會感到意外咬崔。書中所用例舉均為國內外的大家税稼,而不是雞湯里常用的“我的一個朋友”或者“我的同學某某”,更具說服力垮斯,因此當我竭盡全力試圖通過對比來進行破解時郎仆,才悲哀的發(fā)現(xiàn),自己讀過的那些雞湯勵志文簡直無法媲美于《精進》兜蠕,因為不在一個水平上丸升。
其次從形式上,圖文結合牺氨,直觀易懂狡耻。
對于關鍵的論點,作者總是會配上簡單卻的圖表猴凹,雖然只讀文字也能100%的理解夷狰,可是看過圖之后,直觀的線條和形狀會讓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郊霎,見插圖沼头。
除此之外,在每個章節(jié)的后面都有精彩提煉部分和和專門的練習部分书劝,均為針對本章內容而精心設計进倍,更好的幫助讀者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购对,這也是目前少見的猾昆。
最后從思想上,進而不利骡苞,即教人上進但不功利垂蜗。
這應該是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地方楷扬,讀完書我一直在想題目為什么是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而非成功呢?難道“成功”不是比“厲害”更具有營銷噱頭嗎贴见?在雞湯勵志霸屏烘苹,成功學滿天飛的時候,試想如果將題目改為《精進——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是不是更加吸精片部?
但是當我讀到書尾的時候镣衡,我才理解了作者的深意。書以作者自己曾在網(wǎng)上做的一個調查結束:“如果可以選档悠,你更愿意做一件非忱扰福酷的事情,還是做一件可以變得富有的事情?”
令作者意外的是60%的人選擇了富有站粟,30%的人選擇了兩者都要黍图,而只有10%的人選擇做酷的事情曾雕。
那么與此相對應奴烙,假如問題變成了“你愿意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還是厲害的人,你會怎么選擇剖张?”
我想切诀,結果應該同上,依然會有90%的人選擇成功搔弄,因為富有是成功的最大標志幅虑,而厲害是件炫酷的事。
文中破解:“財富和酷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價值體統(tǒng)顾犹,有錢的人可能酷倒庵,也可能不酷,酷的人可能富有炫刷,也可能貧窮擎宝。”
成功和厲害同理浑玛,作者在面對第一個問題的時候绍申,選擇了酷,所以題目當然是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而非成功顾彰,有的是上進心极阅,但卻沒有功利心。
讀完精進涨享,更重要的還是要以行動為上策筋搏。
一本書不會成為你的行動,精進雖好厕隧,但若不付諸實踐拆又,只會成為一個厲害的理論者儒旬。真正的成功還是得來自于你親自邁開腳步,擼起袖子帖族,甩開手臂栈源,去嘗試,去實踐竖般。當把這些理論上的東西進行實踐之后甚垦,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厲害的理論者+行動者,那時距離成為厲害的人就不遠了涣雕。
金句書摘艰亮,與之共勉:
關于努力
作為同一物種,人與人在生物層面的共性遠甚于個性挣郭,這種共性就決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的差異是有限的迄埃。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樣了,一個天天好吃懶做的人和一個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的人之間的差距兑障,可以說是云泥之別侄非。
努力不僅是一種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較量流译,它更是一種具有策略性的活動逞怨。這種策略性體現(xiàn)在對個人資源的調配、行動方向的選擇福澡、執(zhí)行進度的把控和調適多方面上叠赦,而好在策略是可以不斷學習和優(yōu)化的。
關于興趣
如果對一件事的了解不深革砸、不透除秀,總是淺嘗輒止,那自然體會不到這件事的妙處算利,也自然不會產生持久的興趣册踩。這讓人容易滑入一個死循環(huán):了解不夠導致興趣不足,而興趣不足又無法加深對它的了解笔时。
關于標準設定
一個成熟的人棍好,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shù)人允耿,卻受環(huán)境所左右借笙。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么優(yōu)秀的高校较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huán)境业稼,減少自身與環(huán)境的沖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蚂蕴。一個二三流大學的學生低散,能夠勇敢地以“985”高校學生中的中檔乃至高檔水準來要求自己才是更恰當?shù)淖龇ǜ┑耍惨欢〞闹惺芤妗?/p>
關于拖延
如果總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們同時應對的事情就少了熔号,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這些事情稽鞭。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復雜度就直線上升引镊,相應地朦蕴,記憶負擔、情緒負擔和人際負擔也會顯著加重弟头。這些心理成本雖然是隱性的吩抓,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隨著事情越積越多赴恨,我們慢慢會覺得無法承受疹娶,情緒上的各種問題首先會爆發(fā),然后與周圍人的關系也會變差伦连,于是生活開始失控雨饺。
關于選擇
當我們陷于某個人生困局時,困住我們的不僅有外界的客觀現(xiàn)實除师,還有我們過去的經(jīng)歷沛膳、習慣和思維慣性扔枫。這些東西會在我們思考時自動植入“隱含假設”汛聚,從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圍。其結果是短荐,我們通常只是在兩三個“可見選項”中去做決定倚舀,而意識不到更多的“可能選項”。